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 今日安徽> 正文

张崇岫:长津湖战役的记录者

新安晚报 2021-12-22 09:55 大字

今年国庆黄金周,战争影片《长津湖》热映,这一场热血寒战令无数国人动容落泪。真实的长津湖战役比电影更加荡气回肠,整个战役历时28天,被公认是人类战争史上最残酷的会战之一。合肥92岁老人张崇岫,正是长津湖战役的亲历者,他手中的相机,曾近距离地记录下了无数个长津湖战役的真实场景。

新闻回顾“零距离”直击长津湖战役

今年10月,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率先刊发了张崇岫老人的英勇事迹。那是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刚刚打响。张崇岫就接受安排,奔赴朝鲜战场。那一次,他是作为一名摄影记者入朝。

张崇岫介绍,当时一共有100来名摄影记者前往朝鲜,其中,大部分是从照相馆招募来的摄影师。他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九兵团政治部宣传部摄影组长,带了20来个记者跟团拍摄。

长津湖战役历时28天,从1950年11月27日至12月24日,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与美军第10军在朝鲜长津湖地区进行了殊死较量,并最终收复了三八线以北的东部广大地区,扭转了战场态势,书写了雄壮史诗。张崇岫正是经历了这段真实的历史,并用相机拍下了上千张抗美援朝战地照片。

人物回访捐赠出80件战地摄影作品

12月8日,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再次来到张崇岫老人家中看望老人,老人的桌上摆放着几份近日的报纸。

今年10月,张崇岫老人用镜头直击长津湖战役的故事被知晓后,引发了全国关注,近两个月来,很多媒体接踵而至,多的时候,同时面对几家媒体采访,张崇岫老人那段峥嵘岁月,通过文字、照片、视频、声音等多种形式传播出来。

而在近日,张崇岫也做了一个特殊的决定:捐出自己的战地摄影作品给安徽档案馆。11月26日,张崇岫老人亲临安徽省档案馆新馆,将珍藏的80件摄影作品捐出,同时为“抗美援朝纪实”展览揭幕。“这些作品都是属于国家的,不是我个人的,捐给档案馆能够更好地流传,也是它们最好的归宿。”张崇岫老人说。

在回访中,老人还分享了他的那首著名的打油诗完整版,“大战长津湖,人墙堵战火,激战九昼夜,美走滑铁卢。将军一声呼,战士忘了苦,一人一土豆,追到海尽头。”这首诗,道出了长津湖战斗中志愿军的艰苦。

张崇岫表示,这首诗他给拟了一个标题为《中美大战长津湖》,后半段是在朝鲜境内写下的,而前半段是在回国后,他的两幅摄影作品登上中国第一套志愿军邮票时,他回首那段战争经历,有感而发。

张崇岫还向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回顾了一个镜头:长津湖战役是在冬天,无数牺牲的将士倒在冰天雪地中,一场大雪下来,尸首就被掩埋住了,但当时也无暇顾及,次年春天,才有后勤部队去清理遗体埋葬。“墓碑就是一块木头做的小牌子,能辨认出姓名的都给标上,但是大多数人都是一个名字‘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满山都是这样的小牌子。”

张崇岫说,自己看到这场景后,心中感到十分悲壮,也用手中的相机拍下了这个镜头,但当时未能发表。

说着,张崇岫又给记者掏出了一本细心收藏着的“宝贝”,是当年抗美援朝时,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在朝鲜境内发行的画册,里面记录了当时更多的战争场景、人物、故事等。

除了摄影,张崇岫还创作了很多剧本、小说等。像电影文学剧本《流星》《高敬亭》《长津湖史诗》,长篇小说《英雄CHINA丁》、历史图景《中美大战长津湖》等。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见习记者郑玲记者朱庆玲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安徽打造农村金融“产品工厂” 支农支小服务乡村振兴

安徽打造农村金融“产品工厂”支农支小服务乡村振兴新华社电记者从17日召开的安徽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安徽打造农村金...

安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徽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