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一本书
走到古稀,人生自然经历了很多很多。世事沧桑如过眼云烟,能收藏在脑海中为之心动的事情,也就那么几件。最让我感到欣悦的事情是,北京大学出版社为我出版发行了一本书,这是我的第一本书。我的读书寻知,笔耕撰文,总算有了完美的回报,这是我一生最值得记录的事情。
情结
当我们还是孩子时,文化生活远没有现在这样的丰富和多样。乡下小集镇的孩子一年难得看上几次电影,倒是能经常看到县庐剧团演出的古装大戏,“咚咚锵锵”的鼓点声中,只见一个个红白脸人物“咿咿呀呀”的登场。毕竟是娃娃,怎么也弄不明白戏剧的具体故事,但是从大人喜怒哀乐的表情中,早已看出红脸是忠臣,白脸是奸臣。
再稍大些就去听艺人说书,说的是《三国》《说岳全传》等等。与其说是听书,不如说是蹭书,因为兜里没有钱,但逢说书艺人收书场费时,我总是要溜出书场。等到他再开讲时,我又挤在人堆里听,一回一回的听,很少落下。就如同今天看电视连续剧一样,非得要追根究底。听书听长了,一些故事已植根于脑际,什么桃园三结义、千里走单骑、岳母刺字、枪挑小梁王等,他们是我少年时的英雄梦。
读初中时读到了方志敏的 《可爱的中国》,也是从那时起,对方志敏等中国近现代史上的英雄,产生了无比崇敬的情感。最近,我们五十多年前的老同学聚会,很多同学调侃我,说我常在教室里披着衣服,站在凳子上,昂首挺胸地说:“我是方志敏!”我想这可能就是一种英雄主义的情结吧!
少年常做英雄梦,这是我们这代人的情结。可我们出生后,硝烟早已散去,天下归于太平。舍生取义,效命沙场的英雄是做不成了。可是,那种英雄主义的情结自然而然地牵引着你去追寻那个时代,去探究历史的沧桑风云,去寻找一个英雄主义情绪的释放口。
阅读
正是出于对英雄的追慕,到了识文断字的年龄,先是连环画,后是通俗的小册子,以从书中追寻那个时代。开卷有益,一生尽我所能地读了一些书。真正意义上的读书始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那时候相对于“文化大革命”,书籍的出版发行比较开放,很多书籍可以借到也可以买到。
记得我的两个孩子上学时,我将两张桌子并在一起,一盏台灯摆在中间,我们父女各坐一边,孩子复习功课,我则看自己的书。秉烛之明,春诵夏弦。这样一种状态,我至今都在留恋。
说实话,有些古籍读起来还是很吃力,比如《古文观止》。这部清康熙年间选编的文学读本,所收自东周至明代的文章,共222篇,全是文言文,初读有如见到了天书。如同人走崎岖山路,需要借助拐棍一样。《古代汉语常用字典》《辞源》等工具书,就是我阅读中的拐棍。借助它,我一篇一篇的啃。每当啃下一篇,总是特别的有成就感。如果说我有一点基本的古汉语知识,那是完全得益于《古文观止》。
在读了一些颇有代表性的古籍后,我又有意识地扩大了阅读的范围,开始阅读一些代表性的外国文学家的著作。如巴尔扎克、莫泊桑、屠格涅夫、雨果、大小仲马、左拉、劳伦斯、托尔斯泰、萧洛赫夫等等。对中外文学名著休闲似的阅读,既充实了我的生活,也在不经意间丰富了我的知识储备,学习了许许多多写作的技巧。
于是,我萌发了一个念头,尝试着给报刊写一点东西。1985年,我的一篇短文《古城赭圻考》,在省内的一家业务内刊上发表。当看到我码的文字转变为铅字成为供人阅读的文章时,那种酣畅淋漓的愉悦真是难以言表。我由此而树立了写作的自信,开始由休闲性的阅读进入系统性的阅读。我细读了范文澜的《中国通史简编》《中国近代史简编》,细读了周一良的《世界通史》。后来,又细读了费正清的《剑桥中国晚清史》《剑桥中华民国史》《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李泽厚的《中国近代思想史论》《中国现代思想史论》等专著。
