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求变求新中化危为机 紫阳出台“46条措施”确保疫情防控有效、产业健康发展、群众充分就业、贫困户稳定增收顺利脱贫

华商报 2020-05-18 02:44 大字

春分时节,硒茶飘香。3月20日,中国·紫阳第三届农民丰收节之“春之茶”开园季云上直播活动在紫阳县向阳镇富硒茶观光园举行。至此,全县24万亩富硒茶园正式开园采摘,从而也标志着紫阳全面进入“采茶季”。

为拉动紫阳茶叶产业在疫情危机下的继续稳增长态势,帮助紫阳茶农和茶企增加收入,活动以互联网云直播方式对传统的紫阳富硒茶开园季进行全面宣传,通过全国视频直播平台和省内传统媒体的相互配合,在全国范围内推动紫阳富硒茶品牌知名度提升,用电子商务平台工具带动紫阳新茶上市的全面销售,带动紫阳文化、餐饮、旅游产业的协同增长,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紫阳贡献力量。

一时间,“云开园”成了紫阳人热议的话题。在线下,紫阳县针对今年的实际情况,按照一手抓疫情防控不放松、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不动摇的部署和要求,统筹疫情防控、脱贫攻坚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制定出台了46条硬措施(以下简称“46条措施”),“46条措施”分为“化危为机兴产业、扶贫壮大集体经济、鼓励创业促就业、用足政策扶企业”四大方面,针对产业、扶贫、创业就业、企业减负等工作提出长短效结合的具体举措,确保疫情防控有效、产业健康发展、群众充分就业、贫困户稳定增收顺利脱贫。

企业急需用钱,免担保、免抵押就能贷款

“我们在刚好缺资金的时候,就得知县上出台了相关措施,提交资料后不到一周时间,300万元的贷款就发放到我们的账户上了。”5月9日上午,紫阳县科宏茶业有限公司的老板娘张晓宏介绍说,他们经营茶叶生意已经20多年了,目前流转土地种植茶叶有300亩。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科宏茶业已经不满足于单一的绿茶,这几年也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研发新产品。由于新产品研发时间长,占用资金多,加之受疫情影响,今年的销售情况也不太好,春茶采摘一度让人发愁。

“往年春节期间,走亲访友或者外出务工的都要带点茶叶送礼,今年的情况不太好。”张晓宏表示,销路不畅,但茶叶采摘加工还不能停,在最繁忙的时期,一天光是鲜叶收购款就得七八万元。

茶叶还得收,新产品的研发还不能中断,张晓宏就遇到了资金难题。

张晓宏介绍说,贷款都是她老公办的,手续比较简单,具体的情况她不太了解,但她清楚这次贷款是县上为了支持特色产业的。

紫阳是安康产茶大县,截至2019年底,全县茶园种植面积达24万亩,年产茶7538吨,茶叶综合产值43.4亿元,12万农户因茶走上致富路。每年清明节后是紫阳富硒茶生产销售的旺季,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农产品传统供货销售渠道收缩,广大茶农面临着春茶滞销的难题。为打通农产品供销“中梗阻”,帮助解决销路和效益问题,紫阳县先后印发了支持经营主体收购贫困户农产品奖补办法、特色产业贷助力脱贫攻坚风险补偿金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通过大户带动、经营主体集中收购等形式,切实保障贫困户持续稳定增收。

据了解,为了帮助中小企业渡过难关,紫阳县财政筹措3000万元设立特色产业贷助力脱贫攻坚风险补偿金,撬动县内商业银行8倍贷款,为县域内发展特色产业的中小企业、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免担保、免抵押、基准利率的信贷服务。同时,引导县内商业银行开发惠农富硒贷、茶商贷、乡村振兴贷、银政通、政府增信风险补偿基金等支持发展特色产业的中小企业信贷产品,重点支持茶叶、魔芋、中药材、食用菌、林果、畜牧、水产的农业生产企业,发展富硒食品、毛绒玩具或其他社区工厂的加工企业和物流企业,发展民宿、农家乐等旅游服务业,建立带贫益贫机制的村集体经济组织、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个体工商户等,对符合准入条件的企业提供最高500万元、期限不超过3年的信用贷款。

