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养鸡效益好 乡村振兴产业旺
正在鸡舍忙碌的孙得强
本报讯“这几天蛋鸡价格每公斤在8元左右,市场行情很不错。”10月20日,在十八里镇何营村一家蛋鸡养殖场,负责人孙得强一边捡鸡蛋,一边高兴地说。
孙得强虽然四十岁刚出头,养鸡却有十多年经验了。孙得强以前在外地跑运输,2005年,刚结婚不久的他,感觉跑运输不稳定,在妻子的劝说下,他卖掉货车,筹措一些资金开始养殖蛋鸡。他投资1万元建了一座养鸡棚,购进了1000只鸡苗开始创业。他一边养殖,一边学习养殖技术。一年下来不仅回了本,还净赚1万多元。
初尝甜头的孙得强继续扩大规模。2008年,他加大投资,扩建了鸡棚,投资15万元,购进了4000只鸡苗。由于遇到了好行情,收益不错。2010年又发展到存栏8000只鸡。看到养鸡有钱赚,他的弟弟、妹妹和邻居也跟着他学养鸡。他毫不保留地把技术传授给他们。在他的带动下,何营村成了“养鸡专业村”,存栏达10万余只,他也成了远近闻名的“土专家”。
2013年,孙得强遭遇了养鸡以来的一次“寒流”。那年安徽省暴发禽流感,养鸡行业一下子遇到了“寒冬”。行业整体亏损严重,那一年他赔了12万元。其他养鸡户也都损失惨重,大部分村民关了养鸡场,外出打工去了。孙得强经历了无数个不眠之夜,他预测养鸡行业不会就此消沉下去,市场一定还会逐渐恢复起来。于是,他决定继续坚持干下去。
经过几年的发展,养鸡行业逐渐稳定起来了,虽然市场起落不定,但疾病防治越来越成熟,风险相对小了许多。
“只要平时按照技术程序做好防疫防病就行了。”谈起养殖经验,孙得强头头是道。他平时爱钻研,经常与同行交流学习,积极参加镇政府组织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外出考察学习,不断提高养殖技术。
站在孙得强的鸡舍里,却闻不到刺鼻的臭味——这得益于新上的一套养鸡设备。由于政府对养殖业的环保要求越来越严格。2018年,孙得强投资30多万元购进了一套养鸡设备。自动上料,粪便落到传输带上自动进集污池。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原来设备比较落后,都是人工挖粪,人工上料,设备跟不上,养殖量也上不去。”孙得强介绍说,现在他们夫妻二人管理着两万只蛋鸡轻轻松松。
乡村振兴,人才先行。近年来,谯城区十八里镇坚持党建引领,把人才工作放在乡村振兴的首要位置。要求各村党组织严格落实“双培双带”工程。对“土专家”“土秀才”等乡土人才进行统计,登记造册。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办法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大力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依托“家庭农场+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开展传帮带,让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掌握一技之长,安心在家乡创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陈光付记者曾莹莹文/图)
新闻推荐
从黄山屯溪国际机场出来,经过迎宾大道,不需要太费力寻找,便能看见一座既有传统徽派园林风格、又有现代多功能综合建筑特点的...
安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