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绿色生态家园 ——仁和区中坝乡团山村生态环境建设侧记
■ 本报记者 陈旭耀
近日,记者走进团山村时看到,悄悄“变脸”的新农村正在让这里的农民生活发生着实实在在的变化:“穿衣戴帽”后的白墙黑瓦农家房舍散落在绿树红花之中,古朴而整洁;一条500米长的硬化村道,连接起散居的农户;户与户之间,石子铺成的小道将村道串连并延伸,彰显出自然古朴的特色;每户村民家的院墙外,都建起了一个环保部门试点的“人工湿地”生活污水处理池,它通过管道将村民家的生活废水等集中到污水处理池,通过在污水池中栽种水植物等方式,让生活废水得到净化,用于灌溉花草、树木。
从当地村民那里,我们了解到,过去的团山村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房屋和附属设施建设布局极不合理,道路基本以土路为主,村容村貌环境差。大多数农户畜禽圈厕混杂,生活污水任意排放,生活垃圾及其它废物乱堆乱放。同时,传统粗放农业生产方式也导致化肥、农药使用量普遍较高且利用率较低,还对土壤造成了面源污染。
“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多少年来,在山区居住的团山村村民迫切希望能改善当地交通居住环境。
团山村是仁和区首批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和市环保局重点打造的市级生态文明示范村。为此,仁和区决定充分利用当地农业、生态等资源,以团山村100户生态家园建设项目带动新农村建设。同时,结合生态文明村建设,以及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示范村建设,大力开展农村环境保护工作。
2007年,《仁和区中坝乡团山村新农村建设暨小康环保行动计划项目规划》出炉。新规划兼顾农村自然特色、地域条件、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更加注重生态与环保。项目捆绑多项资金,农林、交通、水利、环保等部门通过人畜饮水安全、水土保持项目等多个有效载体参与村庄整治工作,全力支持新农村建设。2007年3月,首批13户生态家园建设在团山村灰鮓凹村民小组拉开帷幕。
在生态家园建设中,齐全的配套性建设让村民们开了眼,也放了心——除了每家农户分别实施以沼气池建设为纽带的改厨、改厕、改圈、改水、改路、改庭园这“一池六改”外,还配套了新村的公共设施建设,包括村道与进户路硬化、修建垃圾处理厂、敬老院、安置垃圾箱等。
走进村民李和顺家,修缮一新的两层楼里,干净的厨房,敞亮的客厅、整洁的卫生间,都与人们印象中的乡村家庭迥然不同。而更让记者惊叹的是,农家人卫生意识也在增强。女主人端茶泡水热情招呼之际,进屋脱鞋出门穿鞋俨然已成日常习惯。说起自家的变化,农妇由衷称赞:“这都是沾了新农村建设的光,现在啊,咱农家人也过着垃圾进箱、脏水进池、柴草不进村、出行不沾泥的现代生活。”
目前,在团山村基本做到了饮用水达标,洗澡不出门,厕所无臭味,圈舍无蚊蝇,烧火做饭不用柴和煤,生活环境清洁美化。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当地村民刘立恒无偿拿出自家的0.3亩地,作为附近33户村民集中处理垃圾的地方,他风趣地告诉记者,村民现在自己也“三管”了,那就是管好嘴、管好手、管好脚,公共卫生和环境意识增强了。如今,每户除了负责管理好房前屋后的绿化带外,每月还要出钱,请人打扫公共环境卫生。
企业污染治理也是团山村近年来的一项重要工作。坐落在团山村的行远牧业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养殖有6万多只鸡、300多头牛的大型种畜禽生产企业,为当地带来了巨大经济效益。但同时,企业每天大量的畜禽粪便也成为了团山村一个最大的污染源。对此,团山村积极研究对策,争取环保资金,与企业一同进行环境改造,新建沼气池、干粪堆场、雨污分流系统等,实现了企业达标排放,而且还从废物中寻得了新的经济效益。行远牧业负责人介绍,牛的粪便、冲洗粪便的液体集中进行发酵所产生的沼气,作为职工洗澡、煮饭的能源是足够的。他们还将畜禽的粪便经过处理后形成干粪,再卖给农民。现在这些无污染的肥料很紧俏,尽管要300元一立方米,但农民还是抢着来买。
新闻推荐
贺欣过去的日子,对于仁和区中坝乡中心敬老院的“五保”老人们来说,他们切实体会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这一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好处。新年里,他们又有着怎样的期盼?近日,笔者来到中...
石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石泉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