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 今日安徽> 正文

禁渔不忘 江南韵

江淮晨报 2022-01-19 00:47 大字

◤江南之地,鱼米之乡。

渔业是人类最早的生活和生产方式之一。作为渔业大国,中国的渔文化历史悠久,蕴涵丰富。唐中叶以来,江南日渐成为重要的财赋之地,这一区域的渔文化也随之繁荣、丰富。

去年1月1日起,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开始实行“十年禁渔”。这也意味着,“一叶扁舟”“渔舟唱晚”等长江劳作场景也随之消失,绵延数千年的长江渔文化面临断代失传的危险。

“水里的鱼和岸上的人,靠的正是渔文化这条纽带来连接。”上海海洋大学原校长潘迎捷教授表示,“对渔文化的保护,也是长江大保护的重要组成之一。”记者获悉,长江下游重点地区渔文化资源普查工作已经启动。◢

上海简称来自渔具

“大家知道‘沪’的来历吗?”课堂上,上海海洋大学教授宁波发问。

“‘沪’不就是上海的简称!”大学生们笑着回答,似是胸有成竹。

“看上去和上海今日的都市景观全然不相干,但‘沪’是一种古老的渔具,其雏形甚至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宁波放出图片,台下学子露出吃惊的表情。

“我们的先民十分聪明。他们在沿海沿江之滨,插竹或堆石为坝,利用潮差来截获鱼虾,用竹者就称为竹沪,用石者称为石沪。”宁波向记者解释。南朝顾野王《舆地志》对这种工具作了细致描述:“插竹列海中,以绳编之,向岸张两翼,潮上而没,潮落而出,鱼蟹随潮碍竹不得去,名之曰扈。”因在河流中使用,“扈”后来被加上三点水,即简化字“沪”的繁体。

宁波补充道,“沪”最早见之于地名,就要追溯至东晋时了。那时吴淞江直通大海,沿岸居民在海滩上置竹,以绳相编,根部插进泥滩中,浩荡的竹墙向吴淞江两岸张开两翼,迎接着随潮而至的鱼虾蟹。而那呈喇叭形的河口又唤作“渎”,故吴淞江一带被称作“沪渎”。

“那会儿,渔民使用的渔具虽多,但最常见的还是‘沪’,后来被改称‘簖’。”宁波解释,这是因为人们此时已习惯将“沪”用于江名,为了避免概念混淆,遂另造“簖”字来称呼这种渔具。由于“簖”制作简单,使用方便,收获颇丰,在吴淞江沿岸乃至江南都长期被作为传统渔具之一,而历史悠久的“沪”,也被作为地名沿用下来。

秋风起时,上海老饕们都钟情大闸蟹。叫着顺口,可这么叫有何讲究,你是否想过。“唤‘闸’,一种说法是与捕蟹方式有关——竹簖就是‘闸’,在簖上捉到的蟹被称为闸蟹。”宁波说,“还有一种说法,所谓‘大闸蟹’,有可能是从‘大煠蟹’演变而来。”

原来,“煠”指的是将食物置于水中,先猛火煮沸再慢火煮熟的一种方法。在古音中,“煠”与“闸”的发音非常相近。相传清朝时,就有专门的卖蟹人挑着担子,走街串巷,大声叫卖煠蟹。大家也渐渐熟悉了这个名称,而之后在人们的口口相传中,“大煠蟹”的发音发生了改变,就成了今天上海人口中的“大闸蟹”了。

“上海还有很多珍贵的渔文化资源。比如金山嘴渔村,是上海有名的渔港,历史上海洋渔业十分兴旺。”宁波说。

长三角渔家趣事多

“上海海洋大学与浙江省青田县的全面战略合作关系已经快五年了。”该校教授刘其根说,“双方在青田田鱼的种质资源保护、优良品系选育、规模化繁育养殖、人才培养等方面都有合作。”

青田田鱼,有什么来头?刘其根介绍,青田稻田养鱼已有1300多年历史,青田先民依托“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地貌特点,因地制宜开垦梯田发展农业,既种稻又养鱼,创造了“稻鱼共生系统”。在这一系统中,水稻为田鱼提供庇荫和有机食物,田鱼则发挥防虫除草、松土增肥等功能,形成了有机生态循环,使系统内不需要使用化肥农药也能保持稳定高效生产,达到“一水两用、一田两用、稻鱼双收”的生产效果。“‘青田稻鱼共生系统’还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首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呢!”他说。

