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 今日安徽> 正文

一季度安徽12315 接收投诉举报咨询25万余件

江淮晨报 2022-04-12 00:40 大字

豪掷5万余元拆盲盒,却连“隐藏款”的影子都没见到;看直播被“卖惨”感动,买来的珍珠却是次品……记者4月11日从省市场监管局获悉,今年一季度,全省各级12315工作机构共接收各类投诉举报咨询25.2万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3732.41万元。

质量、售后等问题

成一季度投诉热门

一季度,全省12315工作机构共接收投诉7.2万件。从投诉问题来看,投诉受理量较大的问题主要集中在质量、售后服务、食品安全、合同和广告。从商品投诉来看,受理量较大的有一般食品、服装鞋帽、家居用品、交通工具和家用电器。从服务投诉来看,受理量较大的有餐饮和住宿服务、美容美发洗浴服务、销售服务、文化娱乐体育服务以及教育培训服务。

在一季度接受的2万件举报中,举报量较大的有广告违法行为、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食品问题、产品质量违法行为和价格违法行为。从举报商品来看,举报量较大的有一般食品、家居用品、烟酒和饮料、化妆品、药品。从举报服务来看,举报量较大的有卫生保健、社会福利、美容美发洗浴服务、餐饮和住宿服务、教育培训服务、互联网服务。

此外,记者从省消保委了解到,今年一季度,全省各级消保委共受理消费者投诉5384件,已解决5198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038.48万元。

直播带货“卖惨” 商品以次充好

“直播带货”作为时下非常火热的一种新兴购物方式,受到不少消费者的青睐,很多商家、个人纷纷通过各大网上直播平台带货销售商品。但同时,直播中商家“刷单炒信”、售后服务保障不力,网络主播欺骗误导消费者、价格欺诈等问题一直比较突出。

去年底,消费者陈某向消保委投诉称,其在某平台购买珍珠,该直播团队为了卖出货物,在直播间演出了一场“中年妇女得了癌症,求主播帮助卖珍珠”的剧情。由于故事情节很曲折感人,陈某大受感动,就购买了珍珠,但戴了几个月,发现商家珍珠以次充好,涉嫌诱导消费,要求退货退款。后经工作人员协商调解,最终商家同意退还消费者的货款。

消保委提醒:尽量在官方旗舰店或是在信用度高口碑好的直播间购买商品;保存相关购物记录(例如该产品直播时的广告宣传及时截屏、支付凭证等);商品质量不合格、与广告宣传不符等问题,应及时与商家沟通,协商不成,可以申请平台介入。同时也可以向消保委或市场监管部门进行投诉,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买两件送一件

社交电商成投诉热点

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各种网络销售不仅仅存在于淘宝、京东等购物平台,各种社交媒体也与传统电商相融合,催生了“电商+社交媒体”的新兴商业模式。目前,消费者在社交电商领域内的投诉也成为投诉热点之一。

今年3月,消费者曾某向消保委投诉称,其通过微信某品牌小程序下单两件护理用品,由附近的该品牌店铺送货,但到货时却只有一件,曾某要求商家补发一件未果。后经调解,商家为消费者进行退款。

消保委提醒:购物时要擦亮双眼、保持理性,避免被品牌、网红商家虚假广告、打折低价诱惑,同时要注意个人信息的保护,防范因个人信息泄露带来的风险。合肥报业全媒体记者 王伟

新闻推荐

常州:沿江“生产锈带”变“生态秀带”

站在江苏常州滨江经济开发区新材料产业园龙江北排涝泵站附近的江堤上向南望去,绿草茵茵,鸟鸣啾啾,而这片1500多亩绿地的前身...

安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徽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