农产品销路不畅,“线下”到“线上”全产业链扶持

“有了这笔贷款,我们不仅能采收自己茶园的茶叶,还按照市场价格收购周围贫困户茶农的鲜叶。”张晓宏说,目前主要就是找销路,今年五一小长假期间,团县委还组织了网络主播到他们店内直播带货。

除了茶叶之外,洄水镇的香菇也从线下走到线上。

连日来,家住紫阳县洄水镇团堡村三组的黄金瑞在他家的香菇大棚里忙得不亦乐乎,采摘香菇、挑选、称重、打包……

可在前一段时间,黄金瑞却无心打理香菇大棚的事,因受疫情影响,成熟的香菇无法对外销售,只能依靠每天送往当地集市的几家菜店,每天销售量不到10千克,这样的状况如果持续的话,损失将达10余万元,黄金瑞十分焦急。

“好在,吴总雪中送炭,通过他的电商团队帮我销售香菇,现在每天销售额在1000元左右。”黄金瑞说。

老黄口中所说的“吴总”,就是在团堡村发展农副产品种植及销售的乡源合作社负责人吴周勤。

“前几天,洄水镇领导找到我讨论了如何用电商去化解此次疫情所带来的群众土特产滞销问题,几经商议,最终做出了组建电商团队,发展“线上”交易的决定。”一向热衷于电商事业的吴周勤说干就干,他立即组织招募了镇内热爱自媒体的“玩家”,组建了“情暖“疫”线·电商助农”农产品销售团队。

徒手抓鸡、搭灶、生火、杀鸡……一道清香四溢的香菇炖土鸡出锅,这好似小孩“过家家”的场景,却是吴周勤和他的队友们在树林里现场直播香菇炖土鸡的画面。

在田地里装上溯源监控系统,把菜园划分为若干等份,通过网络众筹方式将菜园卖给消费者,农户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在菜园里种植土豆、四季豆、西红柿等农作物,并通过快递邮寄给消费者,消费者通过网络随时观看农产品从播种、耕种到收获的整个过程,让消费者吃上放心菜……这是吴周勤和他的团队向团堡村村民刘云章描绘“开心农场·守护舌尖安全”生态农业综合体的蓝图。

“你们的想法很稀奇,我也想试试,我今年先把自家的十来亩土地拿来做个试验,建个生态农业综合体。”团堡村村民刘云章被他们打动了,信心十足地说,“我今年将大干一场,让我也触一下“网”,做起网络订单农业。”

电商助农,吴周勤和他的团队一直在走村串户,上门收购干土豆片、干四季豆等农副产品,鼓励农户积极种植土豆、玉米、四季豆等农产品。同时,深入农户家中、田间地头,拍摄农村春耕生产、民俗风情等原生态的视频资料,通过“抖音”“火山视频”等平台现场直播,吸引“粉丝”们购买农副产品。

对于吴周勤这样帮农民销售农产品的企业主体,也是“46条措施”扶持的对象。具体措施明确,对驻地、产业基地和生产场地均在本县境内,通过土地流转、订单农业、资产资金入股分红、产业合作、务工就业、产业托管等方式,将贫困户嵌入产业链中的农业企业、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镇级电商服务站、村级电商服务点,从种源种苗、产业基地、生产加工、品质控制、推广营销等方面进行全产业链扶持。

3月31日,由县委宣传部、县经贸局、县电商服务中心与“巨量引擎渠道销售管理中心”共同举办的紫阳首期“巨量引擎——政旅直播公开课”在“云上”顺利开讲。全县1000余名茶农、茶商参加线上培训,隔着屏幕学技能,争当抖音达人。今年受疫情影响,为了带动青年就业创业,县上采取多种形式举办网络培训课程,已有7000余名学员参加线上培训。

