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也要为教师减负
“双减”事关中小学生健康成长,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去年,全省各地党委政府及教育等部门纷纷实施相关举措,减轻校内作业负担、治理校外培训机构,成效较为明显。 在今年的省两会上,“双减”依然是大家关注的焦点话题。
从省级层面及时开展教师编制的动态核编
民革安徽省委认为,目前,课后服务全面均衡难。部分学校受场地等条件限制,暂无法满足部分学生的多样化需求。一些学校普惠托管人员较为充足,但个性化课程方面,仍需补充师资。目前三点半课后服务完全由学校承担,教师劳动时间过长,体力透支严重。
受限于编制核准问题,学校普遍存在缺乏教师情况,多采用校聘教师来缓解压力,但其稳定性和专业性不强。部分教师对激励学习动机、优化学习方法的教育方式仍需一定的适应过程。与教育先发地区相比,安徽省教育在教学资源、教育理念等方面还有不小差距,课堂教学质量、作业管理水平仍需提质增效。
为此,民革安徽省委建议,财政部门应加大财政支持保障力度,加大经费投入;学校对个性化课程及寒暑期托管费用进行核算,合理收取费用分担成本。人社部门要做好教师绩效工资核定,指导学校对参与课后服务教师的工作量在职称评聘、评先评优、绩效总量中给予认定。教育部门指导修订完善课后服务细则,创新形式,协调引进博物馆、红色场馆、科技馆、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社区活动中心等校外资源参与到课后服务工作中,并予以补助,充分发挥社会资源育人的价值功用。政府组织并成立规范的课后服务相关机构,解决长假期学生托管工作,与学校共同为学生家庭解决后顾之忧。
同时,从省级层面及时开展教师编制的动态核编,根据人口基数、增长率、教育需求等进行适当调整,补足师资。
推行教师“弹性上下班”制 保障教师必要休息时间
民建安徽省委也认为,学校课后服务工作还需完善。安徽省从去年开始全面推行课后服务工作,得到了广大家长的欢迎和认可,有效减轻了家长的负担。但实际工作中,一些基层老师反映,课后服务规定每天至少2小时,每天都要开展课后服务,老师从早上7点出门,中午有时候在校值班,晚上要7点左右到家,家里照顾不了,教师负担有所加重。一些家长反映,原本孩子下午5点左右放学,现在6点左右放学,回家后还有作业,学生作业负担也有所加重。另外还有一些家长反映,课后服务只是安排孩子写作业,满足不了孩子学有余力想拓展或开展其他兴趣爱好的需求。
民建安徽省委建议:要做强做优学校主阵地,持续提升教育服务质量,让学生在校内“吃饱吃好”。进一步完善课后服务工作,根据实际情况安排课后服务时间和内容。将教师参与课后服务和职称评定、绩效工资挂钩,激励教师主动参与,推行教师“弹性上下班”制,保障教师必要的休息时间。加快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加快实现优质均衡发展,进一步缩小义务教育城乡、校际差距,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从根本上消除校外培训需求。
让家庭教育尽快成为校园外教育的第二阵地
今年省两会上,省台盟的委员们集体提交了《关于“双减”带来的现象及思考》的提案。提案中指出,要让家庭教育尽快成为校园外教育的第二阵地。“‘双减’政策下,家庭教育至关重要,家庭教育的关键是培养孩子学习的本质。希望可以组织家长定期参加线上或者线下此类的培训,学校也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加大家长和学校间的互动。”王宇靖委员说。
“家庭是学生的‘第一课堂’,家长是孩子‘第一老师’,双减最不能减的是家长的责任。”在省政协委员苏文芳看来,落实“双减”,给学生减负,必须从源头上抓起。“但目前社会还存在考试至上、分数至上的现象。”苏文芳建议,家长首先要关注孩子自主发展,关注亲子陪伴,关注孩子身心健康,“要树立为国教子,孩子为国求学的志向,培养孩子自己独立思考、自主尝试的作为能力。这比成绩来得更为重要。”苏文芳还建议,家长要努力激发孩子爱学习的内生动力,让充沛的求知欲、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提升孩子在校的学习效率。
省政协委员张国芳也建议,教育“双减”从省级层应制定操作规范,建立学校与家长共同关心孩子身心健康的机制,限制家长拔苗助长、乱报课外校外培训班的行为。
新闻推荐
全市620个困难家庭将收到“新春大礼包”本报消息记者杨正文通讯员林梦媛报道为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帮...
安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