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 今日安徽> 正文

父亲的打墙盖屋情结

临沂日报 2022-04-11 15:28 大字

父亲是一个普通的农民,农民最看重盖房子,老家习惯把盖房子叫做打墙盖屋,而在父亲心里这种情愫尤甚。

东汉班固在《汉书·货殖传序》中记载:“各安其居而乐其业,甘其食而美其服。”现在来讲,即国泰民安,丰衣足食,而安居是首位的。“天下大同”是历代王朝的追求,士大夫也有一种特有的情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宋代赵蕃的《田家记事八首其四》更是描绘了一幅“波静童闲笛,舟横翁卖鱼。村村皆乐业,处处尽安居”的美景。

建筑又被称为凝固的艺术。遍览古今中外建筑,可谓各具特色,古罗马的斗兽场、古埃及的金字塔令人惊叹,哥特式城堡等欧洲建筑则直接形成了欧式风格;故宫作为中国皇家建筑举世闻名,而我国南方的园林建筑则清新通透秀美无比。民国时期,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林徽因夫妇对我国的2700多处各式建筑予以系统性考察和研究,中国的建筑艺术之美誉满天下。由此看来,盖个好房子,既是一种文化传统,更是一种寄托。

每到春天,农村就开始忙着打墙盖屋,据说天气晴好是主要原因。从记事起,我就跟着父亲给乡邻帮忙,从划线开始,主家在冬天就筹备好了石料木料和沙土,有的是新盖房子,大多数人家是拆了原来的老屋,垒墙的、做木匠活的、打小工的,分工明确,等到上梁大吉时,都要放两支鞭炮以示庆祝。每到此时,父亲总是摸着我的头说,长大了盖新房娶媳妇,懵懂的我直点头。

盖新房娶媳妇是中国人祖祖辈辈的传统,也一度是一代又一代人的压力。曾经一段时间,我到安徽旅游,当地导游介绍,这里的男人外出经商或出仕成功后,回家的首要之事就是建造庭院,雕梁画栋,特别讲究,以至于留下的砖雕木雕,成了如今的旅游或网红打卡地。以前,媒人到村里说媒,必须看男方家是否有新房或能否有盖新房的能力,否则就大打折扣。

在打墙盖屋方面,父亲历经苦难深有体会。父亲曾不止一次地讲,人生在世,是一辈辈往下传的。俗话说:“没好鞋,穷半截。”在村里,没有好房子住,自然就比别人矮半头。父亲出生于上世纪30年代,他结婚分家时,因为贫穷和兄弟多,只得到祖上传下的一座老宅的东屋。父亲没有怨天尤人,而是利用冬天农闲时间,起早贪黑地去村北的石塘起石头,又一块块地推回家,手磨破了,腿累肿了,都全然不顾,第二年盖起了两间南北向的堂屋,那凝聚着父母汗水的每块石头都成为他们的骄傲。

为家里的男孩早谋划早盖房子,对广大农村老百姓而言是天经地义的一大传统,但那年我都上高中了,家里也没有为我造新房的计划,村里人都劝父亲抓紧动手建,父亲却不为所动,竟然在村里夸下海口:看着孩子有出息,以后保准在城里住楼房。为此很多乡邻笑话他,但他执意不改。改革开放之初,家里虽然有了承包地,但我们家的劳动力最少。那年姐姐高中复读时,父亲压力最大,别人劝他干脆把孩子拉下来干农活,他却直摇头。清楚地记得他大早起来,迎着风雪,用自行车带着姐姐赶去20多里路外的学校,回来又骑车给我送住校一周的饭。听母亲说,有一次最困难时,父亲为了孩子的学费,去村里信贷员那里申请贷款30元,信贷员对父亲说,孩子上完学不还是得回家干庄户吗。但当时父母就一个心愿,只要孩子愿意上学,就是砸锅卖铁也让上。就是在这种积极向上的背景下,我们姐弟三个相互鼓励先后考上了大学。

弟弟考上大学的时候,父亲高兴得有些“放肆”,常对别人说,两个儿子都不用在老家盖屋了,都得住城里了。他整天乐呵呵的,除了种好自家的承包地,还乐此不疲地到河滩里开荒,一下子就开了10多亩。他喂的母牛也很争气,连下了几头小牛,父亲很兴奋,总觉得浑身有使不完的劲。除了种好承包地,父亲还想着法子做起小买卖。为了能让每斤地瓜干多卖两分钱,父亲于凌晨三四点钟骑行80多公里去临沂卖,回来时为避免空车,再捎上100多斤芹菜到集市上贩卖,又赚几分钱的差价,但就是这段时间的过分劳累和不规律的生活,为父亲后来患病留下了诱因。

不用操心孩子在村里盖房子后,父亲有了翻盖老家房子的想法。60岁那年,父亲得了动脉硬化症,打了十多天的针感觉舒服后,他坚持到地里劳动,以后又毫无征兆地摔倒在地上,手脚也不听使唤,即便如此,他每次仍都咬牙坚持,还一个劲地说自己不争气,等到间歇性发作过后,又拖拉着不得劲儿的腿忙着牵牛犁地。听母亲说,我在上大学的时候,父亲开始准备翻盖老房子的木料。有一次,父亲看着我说,以后我不能劳动了咋办?我当时心里一阵酸楚,随后宽慰他说,不怕,还有我们,他才略微舒展开眉头……

父亲的晚年是幸福的,我们把父母接到城里住进了楼房,但随着父亲的年龄越来越大,他想翻盖老房子的心愿更加强烈了。在我上班后的一段时间,他老是给我讲村里谁谁又翻盖了老屋,回想起来,那是有着特殊意义和有所指的。我们姐弟几个商量了一下,那年冬天专门找人从淄博运来当时最好的琉璃瓦,当大卡车开进村里时,他眼里放光,高兴得直往司机手里塞鸡蛋。父亲还提前请来木匠拾掇好了木料,来年一开春,便在原址上把原来的两间房子翻新成三间,房子的高度宽度都有了变化,还有了三室一厅的设计,建起新房那天,他兴奋得像个孩子。

父亲的打墙盖屋情结也是中国广大农村老百姓善良勤劳、坚毅前行心态的集中体现。父亲不善表达,但他坚守传统文化的真谛,实践着“吃亏是福,别人好自己才会更好”的古训,认真对待邻居和需要帮助的人。去年父亲去世的当天,我们从医院接他回到了老家的小院。为他守灵时,想起他一生勤劳善良、吃苦能干,倾心眷顾家庭,着力培养儿女的经历和钟爱打墙盖屋的情节,不禁唏嘘感叹。虽然父亲没有给我们留下多少物质财产,但他的为人处世却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父亲永远是平凡而又伟大的。

新闻推荐

惊艳冬奥:显示盛宴中的蚌埠贡献

图为安徽机电技师学院的师生在开展教学实操。蚌报融媒体记者郝玉琳通讯员鲍帅文/图4月8日,北京冬...

安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