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打破“垃圾围城”困局

铜陵日报 2017-08-02 14:17 大字

7月31日,海螺二期日处理300吨垃圾的生产线正式投运。环卫人员将垃圾运抵长江中路生活垃圾站。

核心提示

近年来,铜陵市生活垃圾处理工作始终遵循“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和“生活垃圾收运、处理城乡一体化”原则,在完善城乡环卫基础设施,实现全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的基础上,随着餐厨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项目、城市固体废弃物综合开发再利用项目的不断推进,铜陵市多元化生活垃圾处理终端体系正逐步完善。

垃圾分类走进千家万户

30个小区19600户居民持续开展了生活垃圾分类进家庭;市辖区44所学校、幼儿园中开展了垃圾分类进校园,在市十七中建立了全市第一个学校垃圾分类示范基地;11家餐饮企业开展餐厨垃圾专项收集;4个农贸市场开展菜根菜叶等有机物的分类收集试点;2个专业市场开展有害垃圾的集中收运;13个乡镇57个中心村,设置生活垃圾资源回收点159处。这是铜陵市自2015年以来开展垃圾分类的“战果”。

自垃圾分类工作启动以来,经过调研,铜陵市明确了垃圾分类“四分法”,将生活垃圾分为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和其他垃圾,采用绿、红、蓝、灰四色作为相应的垃圾桶外饰色,其中家庭、农贸市场、单位及学校垃圾分类的重点为厨余垃圾、有机物、可回收物。居民、公共机构分类后,按照能卖的拿去卖、厨余统一收、有害集齐运、其他原样投的原则分类运输、分类处理。

2016年,铜陵市采取“政府投入、市场化运营”的方式,公开招标确定了两家垃圾分类运营商,对市辖区30个住宅小区开展生活垃圾分类试点。2017年,在延续30个住宅小区市场化运营模式的基础上,按照“多方探索、百花齐放”的工作思路,由5家公司分别选择1个住宅小区,开展不同模式的试点工作,借以收集、整合各类垃圾分类大数据,探索符合铜陵市市情的、居民可接受、财力可承受、模式可复制的小区生活垃圾分类模式。

在考核垃圾分类居民知晓率、参与率的基础上,市环卫处又增加了厨余垃圾回收量、有害垃圾回收量、可回收物量等量化考核指标,每月考核评分,健全完善了小区生活垃圾分类考核方法。同时,将垃圾分类的范围扩展到机关、专业市场、乡镇和“美丽乡村”,做到因地制宜,分批有序推进,逐步提高分类质量,探索适合铜陵市特点的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模式。

为提高知晓率,铜陵市通过编制、发放生活垃圾分类指导手册、上门登记走访、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有奖征文、开通铜陵城管微信公众号、制作播放生活垃圾分类宣传片、发布生活垃圾分类公益广告、建立垃圾分类青年志愿者群、与民间社团交流等形式,开展了全方位的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工作。下一步,市环卫处将在发动和调动全社会参与上做文章,调动社区、单位、职工、居民的积极性,宣传、组织、发动全社会的力量,强化垃圾分类属地责任、公共机构责任、职工责任、居民责任,让所有市民既是垃圾分类的参与者、宣传者,又是垃圾分类的监督者、维护者。引进社会征信系统,把垃圾分类处理工作纳入文明单位、文明家庭、健康社区等考核评价体系,把居民垃圾分类情况作为居民个人评价指标纳入社会征信系统,推动居民强制垃圾分类的全覆盖。

村庄变美丽生活更舒适

6月起,铜陵市全面打响陈年垃圾“攻坚战”。截至目前,全市34个乡镇累计清理生活垃圾6775吨、建筑垃圾1616吨、废弃秸秆697吨、其他杂物3157吨,出动人力7125人次,出动机械化运输车辆2354车次。此次清理陈年垃圾是继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突击月”行动、“大干40天、干净过大年”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后的又一次大规模行动。

如今,铜陵市的农村巷道干净了,村庄变美了,群众生活方便舒适了。而这一切与铜陵市多年来开展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有着直接的关系。在实施了4年农村清洁工程的基础上,2016年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各乡镇均成立了乡镇环卫所或明确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主管部门,行政村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纳入村规民约,建立村民理事会制度。全市编制了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专项规划,以铜陵海螺生活垃圾焚烧厂二期项目和枞阳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为着力点,提高铜陵市市域生活垃圾处理无害化处理容量,确保全市生活垃圾终端处理能力基本满足处理需要。同时,要求对农村生活垃圾收运设施设备改造升级,所有行政村建设垃圾集中收集点,配备收集车辆;逐步改造或停用露天垃圾池等敞开式收集场所、设施。乡镇通过优先聘用贫困户、五保户以及市场化运作等方式,逐步实现环卫保洁自然村全覆盖。目前,全市各乡镇现有生活垃圾转运站36个,农村环卫保洁员约3200人,垃圾转运车55辆,其他小型环卫车(电动三轮车等)约5000台。

