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平利为了一江清水送京津

陕西日报 2015-10-23 18:34 大字

图/文 王安平

平利县为了确保一江清水送京津,近年来借助国家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理清思路、科学设计、严把质量关,确保工程全面严格实施,既实现保水保土的治理目标,又结合产业建设实现了生态和增收“双赢”,为最美乡村建设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理清思路 打造生态经济新型水保体系

近年来,平利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中,把茶饮产业作为龙头产业率先发展,这不仅增加了农民收入,而且在水土保持上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粮与茶的经济效益比较下,坡地种茶深受农民欢迎。为此,丹治工程一开始就围绕县委、县政府“建设西北名茶大县,打造最美乡村”的总体要求,坚持服务南水北调大局、服务新农村建设、服务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以小流域为单元,突出重点,把茶叶作为经济林建设的主要品种。既保证保水保土的目标,又实现了丹治工程与农民增收紧密结合,有力地支持了该县茶饮产业发展,赢得了群众的认可。

科学设计 准确定位合理布局优化环境

科学规划丹治工程建设,以控制面源污染、维护良好水质目标,集治山、治水、治穷为一体,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治理理念,把重点工程向城镇周围、公路沿线、主要河流两岸布置。一是对生态较好、人口密度小、水土流失轻微的区域,以生态修复为主,强化封育管护、疏林补植措施。二是对人口密度大,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城镇,以综合治理为主。通过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开发利用区域优势,实施山、水、林、园、路综合治理,塘、渠、窖、池、堤全面配套,把治理措施与精品茶园建设相结合,既提高了群众收入,又优化了当地生态环境。

创新机制 积极吸引民间千万资本投入

该县在工作上初步形成了“谁治理、谁管护、谁受益”的水保生态建设机制和“政府引导、政策支持、大户带动、群众参与”的工作格局,积极探索水保治理新模式,采取以奖代补,鼓励茶叶大户参与水土流失治理。在建设资金上,严格遵守项目资金管理规定,并广泛筹集社会资金,通过以奖代补的形式,撬动民间资本投入水土保持项目。在连仙河、石牛河小流域建设中,先后吸引5家茶叶大户进行精品茶园建设,个人投入治理资金达到千万元,既有效解决了水土保持中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又支持了县上龙头企业的发展。

建管并重 确保工程效益长期有效发挥

在施工前,将项目区需要治理的地块统一收回,统一规划,交由施工单位按照设计,进行集中连片综合治理;在工程竣工并验收合格后,再按照工程产权移交程序办理交付手续,把治理后的各项工程交由当地乡镇、村组管理。对产业大户经营的茶叶园区的水土保持工程的管护责任,则交给产业大户。这有利于工程发挥长久效益,真正做到建管并重。

新闻推荐

“一带一路”先行者带领乡亲致富

五月,安康市平利县龙头村凭借着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又火了。记者有幸走访了这个美丽的乡村。街头一位村民自豪地告诉记者,龙头村可是3A级乡村旅游景区,她就在前面的农耕园旅游度假山庄打工,不用出县城...

平利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平利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