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施策 *** 精准脱贫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郊区不断完善帮扶措施全力助推帮扶乡镇脱贫攻坚
郊区投资65万元建设的横埠镇扶贫光伏电站,6个贫困村收益,每个贫困村增加年收入10万元,每户年增收4000元。横埠镇雨亭居委会贫困户宋永立在郊区包户干部的帮扶下,获得养羊补助6000元,开展了特色种养。横埠镇雨亭居委会贫困户宋义勤返乡创业在郊区包户干部的帮扶下开办了绣花厂,年纯收入2万元,还带动周边贫困户就业。郊区投入25万元建设的横埠镇左山居委会道路硬化工程,改善了村民生活生产条件。郊区投入50万元扩建谢家山公墓,每年增加黄山村集体收入约5万元。郊区投入15万元建设横埠镇雨亭居委会抗旱渠工程,可灌溉农田500多亩,受益人口近千人。郊区投入30万元建成的横埠镇黄山村陆墩大坝,可灌溉农田550亩,为村民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便利。郊区区属企业富鑫钢铁公司捐资5万元,帮助陈瑶湖镇虾溪村实施徐岔圩土地复垦项目。
郊区投入55万元建设的黄山村杨隔拦水堰及附属饮水渠整治工程,可灌溉1058亩农田,受益2350人。
郊区包户干部帮扶横埠镇范潭居委会贫困户唐能生承包水塘养鱼,年收入达到2万元。
郊区落实取水趸船,节约资金11.8万元,解决了横埠镇自来水取水难题。
自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以来,郊区区委区政府聚焦***精准脱贫,实施对口帮扶开展脱贫攻坚,认真履行城乡结对帮扶职责,对标“六看六确保”,重点推进特色农业、电商帮扶、光伏电站和基础设施建设及结对支教等工程,鼓励区属企业和社会组织到枞阳县认领扶贫项目,多渠道全方位参与脱贫攻坚战,加速贫困区域连片脱贫,确保实现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三大机制”实现帮扶体系全覆盖
两年来,郊区紧扣职责,统筹规划,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构建帮扶组织领导、结对帮扶、督查问责“三大机制”,全面落实脱贫攻坚各阶段任务。该区为加强结对帮扶工作的统筹,一是建立了完善的组织领导机制。成立领导小组,明确一名区委常委主抓对口帮扶,下设扶贫办负责日常工作。同时区四大班子和各分管领导10多次开展集体调研、专题调研和专项对接,全面推进各项帮扶工作。二是强化结对帮扶的入户走访常态、督查巡查考核、监督执纪问责三项机制。根据横埠镇实际需求,落实“单位结对、干部包户”定点帮扶制度,构建了区四大班子分别牵头和49个区直部门联合帮扶村居的兜底模式,25名在职县级干部每人联系3户贫困户、13名享受副县级工资待遇的科干每人联系2户贫困户、其他机关干部每人联系1户贫困户,实现贫困村居和贫困户帮扶全覆盖。通过建立入户走访常态机制,区四大班子领导坚持每月一走访,注重走访实效;包户干部坚持常态化走访,注重解决实际困难。三是夯实督查问责机制。建立了“每周一对接、每月一调度、每季一督查”工作机制,区委区政府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结对帮扶工作,制定了结对帮扶工作实施方案和时间表,将帮扶工作纳入单位目标管理考核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体系,突出考评结果运用。同时,强化扶贫项目资金管理,做到廉洁扶贫、阳光扶贫。通过建立督查巡查考核机制,区扶贫办会同区纪委、区督查室,主动配合横埠镇对包户帮扶工作进行专项督查,及时通报整改。建立监督执纪问责机制,开展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对帮扶项目建设和包户帮扶工作进行全面排查摸底,杜绝扶贫领域发生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扎实开展“重精准、补短板、促攻坚”专项整改行动,深入查找问题,精细谋划措施,完成各项整改任务。
“三个精准”对标施策帮扶显成效
