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本报记者曹习斌陈帆刘靖大河中路街道阳光社区的小

攀枝花日报 2011-11-08 13:35 大字

□本报记者 曹习斌 陈帆 刘靖

11月3日,大河中路街道阳光社区的小广场上,几位老年人正在练习太极拳,姿态飘逸潇洒,一抹晨曦映衬着一张张笑脸。

此刻,仁和镇弯庄社区党总支书记袁忠华正在77岁的空巢老人廖有玲家中为他安排上门服务的工作人员,轮椅上的老人虽不能说话,但眼神中满是笑意。

在相隔数公里之遥的中坝乡中坝社区,村民们在互相帮忙搬运化肥,场面热闹而有序,有人抹去额头的汗水,开怀大笑。

……

初冬访仁和,见到最多的是群众的笑脸,听到最多的是群众对各项工作成效的满意评价。

自2011年初仁和区被确立为全市社会管理创新试点区县以来,该区坚持在加快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和服务机制创新上下工夫,采取一系列创新举措,不断提升社会服务管理水平,从而带来了政府职能、干部作风大转变,为民服务效能大提速,使仁和的城乡充满了和谐的新气象。

促进和谐的“虚拟”力量

在大河中路街道部分社区,诞生了一个独特的网络平台——民情微博和社情民意QQ群。网络是虚拟的,但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实践中,却发挥出了实实在在的作用。

“为了及时掌握群众心声,有力促进和谐社区建设,为群众营造良好的生活、工作环境,社区特开设沟通平台,居民可针对社情、民意、社区发展建设等方面提出好的意见和建议。希望辖区居民能积极参与。”这是11月3日15时35分,腾讯微博上的一条留言,留言者是弯腰树公共服务社区。

“有居民在社区的绿地里种菜……”“离社区最近的电费缴纳网点在哪里?”……这些,是居民们在弯腰树社区公共服务群上的留言。

自今年9月在网络上开通微博和QQ群以来,弯腰树公共服务社区的微博已有几十位“粉丝”,数十位网友通过QQ群对社区工作提出建议,咨询相关服务信息。这些听众和网友有的是社区的普通居民、有的是街道和社区的干部。在网络世界里,他们“摇身一变”,成为党委政府连接基层的千里眼、顺风耳,既能深切地体察百姓疾苦,热情相助排忧解难,又能敏锐地感知社会矛盾,及时施策防患于未然。

网络平台的出现不仅畅通了诉求渠道,更调动了公众力量参与到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中来。每天,社区的工作人员都会认真收集整理居民们在网络上的留言,将反映的问题和建议记录到社情民意台账上。“不论是鸡毛蒜皮的邻里纠纷,还是关系到群众利益的拆迁安置,凡是群众反映的问题,都要‘挂号\’,并记入台账,解决好了才能‘销号\’。”大河中路街道办事处副主任翁雪霞告诉记者,通过这一举措,社区能够在第一时间主动发现基层的矛盾,从而及时予以解决,消解群众的“怨气”。

温暖老人的贴心服务

养老是无数个家庭要面对的家务事,更是一个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进程中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社会化养老,是这个问题的现实出口。

11月3日,阳光和煦,仁和区仁和镇弯庄社区,王远康正悠闲地在“夕阳鸿福乐苑”大门外踱步,“夕阳鸿福乐苑”就是弯庄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养老中心就是我们老年人的‘新家\’,老年人在这里喝茶聊天,和老朋友打打牌,消费有优惠,日子也过得充实。”   (下转第三版)

新闻推荐

中坝:把文化“种”进田间地头 □本报记者 周越 王南桢文/图

乡上广播响起来,村民知晓政策很实在12月16日11点过,仁和区中坝乡。57岁的李洪顺爬上位于乡政府职工宿舍楼顶的调频广播信号发射塔,在15米高的平台处更换了一只高音喇叭。中午12点,高音喇叭准时播报新...

石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石泉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