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用业绩找回干部自信与尊重!” ——镇坪县曾家镇用干事创业重建干群互信

安康日报 2016-08-10 23:08 大字

[摘要]——镇坪县曾家镇用干事创业重建干群互信

从2012年始,镇坪县曾家镇连续两次重大舆情事件,造成较大范围不良影响,一度成为国内外媒体的“重点关注对象”。舆情的阴影,对这个藏在大巴山里的小镇,造成相当的负面影响,干部群众情绪在很长时间处于低落状态。

2012年6月,从县文广旅局长任上临危受命担任镇党委书记的陈德钧坦率地说,“多事曾家”曾令镇党委政府一班人很困惑,在曾家工作,一般干部也感觉灰溜溜的,更令他无奈的是,计生事件过后,群众到镇上找干部办事反映问题,“凡事录音录像,有事就找记者”,突显了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危机,也让干部深感疲惫。

然而“多事”并不总是贬义的,事件过后,理顺干部情绪,加强依法行政,严格干部管理,以服务促管理,曾家的干部学会了直面问题,以业绩发声,用发展说话,尽快改变曾家的负面形象,是县委、县政府对镇上的期待,也是镇党委政府一班人的心路历程。

如今的曾家镇连续两年在全市县域副中心建设考核中获得前三名,每年获得300万元奖励,城镇面貌焕然一新,成为了群众口中的“大曾家”。“用业绩找回干部自信与尊重!”这成为曾家镇干部发展共识。

记者漫步镇街,与移民进镇的山民交谈,在他们心目中,这一届党政班子“干了很多实事” ,曾家无疑已成为他们信赖的“老家”。

干部的自信在人民群众的信赖中

可以说,2012年是曾家镇历史上最为艰难的一年。

2012年6月27日,计生事件发生后不到一个月,陈德钧和镇长郑杰到曾家镇任职,可谓精神沉重、如履薄冰。一到镇上,陈德钧最明显的感受就是:干部士气十分低落,每个人都很压抑,工作一天下来自己也感到筋疲力尽。

“在计生事件之前,曾家镇就因为一票否决,个人和集体连续几年都没有在县上受过奖。”陈德钧说,“有一次,当时担任副镇长的李昌平由于社保工作做得好,在县里获得了一项部门奖励,回来之后高兴得不得了,经常在干部中提起!”李昌平说:“不管是分管领导,还是普通干部,因为我们曾家连续几年不受奖,到县上开会都抬不起头来。”

村干部的工作也步履维艰。宏伟村前村支部书记李宗奎和群众发生争执的场面被录下来,群众告到县里,李宗奎辞去了职务。据村上老党员说,其实他是个30年的老支书了,在支部建设方面过去也是一面旗帜,辞职也是因为觉得农村工作太难做了,当时也是一时气极,觉得干事不落好。

从曾家镇新班子调整那天起,为了消除计生事件带来的多方面影响,这个计生事件之后才组建的团队,借助当年“七一”党建活动,明确要求从党员开始,要换位思考,真心关心事件当事人,逐步消除干部与当事人之间隔阂,切实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用发展拉近干群关系,消除事件影响。陈德钧明白,事件当事人一家人被置于舆论的风口浪尖,又生活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地方,受到的压力是巨大的,因此对他们要格外关心。直到现在,地方党委政府干部与事件当事人一家保持着经常的联系。

面对迷茫的干部队伍,镇上组织集体体检,关心干部生活,县上主要领导多次到曾家镇为干部打气鼓劲,调动了干部工作积极性,理顺了干部心气。随后,又逐步推进了干部量化考核制度,对干部严加管理。在曾家镇综合服务楼的一层,“干部岗位去向公示栏”清楚地标明了51名干部“在岗、出差、请假”的去向,并留有联系方式,群众一目了然。

转变工作方法,强化依法行政,以问题为导向,以服务促进管理,这或许是曾家镇从2012年计生事件中得到的最大收获之一。

2015年,曾家镇发生了一起家庭纠纷引起的刑事案件,政府成立工作组做善后工作,依然受到录音录像的“特殊待遇”,事件也引来了媒体关注。后来,陈德钧接到记者打来的电话。这个电话不是为了别的,而是因为记者看了所有资料,觉得政府的处理十分到位,想就此采访他。陈德钧婉拒了采访,在他看来,处理到位是自己的职责所在。由于妥善的处理,再加上镇干部尽心尽力帮助当事人料理后事,最终,在镇政府静坐了半个月的事件当事人说:“还是我们的干部好。”

(下转四版)

记者 刘云 熊锋 张婧

新闻推荐

“国心之县”:跳动精准脱贫的“镇坪节律”

本报记者成全勃程伟通讯员丁关军陈超尤志斌镇坪位于我国犹如雄鸡的陆地版图的心脏处,故有“国心之县”的美誉。然而,美誉并非效益,全县仍有1.08万贫困人口散落在大巴山皱褶之中。2015年,镇坪县吹响了...

镇坪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镇坪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