同时,开展村容村貌整治和“三清四拆”,建立健全各项长效机制。以“三线三边”为重点,加大人员、经费和管理力量的投入,确保“三线三边”环卫长效机制高效运行。枞阳县107个“三线三边”行政村共配备1050个垃圾收集站,272辆垃圾收集车,8838个垃圾桶、收集箱,543名保洁员。

为实现“天更蓝、水更清、地更净”的目标,当前,铜陵市正在开展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排查整治,对体积在500立方米以上、堆放时间长达半年以上的生活垃圾堆放点和体积在5000立方米以上的建筑垃圾堆放点,逐一进行摸排调查,并计划用3年时间,对审核确认的非正规垃圾堆放点,采取清运处理、覆土绿化、开挖筛分、帷幕防渗等措施,进行彻底整治。

建筑垃圾有了“好去处”

随着铜陵市城市改造和项目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每年产生的建筑废弃物数量巨大,因缺乏规范管理,随之出现的建筑垃圾偷倒现象也越发严重,已成为影响铜陵市市容环境的又一“顽症”。正在实施的城市固体废弃物综合开发再利用项目,将解决“建筑垃圾”去哪儿的问题。

“清理干净了,当天巡查时又发现建筑垃圾偷倒现象。”“建筑垃圾以水泥砖块为主,不易降解,一直难以得到有效的处理。同时由于铜陵市目前还没有指定的倾倒地点,偷倒成为不少企业和个人快速处理建筑垃圾的‘最佳方式\’。而边远城区更是建筑垃圾偷倒的重灾区。”“多次开展了建筑垃圾专项整治清理行动,可由于建筑垃圾偷倒时间和地点的随意和隐蔽性,偷倒现象难以得到遏制,刚清理的路面也很快被新的建筑垃圾‘占领\’。万般无奈之下,我们只有在经常偷倒建筑垃圾的地点建起了围墙,不让车辆进入。”“他屡倒,我们就屡清。”采访中,城管队员纷纷表示对建筑垃圾偷倒的“无奈”。

2014年,建筑垃圾有了“出路”。当年5月正式投入使用城市建筑垃圾填埋场,位于陵阳球团厂旁。该填埋场占地面积50亩,可堆放和消纳建筑垃圾约180万立方米。这处填埋场的地点是通过多方走访调研确定下来的,不仅远离居民聚集区,而且填埋场也是在原有废弃矿坑的基础上进行改建,可容纳建筑垃圾300多万吨,但这样面积的填埋场也只能满足铜陵市2至3年建筑垃圾的堆放量。

“面对每年产生220多万吨的建筑垃圾,铜陵市积极引导相关企业实施建筑垃圾资源化项目,让其就地‘变废为宝\’,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市环卫处相关人员告诉记者,为推进建筑垃圾的循环利用,铜陵陵阳矿业有限公司积极探索,以现有建筑垃圾填埋场为依托,投资1.5亿元建设城市固体废弃物综合开发再利用项目,年处理建筑垃圾200万吨。项目预计分三期建设,一期建设期一年,将建成一条年产10万立方米再生混凝土砌块(砖)生产线及一条破碎线;二期建设期一年,将建成一条年产10万立方米再生混凝土砌块(砖)生产线,一条破碎线以及一座年产10万立方米再生二灰土生产线;三期建设期为两年,将建成年产100万吨再生预拌混凝土搅拌站与年产20万立方米再生预拌砂浆生产线。项目于2015年正式动工建设,目前破碎系统已建设完毕,预计2019年全部建成。

据悉,建成后的城市固体废弃物综合开发再利用项目将利用废弃的建筑垃圾生产再生骨料和混凝土相关产品,一方面可以实现建筑垃圾的循环再利用,另一方面也可以减少天然砂石原料的开采和消耗。建筑垃圾进场后利用率约达95%以上,基本上没有什么余料和废渣。

“吃干榨尽”生活垃圾

玻璃墙之外是运转的设备,玻璃墙之内却是一个咖啡厅,这是铜陵海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厂给人最直观的感受。7月31日上午,海螺二期日处理300吨的生产线正式投运,在工作人员的操作下,机械手正在将10余吨的垃圾送往破碎机。

“二期投运之后整个利用水泥窑处理系统日产达到600吨,每年可以处理城市生活垃圾20万吨,可以完全消纳整个铜陵市城乡所有区域的生活垃圾。”铜陵海螺水泥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刘庆新说,铜陵海螺水泥窑处理垃圾项目一共分为两期,一期于2010年4月正式投运,日处理达到300吨,在投运的初期,处于“吃不饱”的时期。随着社会的发展,2015年之后,铜陵市的生活垃圾每天的量达到了300吨以上,铜陵市垃圾处理遇到了瓶颈,处理不掉,现在二期投运之后,日处理可以达到600吨。目前,铜陵市的每天生活垃圾产生量大约在400吨左右。

