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靠实干改变面貌

安康日报 2016-10-26 00:00 大字

崔世钰

石泉县后柳镇磨石村,由3个穷村合并而来,属石泉县有名的重点贫困村。以前有人说,这里“难见几户有砖房,姑娘不嫁本村郎,外村女子嫌家贫,老少光棍好栖惶”。今年初,市县确定由市直机关工委、石泉县机关工委包联该村。两级工委把磨石村当成磨炼党员干部的“磨刀石”,把包联工作当成“两学一做”的检验场,倾情帮扶、苦干实干,不到一年时间,磨石村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

对症下药,分类施策。市县工委干部和镇村干部一道,挽起裤脚进组入户调查摸底,走遍了全村的沟沟岔岔,摸清了全村的底子,精准确定了贫困户共97户、215人,按照3年全部脱贫的规划,确定2016年脱贫26户69人,2017年脱贫27户7739人,2018年脱贫44户69人。区分贫困户的不同情况,与贫困户充分沟通商量,尊重他们的意愿,一户一法,精准施策,为他们量身定制了三业脱贫和搬迁脱贫等脱贫计划。坚持上门给贫困户苦口婆心做工作,反复宣传扶贫政策,引导群众转变观念,克服等靠要思想,贫困户逐渐消除了疑虑,燃起了发展信心,激发了内生动力。

建好支部,凝聚合力。针对磨石村3村合并后班子合力不强、村组干部缺额的问题,工委干部经常与村班子成员谈心谈话,教他们改进工作方法,加强团结协作,提升履职能力。指导村上规范完善了各项管理制度,对村组干部和党员进行党性党风教育。对全村57名党员进行精准化分类管理和设岗定责,使党员人人心中有责任、肩头有担子、言行有约束。通过大力加强村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班子战斗力明显增强,党员在群众中的口碑明显转好。今年,村支书被镇党委表彰为“优秀党支部书记”、推选为县人大代表,村主任被县委表彰命名为“优秀支委”。

整合资源,项目带动。市县机关工委在本部门无项目、缺资金的情况下,为村上争取了100亩土地复垦、200亩高标准农田综合治理、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3.2公里组级路硬化、电网改造、旧房改造等项目,总投资超过1000万元。为了让贫困户在项目建设中更多受益,所有项目用工按照合同约定,由村党支部优先安排贫困户参与项目务工,36户贫困户因此增收近十万元。协助有发展产业意愿、缺资金的21户贫困户办理贴息贷款83万元,由帮扶干部对他们提供保姆式服务。将无房、危房且无能力购房的贫困户纳入“交钥匙工程”,60户群众可望入住安全舒适的新房。及时将因病返贫的7户纳入贫困户,对8户符合条件的贫困户纳入兜底扶贫,给7户有重大疾病和灾害的贫困户每户申请办理了3000元临时救助金,筹集资金为贫困户免费发放鸡苗3200只、猪仔50头、羊仔60只。今年,全村发展养牛190头、羊1000只、猪500头、鸡6000只。

干部包户,真心帮扶。切实落实包村领导等“六位一体”工作机制。将97户215人贫困户落实给市县工委和镇村23名党员干部进行“一对一”结对帮扶,定户定人定时定责帮扶,不脱贫不脱钩。市直工委书记皇甫健年初入户时,了解到包联的贫困户孙代勤想养鸡但苦无资金的情况,马上自掏腰包给他500元现金,并叮嘱驻村队员为他办理了5万元产业贴息贷款,孙代勤逢人便说“党的政策好,党的干部好,皇甫书记不是我的亲人胜过亲人!”贫困户张世成女儿大学毕业在家待业,儿子复读高三,县直工委书记了解情况后,给其女儿联系到一份月薪2000元的工作,8月份又给其考入大专的儿子争取了5000元救助资金和2万元助学贷款,并扶持其养牛4头、种黄花5亩。

在10月下旬的村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后柳镇驻村干部何易辉感慨地说:“我包联磨石村几年了,看到别的村搞得热火朝天,而磨石村始终沉睡不醒、年年老样子,感觉越联越没劲。今年借‘两学一做\’和脱贫攻坚的东风,在市县机关工委的帮扶下,磨石村不仅醒了、变了,而且正在赶超其他村,我作为包联干部在镇上脸上有光,腰杆也直了!”

(作者单位:石泉县直机关工委)

新闻推荐

石泉“先心病”贫困患儿得救助

本报讯(通讯员吴亚君曹靖)11月17日,在石泉县医院就诊大厅门口,经过复筛,得知儿子符合手术指征将会去省人民医院做手术治疗的袁某激动不已。原来,石泉县熨斗镇的袁某家庭贫困,儿子一出生就被确定患有先天...

石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石泉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热门评论靠实干改变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