“在今年五四青年节前后,我们组织了一次青年主播评选活动,参与的学员都接受过一定的培训,每人的粉丝量必须超过1000人,比赛的内容就是网络带货。”紫阳团县委书记方世繁说,一方面是帮助农户拓展销路,另外,还希望这些主播以后在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青年人的作用。

与此同时,紫阳县还积极与京东、建行善融、国家扶贫网等大型知名电商平台合作,积极拓展茶叶等特色农产品销售新渠道。

“点对点”包车直送,发补贴帮群众务工

每年春节一过,紫阳县的修脚师们离开茶乡逐梦远行。据统计,目前紫阳县在全国各地开办修脚店达到7000余家,经营收入超过70亿元,修脚产业已经成为紫阳县继茶叶产业之后的又一支柱产业。

今年春节受疫情影响,紫阳县焕古镇焕古村8组的魏艳艳在家里待了一个多月。她是远元集团上海红松路二店店长,往年,春节回家只待10来天。

“咱不怕吃苦,就怕没事干。”今年3月初,在接到大区经理即将复工的通知后,魏艳艳心情格外激动。

“原本以为需要自己预定出行火车票的,最后得知县上会帮我们外出务工人员统一协调复岗专列,并免费给我们购票,真心感谢党委政府。”魏艳艳高兴地说。

出发当日,天刚亮,魏艳艳就起床拾掇行李。身份证要带好,在村委会开好的返岗复工健康证明也不能落下。还有备用口罩和酒精消毒棉片也要带上。

早早吃过饭,魏艳艳便赶到了20多公里外的紫阳火车站。在这里,她将搭乘K4588次列车去上海,预计一天后将到达目的地。

3月6日下午,紫阳开往上海的K4588次列车迎来了乘客。这是一趟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公司开行的复工专列,魏艳艳与1067名修脚师从紫阳县上车,前往浙江、上海的多家修脚店上班。

当天,该县与陕西郑远元专业修脚保健服务集团有限公司、市县铁路部门合作,采取“点对点”火车专列运送1729名务工人员赴江苏、上海、广东等3省市返岗复工。据悉,这也是该县“点对点”输送的第11批员工,该县近三千名农民工通过“直通车”走上工作岗位。

今年以来,紫阳县人社部门坚持把劳务输出作为脱贫增收、推动发展的重要举措,积极主动对接就业岗位,开展“点对点、一站式”直达服务,对群众外出务工情况进行全面摸底,采取“点对点”包车直送,或给予交通补贴的方式,帮助群众迅速安全返岗就业。

据悉,紫阳县积极促成公安、交通运输、卫生健康、铁路等部门对接,建立服务协作机制,紫阳通过信息共享形成工作合力,确保实现输出有组织、健康有检测、承运有防护、到达有交接、全程可追溯。经过劳动力转移数据库、贫困劳动力数据库等人社系统数据库比对,建立务工返乡人员台账,共收集务工岗位信息8000余条,涉及企业70余家,组织开展“点对点”有组织输出近49批次,输送5280名农民工返岗务工。

“最后一批点对点输送是3月底,4月份交通放开后就鼓励自发外出返岗复工,省外的路费报销标准是最高每人500元。仅这一项,县财政就筹措资金800万元,目前已向组织返工复工的企业支付54.6万元,资金公示待拨付80余万元,个人交通补贴也正在宣传受理中。”紫阳县人社局局长李晓华介绍说。张建全/文 毛润 刘忠意 陈学元/图

新闻推荐

宦姑滩探春

□胡树勇假日中午,前往宦姑滩一游。一行人来到紫阳码头,准备乘快艇沿汉江溯江前去。不是仅仅要乘艇观汉江,而是...

紫阳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紫阳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