两年来,郊区锁定目标,落实项目,精准施策,制定结对帮扶脱贫攻坚计划,推动当地经济社会跃升发展。一是坚持选定项目,突出目标任务精准。结合扶贫攻坚安排,郊区瞄准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围绕对象、项目、措施、资金实施帮扶,以区直机关干部与贫困户结对的方式,区直部门和单位干部职工上门结对帮扶,帮助贫困群众改善生活生产条件,培育壮大优势产业,积极支持贫困村发展特色产业,变“输血”为“造血”,帮助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两年来,投入了160万元,帮助横埠镇6个贫困村建设了光伏电站,支持黄山村扩建谢家山公墓,鼓励新庄村发展“稻虾连作”项目。目前郊区帮扶的产业项目成效初显,光伏电站为每个贫困村年均带来10万元收入,公墓扩建后为黄山村年均增收5万元,“稻虾连作”项目为新庄村年均增收13万元。二是坚持齐抓共管,突出项目实施精准。在提升基础设施上,郊区两年来先后投入505万元,帮助建设了黄山村杨隔大坝修复等水利设施工程,实施了合龙村村部整治等公共服务项目,援建了中义村东埂等道路硬化工程,支持实施了利华村铜安路段等道路亮化工程。目前,杨隔大坝等水利设施修复后,灌溉近3000亩农田;合龙村部等项目整治后,改善了贫困村居为民服务环境;东埂道路等硬化工程建成后,方便了6个村居近万人生产生活;铜安路段等实施亮化工程后,推进了横埠镇美丽乡村建设。为强化项目实施精准到位,郊区对口业务部门根据工程建设统一要求,积极指导项目设计、预算,规范招投标程序,确保每项工程建设每个环节合法合规。建立项目联建会商制度,定期召开项目建设协调会,郊区针对每个帮扶项目,明确项目建设的双方责任,具体到村到人,保障了各项工程有序推进。三是坚持阳光廉洁,突出监管措施精准。郊区结合帮扶贫困户实际,制定了自种自养、联户带动、土地置换、退地入保、扶持农场、订单采购、贷款贴息、保险补助8个方面具体帮扶措施,帮助贫困户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实现脱贫致富。两年来,187名包户干部先后走访帮扶贫困户2000多人次,累计捐资捐物近20万元,顺利通过了省第三方评估。郊区还注重强化工程建设全程监督,在明确帮扶乡镇为建设主体的基础上,区分管领导定期组织相关部门开展项目专项督查,区扶贫办每周对接一次、每月向区领导汇报一次项目进展,区对口业务部门不定期指导项目实施。同时根据工程建设进度,区财政局积极筹措先后划拨帮扶项目资金515万元,确保了项目建设按期有序实施。
“三个强化”加快扶贫开发促发展
两年来,郊区突出责任,注重保障,强化典型引领,营造关注扶贫、参与扶贫、支持扶贫的浓厚氛围,推动各类帮扶向纵深拓展。一是强化走村入户上门帮扶,讲清各项政策。通过报刊、电视、网络、新媒体等载体,结合集中开展包户干部走访入户宣传扶贫政策活动,切实把中央、省市的扶贫政策和要求讲清楚,把本镇本村的脱贫规划和帮扶措施讲清楚,把如何消除群众的疑虑、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讲清楚。在“国家扶贫日”期间,开展系列主题宣传活动,区工商联注重引导社会各界投身扶贫事业,参与扶贫开发,积极开展捐资济困、认领“微心愿”活动。区属企业认领和认捐扶贫项目12个,项目资金近20万元。区住建局帮助落实一艘取水趸船,节约资金11.8万元,解决了横埠镇自来水取水难题;城乡置业公司捐资15万元,帮助育才村新建一条300多米长的村组道路。二是强化典型引路,激发扶贫热情。组织邀请新闻媒体开展结对帮扶典型事迹宣传活动,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弘扬扶贫济困的优良作风。实现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同步,多方位宣传郊区结对帮扶亮点和经验做法,新华社党政客户端、郊区门户网站、政务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广泛宣传辖区企业和帮扶干部典型事迹,凝聚人人参与帮扶的社会合力。三是强化乡镇结对、选派驻村、社会联动“三项”帮扶,着力在产业合作、民生改善、人才交流、组织提标等方面推进脱贫攻坚。桥南办、大通镇与枞阳县凤仪乡、陈瑶湖镇开展结对帮扶,区委组织部、区扶贫办积极开展业务指导,帮助制定工作计划,协调帮扶措施落实。桥南办投入30万元支持凤仪乡实施环洲亮化工程,帮助建设渡口路错车台工程;大通镇发挥大棚蔬菜基地优势,支持陈瑶湖镇发展大棚果蔬项目。结合选派工作,帮扶干部驻村及时开展扶贫;区几大班子主要领导先后前往选派村调研指导,积极支持驻村帮扶工作。郊区区属民营企业积极开展扶贫投资,带动贫困村和贫困户增收。大通小磨麻油公司与横埠镇黄山村签订合作意向,通过电商服务平台,开展农产品和农用物资网上销售、线下服务。富鑫钢铁公司捐资8.3万元,支持虾溪村发展土地复垦项目,协助黄山村完成3户贫困户危房改造任务,同时资助1户贫困大学生读完大学。
本版稿件、照片均由本报通讯员杨纲要采写、拍摄
新闻推荐
■邓妍方娴9月29日上午,枞阳县公安局举行十九大安保决战攻坚誓师大会,同时宣布在全县启动二级巡逻防控和三级戒备勤务机制。今年来,枞阳县公安局以绝对忠诚、服从大局的政治担当和满弓紧弦...
枞阳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枞阳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