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5年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 安徽印发“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2月28日,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安徽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进行政策解读。记者获悉,到2025年,逐步形成“绿色、共享、高效、低耗”的生产生活方式。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全省细颗粒物(PM2.5)浓度总体达标,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优良天数比率进一步提升;水环境质量全面改善,水生态功能初步恢复,基本消除劣V类断面和城市黑臭水体。◢
【空气质量】 2025年,地级及以上城市优良天比率达83.3%
安徽省将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梯次推进城市空气环境质量改善。
在推进城市空气环境质量改善方面,根据安徽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主要指标,2020年,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PM2.5)浓度为39微克/立方米,2025年目标为35微克/立方米;2020年,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比率为82.9%,到2025年,将提升至83.3%。
为稳步提升水生态环境,到2025年,设区市实现市级地表水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全覆盖,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稳步提升。基本消除县级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
【绿色发展】
2023年底前,设区城市新能源公交车占比达80%以上
安徽省将推动能源结构优化,严格控制能耗强度,有效控制能源消费增量,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到2025年,完成国家对全省煤炭消费总量控制要求。加快各级开发区实施集中供热和清洁能源替代。到2025年,全省天然气消费量力争达到120亿立方米左右,全省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比重提高至40%。
推广新能源物流配送车辆,建设城市绿色物流体系。科学有序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加快提高公共车辆中新能源汽车占比,所有设区城市在2023年底前新能源公交车占比达80%以上。
【面源治理】
到2025年,全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5%以上
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关系到米袋子、菜篮子、水缸子安全。规划提出,要推进农村环境整治。以县域为单元,加快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统一规划、建设、运行和管理。到2025年,全省乡镇政府驻地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收集覆盖率达75%,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30%,完成国家下达的农村黑臭水体治理任务,基本消除较大面积的农村黑臭水体。
同时要强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到2025年,实现主要农作物化肥农药使用量负增长,化肥、农药利用率均达到43%以上,所有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装备全配套,畜禽养殖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5%。提升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到2025年,全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农膜回收率提高到85%。
【巢湖治理】
打造大湖治理的典型范例、城湖共生的示范工程
“巢湖是安徽人民的宝贝,是合肥最美丽动人的地方”。在“十四五”期间,巢湖治理也被提上重要日程,安徽省将积极推进新一轮巢湖综合治理。
根据规划,安徽省将积极推动环巢湖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深入推进碧水、安澜、生态修复、绿色发展、富民共享“五大工程”,加快实施“十百千万”行动计划。积极探索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路径,贯通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努力把巢湖打造成为大湖治理的典型范例、城湖共生的示范工程。进一步提升环巢湖区域水生态环境质量,深化“数字巢湖”建设,完善蓝藻水华预警、应急打捞工作机制。
【长江保护】
“一口一策”,排查整治长江全流域入河排污口
“十四五”期间,为长江早日重现“一江碧水向东流”的胜景,安徽将实施一系列举措。
记者获悉,安徽省将系统推进长江污染治理。开展新一轮“三大一强”专项攻坚行动,持续开展“绿盾”专项行动,持续抓好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继续拍摄长江经济带(安徽)生态环境问题警示片。扎实开展长江全流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一口一策”分类推进实施。
推进长江生态保护与修复。加强扬子鳄、江豚等珍稀濒危物种保护,全面落实长江“十年禁渔”,打好禁捕退捕持久战。同时,促进皖江城市带率先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以沿江主要城市为节点,构建沿江绿色发展轴。
合肥报业全媒体记者 庄文倩
新闻推荐
推进新一轮巢湖综合治理打造大湖治理示范工程 《安徽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政策解读新闻发布会召开
2月28日,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安徽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进行政策解读。记者获悉,到2025年,逐步形成“绿...
安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