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 今日安徽> 正文

清华贫困生“自白”何以温暖我们的心

青岛早报 2021-11-15 05:43 大字

本报评论员 王学义

“我自己也想像他们一样,照亮哪怕其他一个人也好。 ”近日,一篇清华贫困生的匿名自白在网络流传,受到广泛关注。众多网友表示,文章直抵人心,深受感动。

在热点轮换的当下,“刷屏”已经不再稀奇。然而,清华贫困生发表在“清华树洞”上的自白书,明显属于另一种东西。它柔软、熨帖又充满着蓬勃的生机,在这个冬日分外温暖我们的心。

这篇自白有一种奋斗的精神、真诚的力量,与成长有关。其中,作者讲述了自己刚上大学时每月仅花400元,在火车上坐一宿小马扎回家、在学校吃便宜的饭菜、两年不添置新的衣物、因为没有多余的钱而错过了班级组织的第一次集体活动……后来,他通过做家教等兼职赚钱,改善了自己的生活,也获得了保研资格。读研时,他每学期都会拿出3200元,资助4名家乡希望小学的孩子。这是一个通过个人奋斗改变自己生活,进而帮助更多人的故事,但又不仅限于此。作者叙述的姿态是平和的,既没有渲染苦难,也没有太多自我标榜,只是娓娓道来,讲述自己走过的一段路。这样的姿态拉近了他与读者之间的距离,让人们感觉力量从自己内心生长出来,而非从外部灌输进来。也许“人与人的悲欢并不相通”,但成长是相通的,这是引发共鸣的主要原因。

这篇自白充满了浓郁的感恩之情,有对精致利己主义思想的有力回击。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是读这篇自白时的感受。作者也多次表示自己对助学金的感谢。他每年都要手写两封信,有三五千字,感谢资助他的企业和基金会,同时总结自己过去的一年,列出未来的计划。这是感恩,也是对自我的鞭策,由此激发出更多自强之心。他读研后资助希望小学的孩子,是对感恩之心的践行,是“以善回馈善”。同时,他也对一些乱象含蓄地提出了批评,比如,“一些领国家助学金的同学大手大脚”“一些同学好像并不困难”“许多拿了学校的奖励,可是连写感谢信都不愿意写,觉得很麻烦的同学”。

这篇自白包含了对消费主义的反驳,让我们思索生活的本来意义。作者详细讲述了自己刚上大学时是怎样省钱的,“每天10元的伙食费”,说自己“只吃米饭蔬菜也能长肉”。这虽是低水平生活的表现,但也说明只花很少钱就能过日子的可能性。这并不难理解,但我们往往有意无意间将这种生活方式否定了。当然,贫穷不值得赞美,谁都有追求美好生活的权利,但面对消费主义横行,也应保有一片初心,时常想一想“勤俭”二字的价值。在今天,当我们读这位清华贫困生的自白时,也能看到自己的来时之路,而铭记这一点依旧有重要意义。

这篇自白引发点赞时,也引来了一些质疑声。比如,有网友表示:“根据描述,作者是安徽人,14年考上大学却找不到对应的身份?而且,当时的T35次列车也并不经过安徽。 ”“文中都说高考考到全省前十了,怎么可能奖学金这么低? ”这些关于细节的质疑是正常的。质疑的存在,也是保证真实发帖的重要元素。假如完全失去了真实性,文章的意义也将灰飞烟灭。对此,作者进行了回应,表示自己故意模糊了很多细节,就是希望保持匿名。作者的意图同样可以理解,回应也是一种良性的交流。

“以我来时路,赠你沿途灯。 ”这位清华贫困生用自己的故事点燃了一盏灯,重申 “知识改变命运”,也让人们看到善的光辉。希望在这一事件的传播中,更多的人能得到启迪,收获力量。

新闻推荐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3年来 安徽省16市已与沪苏浙设区市实现医保“一卡通”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3年来安徽省16市已与沪苏浙设区市实现医保“一卡通”本报消息据合肥晚报报道,长三角一体...

安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