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阳:尽量让群众多享“生态红利”
本报讯(记者 薛向群 通讯员 余兴福)“茶园管护好了,茶叶能从春分采到白露,只要人勤快,几乎天天都能挣钱!”紫阳县向阳合垭村村民周吉顺两口子在自家茶园里忙活时高兴地说。前一段时间,村茶厂大量加工富硒红茶,鲜叶收购价格超过50元,老周两口子每天挣400元不在话下。
老周原来是紫阳县红蝶化工公司的锅炉工,2012年因公司关停而下岗,收入一下子没有了着落,回到老家重拾种茶营生。当地政府指导种茶技术,免费提供茶叶专用肥,他自己也特别上心,精心管护,按时除草施肥,每年仅茶叶收入一项就是四五万元。短短几年,老周的土坯房变成了二层小楼。
紫阳在国家主体功能区划分中属限制开发的重点生态功能区,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和“引汉济渭”工程的核心水源区。作为国家级贫困县,紫阳表现了自己的担当,以壮士断腕的气魄将年创汇占安康市出口创汇总额60%以上的红蝶化工公司关停。县上还抬高招商项目准入门槛,严控高污染、高耗能项目落户。同时,该县在生态环保建设上频出大手笔,投资总额超过5亿元,兴建了县城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化粪池,新建汉江防洪堤,实施小流域治理710.6平方公里。年均投入绿化资金超过3000万元,森林覆盖率以每年一个百分点的速度递增,去年底达到59.2%。
在加强汉江水质保护的同时,紫阳也在主动转型、加速转型,围绕山、水、人、游等优势资源,加快布局循环产业体系,劳动密集型产业、山林经济、涉水产业、生态旅游等生态友好型产业蓬勃发展,资源优势、生态优势正逐步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使县域经济步入快车道,老百姓也从中得到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新闻推荐
本报通讯员谭西张婧本报记者郑斐“前面旗帜一举,后面呼啦啦地就跟上来了。”紫阳县委宣传部副部长、电商办副主任叶飞,这样描述2015年紫阳电商的发展态势。用电子商务来激活县域发展,实现网络经济与...
紫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紫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