“长三角地区有很多有意思的渔文化,一一列举的话,几天几夜都说不完。”宁波教授笑着说。光说渔业生产的主要工具渔船,就孕育了不少渔文化——在江苏启东,渔民钉新船时,要由匠人将一枚“子孙钱”嵌入船头向后的中缝内,并说“合子”讨口彩,盼着“顺风顺水”;在浙江台州,开工造船大多选涨潮时辰,以讨“财似潮涌”的吉利。

“淀山湖一带的渔民捕鱼和吃鱼则颇为讲究顺时而为:正月塘鳢鱼、二月鳜鱼、三月甲鱼、四月鲥鱼、五月白鱼、六月鳊鱼、七月鳗鱼、八月鲃鱼、九月鲫鱼、十月草鱼、十一月鲢鱼、十二月则是青鱼。”宁波介绍,“在捕捞时节,淀山湖渔民常用牵网、丝网、裹网等渔具捕鱼。”

宁波还特别提到了太湖流域的渔家婚俗。“在南太湖的长兴、湖州地区,渔家正式定亲后,毛脚女婿逢年过节必手提一对贴上红纸的鲤鱼,上门看望未来的岳父母,同时在婚后仍要连续三年以鱼为礼孝敬丈人丈母。”

“今晚鱼儿巧梳妆,做一个神女去会襄王。”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江南最具代表性戏曲剧种之一的越剧,也有不少对渔文化的表现——在代表性剧目《追鱼》中,一代代王派花旦演绎着多情的鲤鱼精爱上人间落魄书生的动人故事。

禁渔更要护渔文化

“从传统渔村的环境,到渔歌、渔风、渔俗;从渔船、渔具、鱼鹰捕鱼等捕捞方式到连家船渔民的生产生活,从祖祖辈辈的渔业记忆到渔民对长江‘人水合一’的质朴情感,这些都是渔文化的重要印记和丰富遗产,应得到及时和有针对性的保护。”潘迎捷说。

中华文明很早就有“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的认识;而大禹颁布的“夏三月,川泽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禁令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渔业保护法令。在潘迎捷看来,长江禁渔不仅是为了修补长江生态,也是在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

然而,一个不可忽视的现状是,长江“十年禁渔”后,渔船收缴拆解,渔具统一销毁,长江渔文化的主体——渔民洗脚上岸,长江渔文化元素正在消失。“要知道,很多地方熟悉渔业生产、留存渔家生活记忆、传承渔文化技艺活动的基本上是上了年纪的渔民,这群人在‘十年禁渔’的过程中转产和老去。”潘迎捷告诉记者,“如果不马上行动,有关长江渔业历史的记忆很有可能在十年内逐渐消逝,母亲河也会因此少了一道宝贵的人文风景。”

宁波也很认同潘迎捷的观点,“事实上,长江渔文化亦可助力渔业转型升级,发挥休闲娱乐功能。”

记者获悉,安徽芜湖已启动建设中国(芜湖)长江渔文化博物馆(暂定名),主展馆面积35000平方米,馆藏数量超过1万件,常设“中国渔业史与渔文化历史陈列”“长江流域渔民与渔村文化陈列”“长江流域传统渔船、渔具与渔法展”“长江水生生物与渔业资源展”和“长江十年禁渔与生态文明展”五个展区,而宁波团队也承接了“中国渔业史与渔文化历史陈列”板块的相关展陈收集工作。宁波表示,团队今后会深入民间,对渔村建筑景观、渔船渔具渔法、渔家生活用品、风俗禁忌、历史神话传说等进行挖掘、收集和整理。

“当下各种各样的博物馆都有,唯独没有专门的渔文化博物馆,这是很遗憾的事。”潘迎捷说,期待博物馆建成后,能吸引更多年轻人、学生来上一堂文化课、生物课。

据《新民晚报》

新闻推荐

说报告 谈感想 出点子 谋发展 四位省人大代表亮相“直通两会”第二场活动

1月17日上午,安徽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开幕会后,翟俊、孙明霞、赵静茹、高立新4位省人大代表走上安徽大剧院内搭建的“直通...

安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