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泉抗美援朝时的武器捐款运动
笔者收藏着一张抗美援朝时期石泉县一名文教界女士武器捐款存根(如图)。其存根票面显示:捐款人叫王秀珍,捐款用途是购买“石泉号高射炮”,捐款金额为人民币壹千元整。捐款日期1951年9月29日。
透过此捐款存根遗存的历史烟尘,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一场战争和与之相关的全民运动再次浮现读者面前: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赴朝作战。与此同时,在全国掀起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运动。在此背景下,石泉县于1950年12月成立了抗美援朝捐献委员会,1951年1月又相继成立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运动委员会,全县有450名青年参军赴朝作战;百分之九十的工人、农民、妇女、学生以及机关团体、工商界、文教界等捐款捐物。
1951年6月1日,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发出了开展捐献武器运动的号召,要求全国各界爱国同胞,不分男女老少,都开展爱国的增加生产、增加收入运动,用新增加的收入的部分或全部购买飞机、大炮等武器,捐献给志愿军。为了各界人民认捐方便,国家还对各项武器的折价作了具体规定:一架战斗机折合人民币15万元,一辆坦克25万元,一门大炮9万元等等。在此大潮涌动中,石泉各界人士争先恐后认捐,王秀珍作为文教界知名教师认捐壹千元购买石泉号高射炮。
经查阅有关记述,截至1952年5月底,总计全国各界人士共捐款55650.37万元,可购战斗机3710架。1953年7月27日签署停战协定,这场战争中国、朝鲜共投入军力1066000人;联合国军队、韩国共投入军力1205000人。中、朝伤亡63万人;联合国军队、韩国伤亡57万人。这场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冷战中的一场“热战”。由于参战双方签署的是停战协定而非和平条约,因此从国际法上来讲,这场战争尚未结束。
票据话安康
陈荣临 沈菲 文/图
新闻推荐
——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的“竹儿湾现象”探析
石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石泉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