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有“海拔”的坚守

科教周刊 2018-04-12 09:21 大字

蒲正斌在整理马铃薯无性系材料观察标识牌。 肖兵 摄

记者 肖兵

1

“搞农业科研的人,你的业务就在田间地头,老坐在办公室怎么行?”

车子在乱石和草丛中前行,发出轰隆隆的声响,一个车轮之外就是深沟。不到8点,蒲正斌就驾着装满马铃薯种子、肥料、品种标牌、锄头的三轮车驶向试验站后山的土地。他要赶在工人“上工”之前,把一切准备工作安置妥当。

工人陆续到达,蒲正斌操着一口浓郁的镇坪话,娴熟地沟通安排新一天的工作——扎根镇坪30多年后,已很难从言语中辨别出他的四川人身份。在金坪村的百姓眼中,他为人温和、厚道,自己苦点累点,也要尽最大的努力让百姓受益。

“他在这里搞研究几十年,使得镇坪土豆远近闻名。在艰苦年代,他为周边群众提供了大量的种子,手把手传授种植技术,群众不仅靠它填饱了肚子,还能换回米面等细粮吃,或者拿出去卖钱,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改善。”在金坪村当过10余年村主任的唐德安说。

带领蒲正斌走上农业科研之路的人是叔叔蒲中荣,这位全国知名的马铃薯专家于1977年组建了“高山站”。1984年,试验站急需用人,就把刚刚高中毕业的蒲正斌以临时工的身份招了进来。刚到试验站正是冬季,他由另外两名临时工带着,漫山遍野收集林扒腐殖质土,再用背篓一趟趟地往回背。当时的他并没料到,这项工作会持续30多年,直到2010年购买了农用三轮车才结束了人力运输。而此前,他已经背坏15只背篓、磨破25双解放鞋。

在山里生活,虽然远离了城市的繁华,但蒲正斌的生活节奏并不比城里慢,从种子播种直到成熟,每个生长阶段都要做好田间管理和记录。比如在出苗和开花期,隔一天就要观察记载一次,走完所有的地块至少要两天时间,“没有一天闲的”。白天在地里劳作,夜晚伏案加班,寒来暑往从不间断。“搞农业科研的人,你的业务就在田间地头,老坐在办公室怎么行?”他说。

当然,一个年轻气盛的小伙子不会仅仅满足于现状。每天除了干完本职工作,他还如饥似渴地学习农业科学知识。“那个时候总觉得时间不够用,口袋里随时装着书本,放下锄头休息时也看,晚上也看,学到一两点也不觉得累。”在1995年和2012年,他通过自学先后取得了中专和大专文凭。2008年,他自学了电脑。2015年,年过半百的他又开始攻读本科专业,现已有多个科目通过测试。

3月29日,天蒙蒙亮,蒲正斌就起床了。他身披亚麻色外套,走到厨房泡了一杯胖大海,润了润那被咽炎折腾了一夜的嗓子,随后掏出手机开始“请工”。

“清明节前后是播种关键期,20多亩的试验田,只种了10多亩,时间紧、任务急,得加快进度了。”蒲正斌盘算,农忙时节,工人不好“请”,尽管头一天打过招呼,还得再确认一遍。

身居高山,清晨的风有些刺骨,山下的树木已长得油绿,这里的油菜花才刚刚冒出花骨朵。这里是市农科所镇坪高山试验站所在地——曾家镇金坪村,海拔1450米,距安康城区130公里,离镇坪县城65公里。

1984年,20岁的蒲正斌从四川达州来到镇坪“高山站”。从一个临时工到试验站站长、高级农艺师,这片土地接纳了他34年的青春和汗水。

在蒲正斌的指挥下,工人有序分工,陆续开始挖窝、放种、施肥、覆盖,再为播种好的地块插上标识牌。一切安排妥当后,他提起锄头埋头“开沟”。从三月初开始,蒲正斌一直在忙这件事,虽然不少工人都是“老人手”,他还是丝毫不敢掉以轻心。“科研工作很严谨,一个株系材料种几行,坑的深度多少合适,行距有多宽,标识牌怎么挂?一个环节错了就会影响整个实验结果。”

几圈下来,蒲正斌额头已渗出不少细密的汗珠。“马铃薯选育是个漫长的过程,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有些人研究一辈子,也未必有一个成果出来。”蒲正斌说,“这是一个承前启后、不能间断的工作,每年要杂交培育新的株系,同时还要管护、观察过去多年选育的老株系,对于连续几年表现好的,还要大面积扩繁。”

“经常有一些株系,培育和观察了很多年,眼看快成气候了,又突然衰退、老化,不抗病,产量跟不上,就只能淘汰掉。”蒲正斌叹气道。

虽然如今对这片土地充满了感情,但刚开始他也有过动摇。一个在四川达州吃惯了大米饭的小伙子,来到人烟稀少的深山,一日三餐都是玉米粥和洋芋,心理落差很大。干了多年还是个临时工,妻子没有工作,他拿着“寒酸”的工资,要养活一家人实在太难了。

