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全媒体行动”调研采访活动之① “支点”找得准脱贫办法多 ——镇坪县决胜脱贫攻坚调查

陕西日报 2018-05-03 07:03 大字

镇坪县曾家镇,一排排整齐漂亮的楼房、园林式的景观,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现代化的都市高档小区(4月9日摄)。按照“就地就近城镇化、就地就近创家业”的思路,曾家镇坚持产镇融合原则,以实现居人兴业为主要目的,科学系统地对移民搬迁社区进行规划建设。本报记者刘强摄

  本报记者 谭磊 通讯员 马艳

  4月9日,镇坪县牛头店镇国庆村村民梁昌菊与几位村民一起,在海拔1600多米的欣陕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标准化茶园中平整土地。梁昌菊告诉记者,她在这里务工已有5年时间,每年工作10到11个月,去年收入超过2万元。

  欣陕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镇坪县大力扶持的一家现代循环农业龙头企业。每年园区管理和茶叶采摘的用工量超过1.2万人次。务工群众劳务总收入达400余万元。其中,贫困群众参与务工4000余人次,人均增收1500元以上。

  近年来,镇坪县围绕脱贫攻坚,充分发挥生态环境比较优势,做大做强相关产业,并把绿色发展理念运用到社会扶贫资源调动方面,创新使用“三项机制”提供保障,为全县决胜脱贫攻坚,在2018年实现“摘帽”打下坚实基础。

  用好绿色优势 产业发展断穷根

  镇坪县素有“自然国心、巴山药乡、养生天堂”的美誉。区域内水环境质量达标率为100%,全年空气质量良好天数保持在350天以上,中药材品质优良,天然硒资源丰富。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优质的生态环境是镇坪县最大的发展优势。该县就围绕绿色生态布局产业。

  重庆人孟德发在镇坪投资成立了安康滕展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公司主打产品“镇坪乌鸡”远销云南、贵州、湖南、湖北等地。2017年,该公司销售收入超过2000万元。

  回乡创业的石海君十分看重家乡的富硒资源。他投资创建镇坪欣陕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当地独特的自然环境下培育出的高山“小石茶”,先后两次被评为安康富硒茶“茶王”。2017年,该公司的年产值达到3000万元。

  产业发展有了独特的竞争优势,脱贫攻坚才能有稳定的“支点”,才能实现从根本上断“穷根”。

  为了服务企业,镇坪县各级党政部门在打造良好营商环境方面积极践行“店小二”精神,精简审批流程,实行一对一、精细化、“保姆式”服务。2017年,全县新增企业710个,培育产业化龙头企业4个、专业合作社25个、家庭农场30个。

  企业的发展壮大,为镇坪县推行“一村一企一产业”扶贫模式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据了解,全县10家扶贫龙头企业直接带动发展产业贫困户2200余户,提供就业岗位500余个,吸纳贫困户成为入股会员1350户;46个现代农业园(专业合作社)对接全县43个贫困村,带动4200余户贫困户发展生产。

  活用社会资源 结对扶贫树民志

  2017年,镇坪县政府与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区政府签署了《钟楼区·镇坪县苏陕扶贫合作协议》。在两地政商交流频繁、重大扶贫合作项目连续落地镇坪的同时,151名钟楼区干部与镇坪县4个村416户贫困户也因为一分土地(66.67平方米)有了交集。

  从2018年开始,每逢端午节、中秋节、春节,认购“乡村守望·我在镇坪有块田”的爱心人士就会收到从镇坪县寄出的大礼盒。礼盒里的绿色天然无公害农副产品,是由镇坪县的贫困户用传统农耕方式种植的。镇坪县以每年1000元的价格租赁贫困户的土地,并将土地交给贫困户管理,还免费提供种植技术培训。爱心认购人可以通过监控,实时了解土地上的动态。

  截至2018年3月底,常州市钟楼区共有416名干部群众,通过两地义工协会组织实施的“乡村守望·我在镇坪有块田”公益项目,与镇坪县的贫困户形成了“激励式”的帮扶模式。

  镇坪县曾家镇鱼坪村现有“乡村守望·我在镇坪有块田”公益项目土地176块,已为91户贫困户提供了增收的机会。该县钟宝镇还在这一项目的基础上,发展了“我在乡下有块田”残疾人社会扶贫项目,帮助26户当地残疾人家庭与社会爱心人士“结对子”。

  鱼坪村的第一书记彭立说:“贫困群众有尊严,精神面貌大不一样,发展生产的劲头更大。”

  钟宝镇党委书记杨钧说:“‘我在镇坪有块田\’项目帮助残疾人家庭走好脱贫‘最后一公里\’,对营造积极向上的脱贫工作氛围有非常大的帮助。”

  目前,在镇坪县各级帮扶干部的积极推动下,“乡村守望·我在镇坪有块田”公益项目以及由其衍生的公益扶贫项目越做越红火,项目认购土地数量达到650块。正如镇坪县发改局局长吕仁宝所说:“这个项目真正把爱心人士提供的资源用活了,用在了刀刃上。”

  落实“三项机制” 实绩档案促担当

  4月10日,记者在镇坪县县城上新街一栋住宅楼的墙壁上看到一张工作清单,上面填写着镇坪县县长、副县长4月的重点工作、难点工作、创优争先工作,专项办公会议安排事项,他们上月外出开会、考察学习、请假的天数也都一目了然。领导干部要干什么、干得怎么样,群众通过这个清单看得清清楚楚。

  为了抓工作落实,镇坪县推出“三单制”这一有效措施。县、镇政府各部门以及直属事业单位的干部,每月月初都要将本月重点工作任务以清单形式“晒”出来,对每项工作都要明确标准、完成时限及责任人;月中接受对各项工作完成情况的跟踪预警和督办落实;月底对各项工作一一进行总结、清算。“三单制”通过月初晒单明责任、月中跟单督落实、月底清单问实效,使干部将责任扛在肩上、把目标放在心上、把工作抓在手里。

  推行干部实绩档案制度是镇坪县的又一创新。该制度将追赶超越、脱贫攻坚、党建发展等15个重点工作一一分解落实给每名干部,明确任务与目标,在抓落实中识别“能者”和“庸者”。干得怎么样,谁“能”谁“庸”,每季度见分晓。“能者”被纳入实绩档案管理,在选拔任用、评优评先、轮岗培训等方面给予鼓励激励;“庸者”被纳入问题痕迹档案管理,接受约谈提醒、诫勉谈话、问责追责。

  截至2017年年底,镇坪县已为近100名同志建立实绩档案,提拔重用20人,推荐省、市表彰4人;给5个单位、6名个人建立问题痕迹档案,提醒谈话12人次。

  干部实绩档案制度一经推出,镇坪县各级各部门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大幅提高。大家在全县重点工作中担当尽责、争创一流。

  镇坪县委书记罗万平说:“这项制度,是省委‘三项机制\’在镇坪落地生根的体现,解决了以往干部干事平台不多、动力不足、作风不实的问题,真正树立了‘以实绩论英雄、以作为定地位\’的良好导向,促进了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推动了脱贫攻坚工作的落实。”

新闻推荐

市审计局为“爱心超市”捐款

本报讯(记者陈俊通讯员刘冲)4月16日上午,站在镇坪县曾家镇花坪村新挂牌的“花坪爱心超市”门口,市审计局派驻该村的“第一书记”方昌斌,从局领导的手里接过了6867元的“爱心超市”捐款。为了顺利实现...

镇坪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镇坪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