撰文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我在安徽的一家杂志发表了一篇关于陈独秀的文章,没曾想湖北和河北的两家期刊给我打来电话,要求再发表此文。当我告知已经发表时,他们并不介意,有意再发表此文,只是征求一下作者的意见,我当然是巴不得了。当时对陈独秀的研究刚刚开禁,发表此类文章较少,我算捡了一回漏,也就是如此机缘巧合地进入了此类写作的圈子。
我的研究和写作的兴趣由此而建立,开始阅读《新青年》那代人的书信、日记、文章和年谱。说实在的,这些文本的内容不是那么的意趣盎然,远非文学作品所能比。要在这些原始文本中爬梳剔抉,取精用弘,且要撰写出真实可信,清新活泼的文字,不专心致至,无刻苦精神,是决然做不到,这是阅读与写作的自觉。
在这个信息如海量的大数据时代,要将这些尘封的信息敷衍成文,且令今天的读者饶有意味地阅读,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的文章开始频频在一些知名的报刊发表,其中的好几篇文章还获了奖,不少文章分别被《新华文摘》(网络版)、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新华月报》《人民日报》(海外版)、《读者》《青年文摘》和香港《文汇报》、美国《侨报》等转载,这些文章的内容多是围绕《新青年》。
不仅如此,我的二十多篇文章也分别被好多家出版社和杂志编辑的丛书收入。他们已经关注我了,有的还劝我索性自己出本书,我何尝不想呢?想是一回事,能不能出可又是另一回事了。囊中羞涩,拿不出出书的费用哇!更重要的是,手中没有人脉资源,就是出了书,如何销售,真的成了一大困扰。我是个怕麻烦的人,想到这里,还是罢罢罢,一老一实,写我的文章,别再胡思乱想了。
出书
大概是本世纪初,个人自费出书似成风尚。出版社为了迎合市场的需求,放开了一些个人图书的出版印刷,出一本书再也没有神秘感了,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所鼓吹的一本书主义,早已俱往矣。只要你攒足了出版费,出版社会书号、审稿、编辑、校对一条龙服务,为你出书,印刷数以三千册为始。由于出版社不负责书籍的销售,这些书只能拉回家,小山似的堆积着,然后再一本一本的送人。
我亲眼所见一位老先生站在街头,每逢熟人便送上一本。如此情景,我看了总觉得作为一个读书人,多少有些掉价,有些寒碜。
当然,出版社根据社会需求和市场预测,会有自己的出版计划。他们会以出版社的名义选择作者出版图书,由出版社购买著作权,购买的基本方式是销售、印数版税和一次性付稿酬等。
我没能力也不愿自费出书,但出书的念头还是深藏于心。因为曾经有过两家出版社和我联系过出书事宜,我对自己还是颇为自信,以为还会有出版社和我洽谈。总算等到了这一天,2013年7月,北京大学出版社编辑和我电话联系,说他在网上看到我的多篇有关新文化运动的文章,出版社有意为我出一本书。我当即告之我的出书态度,他们欣然以销售版税的形式购买了我的著作权,并且预付了部分稿费。
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我将发表的新文化运动的文章,一篇一篇地再次审读、核实、校对、补充,且将这些文章连缀成书。2015年2月,在《新青年》创刊100周年之前,我的书正式出版发行,书名为《新青年 时代巨变中的人与事》。这是我的第一本书,多年的夙愿得以实现,心情特别高兴。
因为是出版社购买的著作权,他们负责书籍出版发行,所以出版社只赠送了10本书,我自己又买了20本,乘着愉悦的心情,一一赠送给相关读书的亲友。
在纸质图书低迷的当下,而我又是个再普通不过的撰稿人,不是网红,更没有粉丝,我的书籍一直在销售中,据出版社反馈的信息,这本书已经销售了好几千本,对此,我已是十分知足了。
张家康
新闻推荐
扶持784个脱贫村 发展“一村一品” 安徽持续推动脱贫地区特色产业发展
本报讯日前,省农业农村厅印发2021年脱贫地区农业特色产业发展要点,提出要继续落实支持政策、加大要素投入,提升特色产业...
安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