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 今日安徽> 正文

“买菜难”如何缓解? 五方面看上海抗疫“保供”

市场星报 2022-04-12 00:40 大字

做好2500万市民生活物资保障工作,是上海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的基础和关键。近日,一些市民反映“买菜难”引发广泛关注。记者展开了调查。  ■ “新华视点”记者 周蕊

供应源头

一段时间以来,不少保供企业反映,由于受各地防疫政策影响,外地的卡车和菜贩没法向上海及时供应蔬菜,一些蔬菜直供基地无法运输,给上海保供应的“源头”带来压力。

“当前,上海抗疫攻坚战到了最紧要的时刻。”上海市副市长、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生活物资保障专班负责人陈通表示,在各保供机构共同努力下,目前上海市米面粮油肉的储存储备比较充足。同时,上海也已经锁定备足市外蔬菜、猪肉等货源,随时可以调运到上海。

上海市商务委主任顾军说,上海密切关注主产区生产情况,加强与山东、云南、浙江、安徽、四川等蔬菜、猪肉主产区的联系,锁定当地货源。“国家部委已经建立了部级协调机制,畅通跨省运输,我们继续推进跨省物流无接触过货机制,目前已有江苏昆山、浙江平湖和市内的西郊国际三个生活物资中转站投入运行。”

更多的市场主体还在陆续加入。“京东将为上海提供超过1600万件米面粮油等民生商品。”京东集团副总裁王文博介绍,通过紧急全国调拨,目前首批重点保供物资以“专人专车”“全程闭环通行”的方式运抵上海,其中包括超8万件母婴物资和超10万件药品及防疫物资。

App抢菜

受疫情冲击,上海一些电商平台的配送运力出现缺口。

家住长宁区的何慧晒出了街道免费发放的“大礼包”。她说,这段时间居家办公以来,每天半夜和早上都会定闹铃抢菜。“我们街道已经是第二次发菜了,不过,随着封控时间变长,抢菜、囤菜的焦虑感不减。”

“市民反映较多的抢菜难、送不到,主要还是末端配送承受着较大的压力。”顾军说,有些小区已经封控一个月了,居民生活物资需求从主副食品拓展到了日用品、防疫物资、基本药品。

现在,缓解App“买菜难”的“帮手”已经在路上。记者了解到,饿了么、盒马、美团等多家保供企业,从北京、武汉、广州、安徽等多地抽调集结数千名工作人员前来上海支援。

团购发力

想提升保供效率,需要有更有效的配送方式。在新一轮封控期间,集采集配、团餐团购等方式正在成为保障居民家中“菜篮子”的有生力量。

“当前,生活物资保供面临的最大困难是如何送到每家每户。”上海市商务委副主任刘敏介绍,上海正在与超市卖场、电商平台等对接,将生活物资通过集配集送等方式送到社区群众手中,用有限的运力覆盖尽可能多消费者的基本物资需求。

上海不少商超企业已经开始行动起来。4月3日开始,家乐福推出社区小程序集单和微信社群集单两种方式。家乐福金桥店店长熊雪兵说,这一模式不仅便于企业组织货源,还能最大程度利用运力。

“最后一百米”

封控情况下,从小区门口到居民家中的物资配送“最后一百米”成为难点。目前在上海封控小区内,居民“足不出户”,往往需要志愿者提供服务。

家住闵行区的李晓俊是一个老龄化程度较高的社区里少有的年轻人。封控启动后,李晓俊主动申请成为志愿者,参与组织核酸采样、分发物资的工作。同时,还用线下征集订单的方式让不会使用互联网的老年人也能买上菜。

与此同时,美团、京东等平台都紧急调配了不少“无人车”,缓解当下上海社区“最后一百米”的配送难问题。

特殊群体

“一个也不能少。”打好保供应之战,上海不仅需要高效化解共性问题堵点,也要尽全力保障老人、慢性病患者、婴儿、残疾人等特殊人群的生活物资需求。

家住闵行区世博家园的段女士说,父亲术后需要服用提高免疫力的药物,但疫情期间很多医院和药房都暂停了服务。“后来找到上药云健康的益药药房,确认可以送处方药上门,一下子心定了很多。”她说。

饿了么资深副总裁肖水贤介绍,针对居民攀升的买药需求,饿了么对接1000多家药房,3月28日新一轮封控以来,已送出药品订单近100万单。

陈通说,上海建立应急特需保供机制,深入摸排属地老人、婴儿、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做到底数清晰;在电商网络企业平台搭建应急特需专用通道,保障特殊人群生活物资需求。

新闻推荐

安徽省出台举措 压减行政开支

安徽省出台举措压减行政开支本报消息据安徽日报报道,近日,省财政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厉行节约坚持过紧日子的若干举措》的通...

安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