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筑财政资金扶贫绿色通道 宁陕“1+4”机制提升财政资金扶贫绩效

安康日报 2018-11-22 09:46 大字

[摘要]——宁陕“1+4”机制提升财政资金扶贫绩效

通讯员 杨永杰

今年以来,宁陕县着力提升财政资金扶贫绩效,打造环环相扣的财政资金扶贫链条,探索建立了“财政出资、扶持到村、配股到户、金融委托、主体联动”四方融合推进的“1+4”财政资金扶贫新机制,有效激活了各方资源,构建了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贫困户按股分红、经营主体保底分利、金融部门保障服务四方共融共赢的财政资金扶贫绿色通道。

扶持到村,为集体经济组织“输血”。宁陕有在册建档立卡贫困户7240户,贫困人口20233人。通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各村成立了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针对集体经济薄弱等问题,及时制定了《宁陕县财政扶持村集体经济股份经济合作社资金管理办法(暂行)》等改革政策,统一采取“县统筹、镇监管、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管理使用”的资金管理模式,在脱贫攻坚期间,按照每户贫困户6000元的统一标准扶持到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用于专项扶贫。截至目前,已成功为68个村3个农村社区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投入财政资金3648万元。解决了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资金不足、难以运转的困难,“救活”了一批集体经济组织。筒车湾镇海棠园村集体把注入的65.4万元财政扶持资金,连同其他帮扶资金与宁陕荣庚科技有限公司开展投资合作,每年为该村集体经济公司分红21.2万元。

配股到户,让贫困农民变股东。脱贫攻坚期间,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以户为单位,按照每户贫困户1股,每股6000元的统一标准,将财政扶持资金折股分配到贫困户中。脱贫攻坚期后,贫困户持有的股份由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重新分配给全体村民或作为集体股由村集体持有。扶持资金按照相关规定和程序,重点用于县内企业和经营主体投资合作经营,建设脱贫产业园区、产业基地和经营实体,实行保值增效保底分红。经营主体按照资本金6%的标准,给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进行分红,村集体收益、贫困户按照1:5的比例进行分配收益。截至目前,通过财政资金扶贫配股,全县除稳定脱贫不享受政策对象和五保户除外,有6080户贫困人口从农民变成“股东”,实现增收脱贫,深化了全县农村“三变”改革。四亩地镇四亩地村24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每户配股财政扶持资金6000元,共计资金144.6万元,根据股东大会讨论,将该项资金全部以每年不低于6%的收益投入到宁陕县工业园区,届时户均将有不低于300元的收入,轻轻松松实现了稳步增收的目标。

金融委托,提升资金安全和效能。各村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在完成贫困户配股、主体对接等手续后,委托县农村商业银行向经营主体以一般贷款形式,投放财政扶贫放配股资金,作为市场主体新增授信额度进行管理,农村商业银行不收取相关费用,为脱贫攻坚提供免费金融服务。金融委托模式,促进了财政资金实现效能发挥最大化。通过这种改革模式的运用,保障了财政资金(下转二版)

新闻推荐

三次到访宁陕县关注“养育未来”项目 ——专访阿里巴巴脱贫基金副主席彭蕾

彭蕾与宁陕县海棠园村的妈妈们现场交流养育师在养育中心教小朋友们读书男养育师岳友林与孩子们在一起2018年11月18日...

宁陕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宁陕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