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行压力下县域经济怎么办? ——陕川两省县级领导干部培训班学员发展论坛综述
刘培仓 张贵孝 张首魁
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我国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其中,三季度GDP增速为6.9%,跌破7%。而陕西省前三季度实现生产总值12334.66亿元,同比增长7.6%,较一季度和上半年分别加快0.7和0.3个百分点,呈逐季回升态势。尽管我国和陕西省经济“总体平稳的基本面没有变,稳中有进和稳中向好的态势没有变”,但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也是不争的事实。在这种形势下,作为国民经济发展重要组成部分和战略基石的县域经济,如何寻求新的发展支点和动力、夯实发展后劲,将对未来的经济走向产生决定性影响。日前,省行政学院第35期县(市、区)政府领导干部培训班的学员,与四川省行政学院“四川省县(市、区)长”一带一路“专题研讨班”的学员紧紧围绕“经济下行压力下,县域经济如何发展?”这一主题,进行了热烈而富有成果的讨论,学员们一致认为:要充分认清当前经济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准确把握发展大势,勇于直面困难挑战,不断创新工作思路,以县域经济的健康发展,确保全年目标任务的实现。
理性看待经济增速变化
经济增速放缓,是经济发展到更高阶段后的自然调整。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从高速增长阶段向中高速增长阶段的转换期,经济出现下行压力是这一阶段的特征之一。总体来看,在全世界100多个国家普遍面临经济增长压力的情况下,我国三季度经济增速保持平稳态势,6.9%的背后体现出一些积极的结构性变化,在稳增长和调结构的平衡中,较好地启动了向“双中高”的迈进。
学员们普遍认为,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下行压力在增大,但7%左右的增速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三季度增速虽有小幅回落,但仍在合理区间。与此同时,经济结构调整继续推进,就业和居民收入继续较快增长,经济发展的空间进一步拉大,经济发展的韧性不断增强,经济增长的含金量不断提高。在前三季度,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突破50%,达到了51.4%;最终消费支出对GDP的贡献达到了58.4%,比去年同期提高9.3个百分点。这是我国产业结构里程碑式的变化,不仅说明服务业已经占据主体,更说明经济增长从主要依靠投资拉动转向主要依靠消费主导;还说明我国经济增长正从“面子”向“里子”转换和过渡,这是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经济迈向新阶段的基本特征,是向总体质量、效益、生态及可持续性的高级化迈进,是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细致、结构更合理的阶段化演进。
有四川学员指出,虽然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但产业结构的调整在继续推进,产业结构在继续优化,突出表现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服务业主导的趋势明显增强,产业转型态势鲜明,消费增长明显增强。比如,成都市青羊区服务业的比重高达81.4%,今年上半年,互联网商贸业同比增长22.8%,高新技术同比增长21%,社会消费品零售同比增长10.4%,县域经济发展转型升级态势逐步显现,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稳步提升。
经济下行正在孕育着西部发展的机遇。有学员认为,今天,机遇与挑战并存,西部地区底子薄、基础弱、经济体量小,反倒“一张白纸好画画”、“船小好掉头”。我们一定要看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对于优势,要大胆利用,免得延误时机;对于劣势,要积极弥补,先谋而后动。目前,大多数西部县依然存在发展不足、发展不够、发展不充分的问题,发展的“量”尚且不足,当然也就谈不到“质”了。为此,要辩证分析当前经济形式,坚持量、质并举原则,借助“一带一路”和“西部大开发”的东风,实现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以大众创业释放增长潜力
学员们认为,推动大众创业,既可以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又有利于促进社会纵向流动和公平正义。同时,大众创业可激活市场细胞、释放发展的巨大动能,让县域经济始终充满勃勃生机。
学员们提出,发展县域经济,必须把激励大众创业作为重要抓手。要强化政策扶持和舆论引导,让农民动起来、忙起来,通过创业富起来。来自安康的学员说,石泉县大力引导农民自主创业、外出农民工返乡创业、大学生回乡创业,极大地激发了市场活力。今年新增各类创业1000余人,新登记注册法人企业190户,民间投资快速增长,占整个投资的57%,带动就业近万人,居民收入和消费能力显著提升。四川南部县的学员对此深有同感,他说,他们县积极鼓励引导农户组建专业合作社,引导农民生产由“种田”向“经营”转变,致富由“死拼苦熬”向“依靠科技”转变,今年1至8月份,全县登记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783个,其中,种植类356个、农业类219个、畜牧业类163个、渔业类22个、服务类23个;入社社员达3万余人,带动74万农民走上了致富路。
