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养蚕走上致富路

安康日报 2017-06-28 09:20 大字

通讯员 乔静 王文艺

“去年养蚕收入4万5千多,今年已经养了3张纸,能收600来斤种茧,预计能收入1万7千左右。”汉阴县双乳镇南窑村副支书王祖平每年都要带头养五季蚕,37年没间断过,现在每年养蚕收入四五万元。

在村干部的带动下,该村有50多户种桑养蚕,综合产值达100万元。今年第一批春蚕已丰产丰收,共收获鲜茧2万多斤,为蚕农带来经济收入近30万元。

“除了养蚕就是种庄稼、打零工,但养蚕来钱最快,一季28天,顶忙的时候只有七八天。”贫困户邹恩祥一边整理桑叶一边说。他去年养了6张纸,今年打算尽量多养一些。王祖平包联的贫困户李志凤60多岁了,儿子又是残疾,没有其他收入来源,每年坚持养几季蚕,能收入一万来块钱,再种点庄稼、喂两头猪,日子也就能过了。

在王祖平看来,农民养蚕有传统、有技术、有意愿,虽然不像其他产业那样听起来“光鲜”,但见效快、利润可观,是群众脱贫致富的便捷通道。所以,村上一班人一直把蚕桑产业抓在手上,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这里家家养蚕,当时有700多亩连片桑园,由于市场价格的波动等因素影响,蚕桑产业逐渐出现衰退的趋势,村民也相继外出务工。但在蚕桑产业低谷,村干部仍然带头养蚕,别的地方在毁桑的时候,他们还在推广桑树新品种,近些年还栽种了200亩桑树。

为了提高桑叶产量和蚕茧质量,该村去年成立了蚕桑合作社,为蚕农提供技术指导和统一收购。同时,镇上还对贫困户养蚕每张补助200元。

现在该村推广小蚕共育,蚕室蚕具消毒按程序达标,蚕种由村上统一集中供养到3龄期,4龄期再交给蚕农拿回家中养,保证了蚕体质量。4龄期是赶桑叶的高龄期,15天之后蚕农就可以出蚕茧了。合作社和供销社共同联系蚕茧收购,保障群众的收入。该村还被市蚕研所、县蚕桑站确定为蚕茧基地,技术员常在村上做技术指导,养蚕的质量、数量与技术员工资挂钩。

“下一步我们打算今年冬季,把以前的老桑改造一下,提高叶子产量和蚕茧的质量。尽量跟种子公司联系,继续扩大种蚕规模,增加群众收入。” 王祖平说。

新闻推荐

汉阴推行“三线两化一平台”治理模式

本报讯(通讯员朱开勇张涛)自2014年开始,汉阴县以双乳镇为试点,推行以密切“党员联系群众、人大代表联系选民、中心户长联系居民”为纽带,以管理网格化、服务精细化为路径,以村级自治平台为支撑的农村基...

汉阴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汉阴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热门评论养蚕走上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