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上刻字
□刘新中
一
自己的诗文刻到石头上,当然是一件令人振奋的事情,不久前,到宜君县参加非物质文化遗产日魏长城保护活动,饭桌上曹全虎县长告诉我,我有几句写宜君的四言诗刻到了石头上。第二天,我们一行人去看了,在高速公路进宜君的入口处,一个很精致的小园林,“中国避暑城”几个大字赫然在目。我的那几句诗在小径旁的一块石头上:
北形南象,云卧澄明;夏质春颜,风拂葱茏。
福地水碧,花溪蝶盈;石窟著史,庙山抒情。
玉华流翠,六郎雄风;梯田弦奏,哭泉泪崩。
鬼谷彭祖,秦驿魏城;地褶藏宝,山脊腾龙;
天然清气,神怡目聪;凉爽名片,秀外慧中。
宜得其所,君请真诚;大路通畅,美在斯城。
这几句诗是2017年秋应宜君朋友而邀写的,表达了我对宜君的一种理解和认识,当然,也表达了对宜君的心意。写完后,和宜君朋友交换了意见,过后,就再也没有放在心上。现在和自己的诗句在石头上碰面,我理所当然地高兴。
二
2018年,应西北大学韩养民教授之约,为陕西省的白河县写了一篇文章。据闻,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和氏璧”就出自白河县,文章当然就围绕着“和氏璧”写,由此,更加深了对石头上刻字的理解。
“和氏璧”是一块玉石,玉石其实是石头,是石头中的精华。
“和氏璧”的起源很有意思,说是在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个叫卞和的大工匠,识玉并善于琢玉,有一次,他得到一块上好的璞玉,就想把它献给楚王。卞和背着璞玉一路辛苦去见楚厉王,厉王命玉工查看,玉工说这只不过是一块普通的石头。厉王大怒,以欺君之罪砍下卞和的左脚。后来,厉王死了,武王即了位,卞和心头升起希望,再次背着璞玉拖着残腿去见武王。武王又命玉工查看,玉工仍然说只是一块普通石头,卞和因此又被砍去了右脚。武王死后,文王即位,卞和抱着璞玉在楚山下痛哭了三天三夜,眼泪流干了,接着流出来的是血。这事很快被人报告给文王,文王就派人询问原因。卞和说:我并不是哭我被砍去了双脚,而是哭宝玉被当成了石头,忠贞之人被当成了欺君之徒,无罪而受刑辱。于是,文王命人剖开这块石头,里面晶莹剔透,是上好的稀世之玉,文王大喜,赏赐了卞和,并把这块玉命名为和氏璧。
这件事传了下来。
唐代的大诗人李白《古风》三十六有“抱玉入楚国,见疑古所闻。良宝终见弃,徒劳三献君。”的诗句,说的就是这件事。因为“和氏璧”,就有了“完璧归赵”的故事。几经辗转,“和氏璧”最后到了秦始皇手里,被制成玉玺,刻上了“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以示始皇帝替天在人间行使管理权,秦王朝一定江山永固,代代相传,但秦王朝只存在了几十年,那几个字并不能使秦王朝长命。后来到了汉刘邦手里。公元220年,曹丕篡权,逼献帝禅让,汉亡。曹丕拿到这块石头,使人在玉玺肩部刻下隶字“大魏受汉传国玺”。
同样,那几个字也未能让曹家王朝长命百岁。
公元329年,后赵石勒灭前赵,得到这块御玺,在右侧加刻“天命石氏”。天命是一个伪命题,自然也无法保佑石氏,后赵也是一个短命王朝。最后一个掌握“和氏璧”的皇帝是五代后唐末帝李从珂,公元936年后晋石敬瑭攻陷洛阳前,他和后妃在宫里自焚,所有御用之物也同时投入火中。从此,“和氏璧”消失得无影无踪。
“和氏璧”没有了,刻在“和氏璧”上的那几个字自然也没有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现在人们了解“和氏璧”上那几个字,是从其他载体上看到的。
只有山河依旧,风水轮流。
三
石头上刻字,正规的说法叫碑刻。古代在石头上刻字主要是为了将一个人的事迹或者一件事情的来龙去脉记录下来,那时候还没有造纸技术,石头上刻字就成了一个很好的记录手段,所谓树碑立传就是这个意思。最早在石头上刻字,是秦朝的“石鼓文”。后来,有了造纸术,但碑刻已经成了一门独立的艺术,被人钟情且继承了下来。
现代,石头上刻字,规规矩矩的印刷体居多。在过去,常常是名家的墨迹,即就是无名氏,但字肯定也是好得不得了。好字自然要好工匠撰刻,但无论如何,也常存在笔意走样,很难保持始作者的韵意,后人临摹,有一半是在临摹工匠的手艺。
石头上刻字,帝王将相为表功,名门望族立家训;文人骚客为炫耀,市井草民也需要在世上留下一点痕迹,几千年来人们乐此不疲。琢磨一下石头上刻字的事,其实,是蛮有意思的一件事。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凌召兵王绍毅邱兴宇)白河县医保局自组建成立以来,采取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狠抓健康扶贫医疗保障工作的落实...
白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白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