铜陵海螺水泥窑处理垃圾项目的实施,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截至目前,已处理铜陵市城市生活垃圾约73万吨。“这里之所以没有刺鼻的味道,是因为处于微负压状态,车辆进出口都安装风幕,阻止气体向外流动。”铜陵海螺水泥公司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厂工作人员说,铜陵海螺垃圾处理项目依托铜陵海螺公司日产5000吨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建设日处理600吨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线,年处理城市生活垃圾总量19.8万吨。根据铜陵市每日实际产生垃圾量,首期建设规模为日处理300吨,目前运行状况良好。海螺二期建成使用,实现铜陵市生活垃圾日产日清。

“该项目实现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与新型干法水泥系统相结合。”在操作间,技术人员介绍说,垃圾坑有30米深,可装1.5万吨垃圾。进厂垃圾车经计量后送至卸料平台,经密封门卸料入垃圾坑,再经过破碎、发酵、均化、沥水,定量送至气化燃烧炉中。投入至炉内的垃圾与炉内的高温流动介质(硫化砂)接触,一部分通过燃烧向流动介质提供热源,另一部分气化后形成部分可燃性气体送往水泥线的分解炉内,经净化后排除。垃圾中的不燃物通过设备分选,含硅成分的玻璃渣、瓦砾等通过水泥生产线原料立磨,成为生产水泥的原材料进行利用,而铁类、铝类物资则由专门储存库进行储存,回收再利用。

来到六楼,简约素雅的咖啡厅吸引了众人的目光,更让人惊诧的是,这间咖啡厅与垃圾处理操作间只有一道密封玻璃墙之隔。“在垃圾坑上喝咖啡”是如此惬意。

餐厨废弃物“变废为宝”

早晨8时30分许,一辆餐厨废弃物收运车驶入东第花园小区内。通过简单操作,装满餐厨废弃物的收运垃圾桶内的废弃物便被卸入收运车内。随后,该车将依次前往五环国际等小区。经过几个小时的收运,装满餐厨废弃物的收运车便会来到位于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区的铜陵市隆中环保有限公司,这是一家主要从事餐厨废物的资源化处理厂。

作为全国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城市,铜陵市2012年启动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项目,该项目对于从源头上杜绝“地沟油”、“垃圾猪”流向餐桌,减轻餐厨垃圾对城市的危害,加快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产业化有着重要意义。通过前期的垃圾分类工作,目前,铜陵市的餐厨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工作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该厂接纳全市30个已实施生活垃圾分类的住宅小区的厨余废弃物和11家大型餐饮企业的餐厨废弃物。“之所以把它列为单独分类的一项,是因为普通的垃圾处理方式,很难对其进行无害化处理。”市隆中环保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厨余垃圾里含有大量的水、油、盐,如果焚烧处理,即便在几百摄氏度的高温下,很多物质也烧不干净;掩埋、堆肥,又会造成土壤及地下水污染。

“只有用专门的厌氧发酵处理工艺,才能达到无害化处理的效果。”该公司负责人展示了整个处理工艺:先将厨余垃圾进行预处理,把酒瓶、筷子等物品筛除,然后进行破碎、蒸煮、制浆等,提炼出的油脂,可炼成工业化用油、生物柴油,浆液进行压氧发酵产生沼气,再提纯达到车用燃气的标准,垃圾中的干料可作为肥料,用于林园施肥,垃圾中的水进行污水处理后,向污水厂排放,整个过程全自动化操作,着力构建餐厨废弃物从分类、收集到回收利用的完整循环体系。

此项目包括餐厨废弃物收运系统、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系统,设计处理能力200吨/天,目前正在实施项目一期工程,处理能力100吨/天。项目总投资1.07亿元,一期投资7000万元。项目采取PPP模式,引入社会资本,餐厨废弃物的收集、运输以及处置环节全部实行市场化运作。

为确保项目的顺利运行,铜陵市已出台相关管理办法,规定对餐厨废弃物进行集中收运和处理的需有特许经营许可证。市环卫处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他们不仅要加大宣传,更要加大对违规从事餐厨废弃物排放、收运、处置的单位和个人的打击力度。同时,在垃圾分类的习惯养成上加把劲,进一步助推餐厨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工作。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李莉、通讯员许文清乔宗正策划采写,照片由本报记者刘敏提供。

新闻推荐

送去节日问候 共叙鱼水情深倪玉平等慰问驻铜部队官兵

本报讯(记者方飞)“八一”建军节到来之际,7月31日上午,市委副书记、市长倪玉平率队前往武警铜陵市消防支队慰问驻铜部队官兵,送去节日的亲切问候。市委常委、枞阳县委书记刘亚东慰问了驻扎枞阳县...

枞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枞阳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