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池河镇民风依法治理试点成效凸显

安康日报 2017-12-20 10:27 大字

本报讯(通讯员 吴家仲)石泉县池河镇既是经济发展大镇,也是移民集中安置镇,人户分离现象普遍,社情民意较为复杂,服务管理任务重,社会治理难度大。自被确定为全市民风依法治理试点镇以来,该镇以综治平安建设为统揽,抓重点、破难点,治民风、树新风,扎实开展民风依法治理工作,示范效应不断凸显。

健全治理队伍,发动全民参与。该镇投入30余万元,高标准建成镇综治维稳中心,将民风依法治理纳入信息化管理,实行合署办公。镇和试点村(社区)成立民风依法治理领导小组,与镇、村(社区)综治维稳中心合署办公。按照“一心两委三室四队”的标准,以综治维稳中心为依托,充实调解委、治保委组织,建好接待室、警务室、调解室机构,强化消防管理、治安巡逻、矛盾调解、法治宣传队伍建设,不断完善民风依法治理体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主体作用,广泛动员社区居民参与民风依法治理工作,积极探索共建、共治、共享新模式。

完善自治机制,提升治理水平。在充分发挥民主的基础上,修订完善《自治公约》,成立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禁毒禁赌会等自治组织。完善“一约四会”运行机制,规范开展“群众说、乡贤论、榜上亮、帮教带”评议活动,重点对“陈规陋俗、大操大办”“抹牌赌博、低俗娱乐”“好逸恶劳、等靠缠要”等不良风气进行整治。今年以来,仅西苑社区组织开展道德评议10余次,先后评出正面典型7名和后进典型3名,通过“榜上亮”大张旗鼓地宣传先进事迹,通过“曝光台”贬斥失德失范行为,收到了评议一人、影响一群、教育一片的良好效果。

化解矛盾纠纷,强化源头治理。以邻里纠纷、家庭矛盾、情感纠葛为重点,扎实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在矛盾纠纷化解中传播“远亲不如近邻”“家和万事兴”等群众耳熟能详的传统观念,逐步形成“诚、孝、俭、勤、和”的新风气。

加强宣传教育,增强法治意识。结合“七五”普法流动课堂,组织党员干部集中学法、带头守法、现身说法、集中讲法,形成浓厚的宣传氛围。在西苑小区、集贸市场、人口聚集地、村道显眼处,建成多面法制宣传墙,将法律知识与传统文化和新民风内容相结合,图文并茂、通俗易懂,潜移默化地影响人民群众。将依法治理与平安文化建设相结合、法制宣传与文化娱乐相融合,池河自乐社组织自编自导自演了系列小品、快板、舞蹈,巡回社区和各村演出,收到很好的宣传效果。

坚持巡逻巡查,优化治安环境。镇政府多方面筹措资金,在交通要道、小区门口、公共场所安装监控视频,同步接入镇派出所和综治维稳中心,切实增强技防能力。组织“红袖章”志愿者巡逻队伍和治安联防队等人员,对重要场所、重点部位开展治安防范巡逻巡查,一旦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或报警处理,实现了刑事治安案件发案率双下降。立足长远,切实解决治安防控保障问题,推动治安巡逻巡查常态管理,促使社会治安环境持续优化。

新闻推荐

>>正能量 石泉“民歌王”陈永兵双手残疾、右眼失明 照顾母亲和侄子侄女 他还搞产业撑起致富梦

“正月是新年,幺姑进花园,手拿花籽撒满园;二月是花朝,那花儿生起了,我吩咐梅香把水浇;三月是清明,花儿长成林,我吩咐梅香把粪淋。”陈永兵是石泉县饶峰镇新华村17组村民,也是一位本地民歌传唱人,经历曲折的...

石泉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