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进骶神经调节新技术 造福排便排尿障碍患者 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众多手术省内领先
患有排尿排便障碍的患者痛苦难言,有的是尿不出来,有的是急迫性尿失禁,还有人大便失禁或大便极其困难,长期受此困扰,患者的生活毫无质量可言。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弋矶山医院)泌尿外科两年前引入目前全国最先进的骶神经调节技术,只需局部麻醉状态下在患者臀部植入一个手表大小的刺激器,来调节膀胱、尿道、结直肠等脏器的功能,从而安全有效地解决排尿排便障碍。
据了解,该院泌尿外科成立于1956年,是全国首批硕士点授予单位,能开展众多高难度及标志性手术。近年来,泌尿外科在安徽省医师协会泌尿外科分会副组委卓栋主任的带领下正驶入“快车道”,大力开展微创技术并积极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推动亚专业发展。
“尿不出”一朝解决 患者送来感谢锦旗
退休在家的老张,有多年的糖尿病及高血压病史,后逐渐出现排尿及排便障碍困扰,不敢出门,甚至有了轻生的念头。“排尿的次数多,每天晚上睡觉要起夜6-7次,基本上一个小时一次,晚上无法睡觉。排大便也十分的痛苦,大便一粒一粒的,像羊屎一样。”老张说。为了治好自己的疾病,他辗转就诊多家医院,花了不少钱,遭了不少罪,但治疗效果不理想。后来,老张来到弋矶山医院泌尿外科,卓栋主任团队在掌握了大量老张的第一手临床资料后,针对他的病情、身体条件及需求,进行了多次的病情评估和讨论,在与老张及家人详细的沟通后,最终决定行骶神经调控术,也就是常说的“膀胱起搏器”治疗。
膀胱起搏器是一个如同手表般大小的小型程控设备,植入在患者的臀部,用它发出的信号来调节控制排尿及排便的神经,使患者能向正常人一样控制排尿及排便。在经过积极术前准备后,在卓栋主任指导下,潘彩明主任医师给老张进行了局麻下的骶神经调控的Ⅰ期手术治疗,术后3天患者出院,并在门诊进行2周的调试,经过调试后,患者的便秘完全缓解,肾功能正常,尿频、尿急的现象也好转明显。不久,老张接受了骶神经调控的Ⅱ期的永久起搏器植入术。
这个五一期间,老张及其家人专门制作了一面锦旗,写着“关爱患者暖人心 医德高尚医术精”两行字,送到弋矶山医院泌尿外科为他手术的潘彩明医生手中。 虽然类似的锦旗,科室的一面墙壁上已挂得满满当当,但这又是一次肯定。面对张先生送来的锦旗,全体医护人员都感到非常欣慰,更加希望能让骶神经调节术造福更多的人。
据科室主任医师潘彩明介绍,该技术适用于顽固性膀胱过度活动症、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无梗阻性尿潴留、大便失禁、间质性膀胱炎、膀胱疼痛综合症等。“该技术是双向调节,尿不出经过调节能够正常尿,而尿过于频繁,也可以调节到正常,大便调节也是如此。”
手术局部麻醉痛苦小效果明显
骶神经调控手术过程是怎样的,全麻还是局麻,术前术后有什么禁忌吗?潘彩明介绍说,这项手术技术成熟,手术时间较短,无需特殊准备。常规采用局麻手术(就是在穿刺及放置骶神经刺激器的部位局部打点麻醉药物),术前及术后均可正常饮食、饮水。对于有高血压及糖尿病的患者,术前及术后需继续控制血压及血糖。
通常情况下,植入骶神经调控器的一期及二期均在局麻下进行,切口小,术后活动也基本不受影响,具有痛苦小,可逆、安全性高的特点。
据了解,1994年及1997年欧洲及美国分别批准骶神经调控术应用于临床用于治疗急迫性尿失禁、治疗尿频-尿急综合症、非梗阻性尿潴留、和排便功能障碍。已经使几十万的患者受益,摆脱排尿、排便的困扰,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骶神经调控术进入中国也已经十余年。CFDA已批准将骶神经调控应用于临床,同时也使成千上万的患者受益,均未见副反应。目前,该技术在我国上海、广州等一线大城市已经运用,弋矶山医院泌尿外科紧跟前沿医学科技,并运用于临床,造福芜湖市及周边地区患者。
如果存在大小便异常障碍的患者,可以每周三下午到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泌尿外科盆底男科亚专业门诊进行咨询。
盆底结石肿瘤等亚专科飞速发展
弋矶山医院泌尿外科历史悠久,人才济济,是我国首批硕士点授予单位,能开展众多高难度及标志性手术,如膀胱癌全膀胱切除+尿流改道、前列腺癌根治、肾实质切开取石、经皮肾镜处理复杂性鹿角型结石、肾肿瘤根治术、前列腺剜除术等。
近年来,科室在带头人卓栋主任带领下不断开拓创新,大力开展微创手术,积极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推动亚专业建设。卓主任拥有中国医师协会男科及性医师分会委员、安徽省医学会男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安徽省医师协会泌尿外科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性学会全国理事等诸多头衔,主要研究方向是膀胱癌、肾癌、前列腺癌等泌尿系肿瘤的精准治疗,复杂泌尿系结石的微创治疗。
科室现有医生24人,其中7人获得正高职称(主任医师),3名副主任医师,6名博士。为了让治疗更精准,科室积极开展了亚专科建设,在盆底、尿控及男科亚专业方向开展了多项新技术。例如前列腺增生的钬激光剜除术、等离子激光术和绿激光气化切割术,都在省内领先。“这些不同的技术,适应不同的患者,我们会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为其使用最适合的治疗手段。”卓主任说。
记者 李贾
新闻推荐
煤制合成气、残渣做燃料…… 这些把煤“吃干榨净”的碳减排技术你见过吗?
新华社记者董瑞丰要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占我国能源消耗大头的煤,面临着大幅削减二氧化碳排放的挑战。“利用新型煤气化...
安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