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执行副主编赵宏兴做客徽派分享创作心得 文学让人对生活保持温度
12月2日下午,《清明》执行副主编、一级作家赵宏兴,做客由古井贡酒年份原浆古20冠名的大皖徽派栏目,通过徽派直播分享一位文学期刊主持人眼里的文学与创作。从著名文学期刊《清明》,到当下文学现场,从文学新人培养,到个人文学创作,赵宏兴直言,虽然艰难,但是能看到年轻人的无限可能性,能看到纯文学的无限可能性,看到某些坚守的价值,和这种坚守带给自己带给生活带给社会的温度,自己的一切付出也是值得的。
杂志竞争力:作品和新人
徽派:作为主持《清明》工作的副主编和作为一名作家,哪个身份对您来说更具有挑战性?
赵宏兴:执行副主编的岗位对我挑战比较大,《清明》是全国名刊,创刊四十多年来,获得了很多重要的荣誉和奖项,在期刊界和读者的心目中,都具有重要的地位。
徽派:在您看来,《清明》杂志最核心的竞争力在哪?
赵宏兴:作为文学刊物,它的核心竞争力首先便是作品,作品必须要优秀;几年来,我们发表了蒋子龙、张炜、叶兆言、刘醒龙、梁鸿、邱华栋、徐则臣等著名作家的作品。作品年转载率最高时达到45篇次,并获得中国小说排行榜、《小说选刊》年度大奖等,这都是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其次,是对文学新人的培养和扶持。《清明》创刊43年来培养了一大批文学新人,他们从《清明》跃上了文坛,成为著名作家,譬如石楠老师,她称《清明》是“母刊”,譬如蒋韵老师,他的第一篇作品是在《清明》发表的,她参加的第一个笔会是《清明》举办的。进入新时期,我们加大了对文学新人的培养,今年,我们在杂志上开设《90后》《新皖军》的专栏,目的就是培养安徽的文学新人。
徽派:编辑选稿的眼光很重要,什么样的作品才能打动你?
赵宏兴:《清明》主要是以中短篇小说为主,有散文和诗歌栏目。一篇好的小说,必须从多层次考虑,如主题、人物、情节等等,各个方面都要能体现出来文学水准。当然作为小说,最能打动人的还是人物,人物塑造成功了,一篇小说就基本成功了。
文学刊物要有责任和担当
徽派:无论从创作者角度还是从主编角度,您都很看重文字背后作者的思想性,你是如何体会的?
赵宏兴:思想性是决定一个作家创作能力的重要因素,从实践来看,生活经验是有限的,但思想性是无限的,思想性决定一个作家能走多远,是一个作家区别于另一个作家的独特性。
徽派:现在年轻人容易陷入失语的状态,使得创作和流失都很大。
赵宏兴:文学生活不是每个人都需要的,但有一部人是必须的,这就使得文学越来越小众化,不像上世纪80年代,八小时以外大家都找本书来看。我有一个比喻,如何做一个智能的人,这就要阅读。过去说做一个智慧的人,智慧似乎离我们很远,看不见摸不着。现在有了智能手机,我们说要做一个智能的人,大家就有体验了,做一个智能的人,即专业+,就是要通过大量学习和阅读。
徽派:最近听说长三角办刊人本打算聚一聚的,你们一般会探讨一些什么样的话题?
赵宏兴:我们研究得比较多的就是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刊物如何贴近人民,贴近时代,如何用文学作品反映我们这个时代的心声。文学刊物要有责任和担当,不能脱离时代,要多出精品力作,多刊登一些带给人们美好希望的好作品。
作为一个期刊的负责人,我们必须要有精准的视角切入文学现场,呈现文学现场,而不是后知后觉者。一个时代的文学现象或者名家都要能够在自己主办的刊物上留下烙印,而不是遗漏。让自己的刊物能够为中国文学史贡献几行文字,我便觉得足矣。
创作要耐住寂寞不断磨练
徽派:小说是遗憾的艺术,你对青年人的写作有何建议?
赵宏兴:每一个成功的作家,都写过大量废稿,这有许多的例证。一个著名作家说过,一个作家的成长,最起码要有写二三十万字的废稿。一篇稿子被否定了,不一定是对自己创作能力的否定,创作要有磨练的过程,譬如《红楼梦》,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磨练的过程是痛苦的,似乎一片黑暗,很多人都会半途退场了,但成功者往往是那些坚持下来的人。
徽派:就是耐得住寂寞,甘坐冷板凳。
赵宏兴:对。文学在外观是孤寂的,但最能丰富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我们曾遇到过一个业余作者,她喜欢读书和写作,但是社交不行,后来她的创作成功了,大家才发现,过去觉得她不好相处,是因为她的内心世界和自己不一样。而文学最适合个性的表达和追求。
徽派:如果让你重新选择,你还会选择文学吗?
赵宏兴:我为文学付出了很多,但是文学也滋养了我,使我的人生走出了不一样的境界。如果让我重新选择的话,我还是选择文学,文学符合我的性情。做文学使我对生活保持一定的温度,而不是冷漠,做文学就是在做“社会关系的总和”,因为文学就是人学。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蒋楠楠/文薛重廉/图
新闻推荐
本报讯12月4日~5日,由安徽省体育局、安徽省教育厅主办,安徽省社会体育指导中心、合肥市体育局、安徽省轮滑运动协会承...
安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