学员们认为,县域经济要发展,必须把民营经济作为一项重要战略。有学员说,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之所以滞后,就在于县域民营经济不够发达;同时,以往把招商引资的注意力集中于大项目的做法,也值得思考。对于县域来说,激活民间资本,大力实施内源性经济,是促进发展的根本所在。为此,除了关注“顶天立地”的工业大项目外,要格外扶持“铺天盖地”的各种小项目,为民营经济创造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塑造“想创业、敢创业、会创业”的社会氛围。
有学员认为,稳增长的关键还在于调动积极性、营造竞相发展的环境。政府应通过深化改革破除制度障碍,为创新创业搭建公平公正的平台和环境。作为县级政府,要把建立服务型政府作为唯一选项,变被动受理为主动服务,并建立流动服务督查机制,清除投资创业的“拦路虎”。让创新创造的激情在全民中迸发,让兴业创业的源泉在全社会涌流。
勇于担当是应对压力的关键
县(市、区)长们纷纷表示,面对经济下行压力,领导干部必须坚定信心、勇于担当、真抓实干、克难攻坚,推动县域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勇于担当,就要牢牢抓住项目工作这个“牛鼻子”。来自商洛的学员说,商洛积极落实县级领导联系重点项目责任制,集中人力物力、整合各种资源,全力破解土地资金难题、优化项目建设环境。同时,结合自身资源和民生发展需要争取项目,突出对优势项目的包装和推介。一位来自四川的学员介绍,他们县对项目实行“五抓”,一是抓项目落地入库,二是抓项目分类推进,三是抓项目专班攻坚,四是抓项目挂图作战,五是抓项目考核激励;并从安全一线、信访维稳一线、项目推进一线、招商引资一线考察干部,激发干部干事创业、勇于担当的激情。
勇于担当,就要建设有特色有规模的产业园区。在如今的西部,几乎每个县都有产业园区,但“意向项目多,落地项目少;园区大、项目小;维持生存的企业多,对当地就业、财税贡献的企业少”的现象比较普遍。来自四川的学员介绍说,他们彭山以精品园区建设推动新型工业化,围绕龙头企业再招商配套相关企业,以商招商、延链招商,组成产业舰队,集群式提高抗风险能力。一些农业县的县长们表示,通过农业园区化建设,构建新型农村经营主体,发挥园区的示范效应,以园区推动农业的规模化、标准化,是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提高农业发展水平的关键。
勇于担当,就要把新型城镇化打造成为新的战略支撑。学员们一致认为,新型城镇化是一个综合载体,不仅可以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民生产和收入水平,而且有助于扩大消费、拉动投资、催生新兴产业,释放更大内需潜力,为经济平稳增长和持续发展增添动能。来自陕南的几位县长表示,他们正以陕南移民为契机,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通过股权融资、项目融资、特许经营等方式吸引社会资本投入,拓宽融资渠道,提高城镇基础设施承载能力;因地制宜、分类推进新型社区建设,突出发挥中心镇的产业衔接能力和人口承载能力,优化城镇功能;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利用美丽山水造就的丰富旅游资源,通过农旅融合、文旅融合、茶旅融合,开发乡村旅游,不仅改善了乡村环境,也改变了农民的思维、提高了农民的收入。
勇于担当,就要抓好领导干部作风建设这个关键。有学员指出,作为县级领导干部,肩上有沉甸甸的担子,身后有群众眼巴巴的目光。职责所系、群众所盼,就必须聚精会神谋发展,不能有丝毫懈怠。要敢于担当、奋发有为,努力破除头脑中僵化的思维模式,想方设法为经济稳定增长出力流汗;要不断以严和实的作风深入企业、田间地头调查研究,及时发现问题,并集思广益,提出适宜的解决办法;要精准施策,对不同的企业采取不同的扶持措施,争取做到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从而在实干中建树信心,在实干中推动发展,真正成为改革促进派和改革实干家。
经过面对面的交流,学员们共享了经验、增长了见识、开拓了视野。大家一致认为,作为西部省份,县域经济正处于爬坡越坎、追赶超越的关键阶段。当此之时,要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扬长补短,把差距看成是发展的潜力和空间,抓住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过程中的各种机遇,保持定力,顶住压力,坚定信心,勇于担当,科学谋划,主动作为,用改革创新的“开山斧”,劈开经济下行压力下的层层叠嶂,用严和实的精神和作风,打造县域经济更加美好的明天。
新闻推荐
4月4日,游客在石泉县城老街赏街景寻美食。清明节小长假,石泉县各景区、宾馆、饭店、农家乐均迎来客流高峰,3天共接待游客10.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356万元。本报记者赵晨通讯员张会军摄...
石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石泉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