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 今日安徽> 正文

年均增长5.99% 长三角一体化有了可量化“标尺”

马鞍山日报 2021-11-10 01:39 大字

年均增长5.99%

长三角一体化有了可量化“标尺”

11月6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指数(2021)(以下简称“指数”)在上海首发。2020年最新一期指数为178.90点,较上年增长1.71%,基期(2010年)以来年均复合增速为5.99%。结果显示,自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三省一市(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各扬所长、协同发力,区域一体化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各项指标全线走高 产融与基建增速领跑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指数由中国经济信息社和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联合研发,首次从区域和城市两个层面系统构建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程数字测度体系。指数一级指标从产业融合、设施联通、生态共保、民生服务、协同开放五个维度,衡量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基本特征。总体来看,长三角地区着力落实新发展理念,以“双循环”新格局为引领,加强协同创新体系构建,产业加速融合、基础设施连接更为紧密、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公共服务日趋均衡,一体化发展成效有目共睹。

从分项指标看,产业融合与设施联通两项指标年均复合增速均超过7%,是带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主引擎”。其中,产业融合分指数年均复合增长7.66%,三省一市不断突破地区行政壁垒,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动力,加强产业协作,整合产业链条,形成了一批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产业集群。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一体化发展的物质基础。2020年,设施联通分指数为200.10点,同比增长5.08%,年均复合增长7.18%。

青山绿水带来民生“红利” 构建更高层次的开放格局

绿色低碳是一体化发展的内在要求。2020年,生态共保分指数为169.85点,同比增长7.58%,年均复合增长5.44%。随着成立绿色低碳发展行动共同体、区域林长合作机制、长江“十年禁渔”行动等创新举措先后实施,美丽宜居的长三角正逐步建成。

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是一体化发展的目标和基石。2020年,民生服务分指数为166.82,同比增长3.43%,年均复合增长5.25%。长三角医疗、教育、养老等民生服务水平稳步提升,公共财政支出逐年增加,公共服务便利共享机制不断完善,带来实打实的民生“获得感”。

区域协同开放是提升一体化发展能级的重要路径。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响,2020年,协同开放分指数为148.45点,同比有所下降,年均复合增长4.03%。通过发挥上海的龙头作用和区域整体合力,依托自贸区建设,长三角区域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稳步提高,投资环境吸引力不断增强。

“七大金刚”带头 “专项”黑马各展所长

城市是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基本地域单元。报告中,长三角一体化城市指数运行结果显示,上海、杭州、南京、苏州、合肥、宁波、无锡得分领先,这七大核心城市在18项分指数中有12项均位于前十名,其中有六项指数包揽前七名,是长三角区域内一体化联系与链接水平最高的“七大金刚”城市。同时,外围城市与核心城市的发展差距不断缩小。

除了“七大金刚”之外,在长三角一体化的引领下,中上游城市各展所长,在不同维度上差异化发力,成为区域中的“专项”黑马。例如金华在城市人口吸引力和区域链接能力上,均排名长三角前十位,甚至超过了部分的核心城市,这既得益于其在互联网时代走出的特色商贸路径,也与其主动谋求区域一体化密切相关。

作为一体化制度的创新试验田,刚过完两周岁“生日”的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对长三角其他城市乃至全国都具有借鉴意义。指数报告在专题分析中指出,在过去的一年里,示范区已推出了41项新的制度创新成果,两区一县(上海青浦、江苏吴江与浙江嘉善)在地区生产总值、人口流入、固定资产投资等主要指标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机构法定、业界共治、市场运作”的新型跨域治理模式为区域建设注入了强大的要素资源和发展动能,“湖长制”等制度成果加快向全国复制推广,示范区呈现出更加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

新华社客户端 邓侃

新闻推荐

加快发展智慧农业 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

2016年农业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互联网+”现代农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提倡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各个环节,推进...

安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徽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