当时兴起下海打工潮,有人劝他:“蒲正斌,你娃子在这有啥干头,到南方去,你个高中生,能写能说的,迟早能发财。”他内心不是没有波动,但想来想去,这样一走了之岂不是辜负了叔叔多年的栽培?“人这一辈子咋样都是个活法,能培养一个新品种,让百姓受益,为社会做一点贡献,比发大财更有价值。”

在兢兢业业干了12年后,1996年,蒲正斌终于转为正式职工。1998年,叔叔蒲中荣退休,一时间站里的项目没了主持人,市农科所也没有任命新的站长,蒲正斌并没有撂挑子,而是继续沿着叔叔走过的路,每年不间断地将实验项目往前推进。2000年,由于工作表现突出,他被正式任命为该试验站的站长。

30多年来,“高山站”共育成马铃薯新品种23个,蒲正斌参与的4个马铃薯品种被认定为国审品种,也是目前全省自主选育的马铃薯品种中仅有的4个国审品种,其中“秦芋31号”“秦芋32号”由他个人主持完成,各项成果获得省、市政府科技进步奖、技术推广奖10项。

2

“人这一辈子咋样都是个活法,能培养一个新品种,让百姓受益,为社会做一点贡献,比发大财更有价值。”

下午,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阻断了播种进程,工人纷纷收拾工具回家避雨。

“你怎么看待荣誉这件事?”趁休息间隙,记者问。继2015年被评为陕西省最美农业人后,2017年底,蒲正斌再次被国家农业部、人社部授予全国农业先进工作者称号。“这些荣誉对我来说是一种额外的馈赠,作为一个吃国家饭的人,这是我们的本职,拿了一份待遇,就要付出十分的努力。”

也正因如此,这些年,蒲正斌几乎将所有的精力都倾注在工作上。“和他一起干活,常常一大早出门,忙到下午两三点都吃不上饭,晚上他还要加班写东西,经常整到凌晨一两点。”妻子陈英说,“他整天和土地打交道,对每株材料都了如指掌,但娃们的生日他却记不住,娃小的时候,他甚至不知道怎么带。”

2015年,陈英罹患子宫腺肌症,需要做子宫切除术。当时正值马铃薯杂交的关键期,蒲正斌忙于授粉抽不开身,陈英独自一人办理了入院手续。直到手术前一天还没见丈夫的身影,大夫问她:“你老公咋没来签字?”那一刻,陈英湿了眼眶。“当时那个滋味好难受,谁都知道这个手术意味着什么,但没办法,错过了授粉杂交,来年就没有新的株系出来,这项工作就断档了。”住院半个月,蒲正斌后来仅在医院待了两天,又匆匆返回了试验站。

这种忘我工作的状态,还常常伴随着惊险和意外。1999年11月,蒲正斌跟着拖拉机为当时的镇坪县洪阳乡政府运送1500公斤马铃薯种子,返程时天色已晚,从山下到试验站是狭窄的泥巴路,拐弯处,车子不小心装上一个大石包,从两米高的山崖摔了下去,司机见状提前跳了车,蒲正斌却摔进了河滩。等他醒过来,发现半边身子不能动弹,门牙断了半颗。正值深秋,河里的水已经很凉了,他挣扎着大声呼救,最后才被送往医院紧急抢救。那一次,他整整住院27天,尾椎骨动了个大手术,直到现在每逢天气变化时还隐隐作痛。

这两年,站里仅有的两名老同志退休后,蒲正斌的工作更加繁忙了,在外出差时,整个试验站就剩下陈英一个人,几十亩地的管护和记录全部落在了她头上,“有时候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通往试验站的道路年久失修,残破不堪,平日里想要出山,或者运个物资进来,都没有车子愿意跑。蒲正斌说,试验站接班人和道路建设问题是他和妻子这些年一直忧心的事。

高山的夜晚很冷,陈英把炉火烧得很旺。而蒲正斌正坐在对面办公室里,觑眯着眼睛,忙碌地敲击着电脑键盘。去年年底,他培育的马铃薯品种0402-9已经通过国家马铃薯区域试验,再完善几项资料,一个全新的国家级马铃薯品种即将在全国推广应用。“再过几个月我就54岁了,但科研的路还很长,我要一直走下去。”稀疏的灰发下面,蒲正斌饱经沧桑的脸露出了微笑。

3

“荣誉对我来说是一种额外的馈赠,作为一个吃国家饭的人,这是我们的本职,拿了一份待遇,就要付出十分的努力。”

新闻推荐

看镇坪干部如何给力

文晓冬30岁曙坪镇和平村帮扶干部“心里迟早装着贫困户,你把贫困户当亲人,贫困户就把你当靠山,感情融洽了,再苦再累都能克服。”因一张手绘地图,成为活指南,使文晓冬变为“网红”。在脱贫攻坚关键时刻,她...

镇坪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镇坪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