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龙虾养殖拓展产业脱贫路

铜陵日报 2017-11-14 10:11 大字

■周若扬刘洋

日前,记者来到何滋润的大青山滋润龙虾养殖农场,入眼便是围网圈起来的龙虾养殖基地。何滋润告诉记者,龙虾养殖农场占地53亩,今年的生意红火,每亩约有2000-3000元的利润。“扶贫政策好,村里干部也真心帮助我,我不仅拿到了2万元的养殖补助,还申请到了扶贫贷款,自己家的房屋也享受到了危房改造政策,没有好政策、好干部就没有养殖场的今天。”何滋润心里乐滋滋的。

何滋润今年47岁,是枞阳县枞阳镇大青山村贫困户,成立龙虾养殖场之前在外地从事过物流行业,也做过厨师。2016年何滋润回村的时候可谓“一穷二白”:父亲去世,母亲患有高血压和严重的白内障,由于离异,在读初中的孩子也缺少照顾,但他没有放弃希望。利用在浙江打工时曾经跟朋友学习的龙虾养殖技术,何滋润在村里的帮助下,科学利用扶贫政策,贷了款,发展起了龙虾养殖产业。养殖场发展过程中也遇到过困难,比如养殖场的水PH值无故变高等,但是最终在村两委及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圆满得以解决。

干事有了支撑,何滋润越干越有劲。龙虾养殖、出货忙碌时,每天天蒙蒙亮何滋润就要前往养殖场,早晨、下午、晚上7时和夜里11时四次巡塘,虽然辛苦,但是看着茁壮成长的小龙虾,内心却是满满的喜悦。

养殖场发展形势良好,何滋润真诚地感谢帮助过他的人,同时致富不忘乡亲。他结合自己的养殖经验,指导村扶贫产业基地,向贫困户传授自己的养殖心得和技术,帮助贫困户发展养殖产业。在养殖场建设过程中,他能用人工就尽量用人工,并且优先选用贫困户,在养殖场相关建设中,他共付了5万元的人工费。“回到家乡后,看着村里年纪大的,70多岁了还在起早摸黑辛苦种田,我就想如果我有这个能力了,我就安排他们干一些轻松的事。”何滋润说。

生意好了,何滋润发展之心却没有停止。结合自身的知识,何滋润采取多种措施,对龙虾的品质进行把控,每隔15天就会对龙虾养殖场泼洒石灰消毒,定期换水;同时选择品质最好的龙虾苗,利用纯天然“荤素搭配”食品代替饲料喂养龙虾。何滋润说,他要养出真正没有寄生虫的龙虾。

“我还准备把养殖场左边100亩左右的农田再承包下来,利用虾稻混养的技术,扩大规模、提高收益。”何滋润信心满满地说,他要带动更多贫困户共同脱贫致富。

新闻推荐

丰收时节话农机

本报讯(铜陵新闻网记者吕德伟)农机补贴的实施推动了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快速稳定发展,这其中农业部门做了哪些工作?时代发展又带来农机需求的哪些变化?日前记者走访了铜陵农业部门,并对一些农机手...

枞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枞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