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扶技与扶智 扶智与扶志 “想脱贫就得鼓劲干” 石泉残疾夫妻用勤劳双手努力改变生活

华商报 2018-01-15 01:50 大字

“烤出的酒可卖钱,酒糟又可喂猪……”2017年年末,石泉县迎丰镇香炉沟村的贫困户汪功友早就打好了“小算盘”,要烤酒赚钱好买年货。

目前,61岁的汪功友已烤了375公斤包谷酒,卖了225公斤,赚了2400元。老汪说,想脱贫就得鼓劲干。“老汪夫妻俩都是残疾人,但都很勤劳,会过日子。”近日,提起汪功友,驻村第一书记米希竖起了大拇指。

1999年,汪功友上山伐木将脚骨砸成粉碎性骨折,被定为四级肢体残疾,加上妻子患有听力残疾,让这个贫困家庭雪上加霜。但这一家人并没有倒下,汪功友总是积极学习政策,琢磨如何脱贫致富。2016年,汪功友申请了5万元扶贫贴息贷款,购买了30只山羊。因行动不便,2017年3月他将山羊全部卖掉,还清贷款,准备再寻其他致富路。近年来,迎丰镇的魔芋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汪功友瞅准机会,加入了村上的互助资金协会,贷了1万元小额贴息贷款发展魔芋。在技术员的指导下,汪功友的6亩魔芋丰收了,留下1125公斤育种,收入8600多元。他说来年要将魔芋种植扩大至10亩。最近,他和妻子还将老房子后的4亩地翻了一遍,栽上了桑树,等到春暖花开时节,他还可以通过养蚕,早日实现脱贫致富的目标。

“虽然夫妻俩都是残疾人,但发展产业的愿望特别强烈,通过勤劳双手努力改变生活,不等、靠、要,他们是我们村倡导新民风,扶志促脱贫的先进典型。”1月7日,香炉沟村党支部书记吴明军说。华商报记者 王斌 通讯员 吴亚君 沈沙沙

新闻推荐

一位六旬老人给院长的来信他要“举报”谁?

本报讯(记者陈涛通讯员纪传芬姜凯涛)正处在年终忙碌气氛中的石泉法院,迎来了一名走路颤颤巍巍的老人,指名要见院领导,当该院主管民事审判的副院长赶到,热情接待并询问老人的诉求时,老人从口袋里掏出一封...

石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石泉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