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 今日安徽> 正文

自晓昏愚但守勤 荆涛印象

合肥晚报 2021-05-08 00:59 大字

○笨鸟先飞勤能补拙,不只是自谦

○隶书:苏轼赤壁赋 40×180cm 2010年

○甲骨文:仁智各怀审美观 35×135cm 2010年

○篆书联:奚必唯求 23×138cm 2019年

○章草:杜甫春望 68×68cm 2021年

○隶书:积学储宝 138×34cm 2011年

○扇面:葡萄图

○扇面:梅花图 138×23cm 2014年

○扇面:节临孟鼎 55×28cm 2017年

○好习惯,不只是健康的保障

○时光荏苒,岁月多情,一如当年

○家室不大,作品满墙挂

○歌声中,有回忆,更有展望

○不仅看书,而且手抄过好几本书

○庐阳正气,何止在清风阁上

○色正芒寒,不只是包公的威严

1980年,安徽省在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举办“文房四宝”展期间,他因所书隶书巨幅抱柱楹联、横匾,引起启功、沈鹏、李铎、朱乃正以及历史博物馆陈半桥等名家赞叹而名噪京城;同年,他应邀为包公祠题匾两块:“色正芒寒”(包公塑像上方,颜楷)、“庐阳正气”(隶书,此块匾后移至清风阁);1982年,他为重修后的合肥城隍庙题写牌匾“百味园”。他是荆涛,80年代初声名鹊起,成为安徽书坛青年领军人物之一。

荆涛,1942年8月出生于安徽省界首市,高级美术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安徽省书法家协会顾问、安徽省政府业余书画社顾问、安徽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老战士书画艺术专业委员会艺术顾问、第六届安徽省艺术节书法作品展览评审委员会委员、安徽省江淮诗书画研究会顾问,安徽省楹联学会理事。

由于研习汉代简牍、帛书卓然有成,荆涛受到书画艺术大师赖少其先生的厚爱与肯定,与之结下了深厚的翰墨情缘。后应邀为包公墓园、清风阁、逍遥津公园、李鸿章享堂、安大校园等题了匾、联。1985年4月和1993年6月,他作为安徽省首个书法代表团成员先后出访日本、韩国。

荆涛先生书法以隶书见长,书从赵子昂,继之上追晋唐,学二王,效鲁公,临《书谱》,仿怀素,仪张颠,读米芾字,摹王铎书,四体皆能。他的隶书,出入于秦汉碑刻简牍帛书之间,沉活并蓄,静动相生,风格独特,意味隽永。他依古人之法度进行摹拟,师古人而又不拘泥于古人,以自己之性情加以脱化,融会贯通,增损古法,裁成今体,形成自己个性鲜明、古朴典雅,兼具古典美和表现力的书风。质朴厚重、不尚虚华,其隶书浑厚凝重,行草洒脱飘逸,章草和甲骨文亦取得不俗成就。

荆涛传略和作品被收入《中国新文艺大系·1976-1982·书法集》《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中国当代艺术家名人录》《中国美术年鉴》《中国当代文艺家名人录》《中国当代书画家名人大辞典》《中国专家辞典》《当代中国书法艺术大成》《中国名胜诗文墨迹大观》《成语连环八百阵书法大典》《中华百家姓氏始祖碑林精品集》《中华百家姓氏堂号堂联大观宝笈》等,与人合编注有《邓石如书法篆刻全集》(卷二)。作品先后被国内外许多单位、各类博物馆和纪念馆收藏、刻碑。

著名美学家、文艺评论家郭因有评:荆涛忠厚、质朴、踏实,做人讲诚信,不苟且,不敷衍,从不奉承人,也不得罪人,处处直道而行。他做人实实在在,写字也实实在在。虽有藏有露,有方有圆,有凝重有雅逸,但更多的成分是藏,是方,是凝重。他的一些隶书作品,既沉稳又鲜活,静气与生气并存。他的融汉简与帛书于一体的作品,则风格独具,别有一种精彩。

自晓昏愚但守勤。“字如其人”在荆涛身上得到充分体现。他认为,学书功夫在书外。书法是美的创造,是书家内在美的外化。书法可以被不识汉字的人们所欣赏,造型美感的交流跨越了语言文字的隔阂。书法修养必须沉下心来,勤学苦练,既要学习古人,又要走出古人。故此,他倡导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以增识广见。学书要先入碑帖,后要出得来,更要有我在。他说,今后要走的路还很长,相信时间成就美好……

庐州读书人 文/图

新闻推荐

老龄慢病人群有了专属保障

据新华社电记者从我国首家相互保险社——众惠财产相互保险社获悉,该机构近日发布国内首个老龄慢病人群专属普惠保险保障计...

安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徽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