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 今日安徽> 正文

安徽银保监局:在服务长三角一体化中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新安晚报 2021-04-12 09:42 大字

2021年4月8日下午,第269场银行业保险业例行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召开,主题为“金融支持各地经济高质量发展”。安徽银保监局党委书记、局长周家龙参加此次会议并介绍相关情况。周家龙指出,近年来,安徽银行业保险业积极把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机遇,持续聚焦科技创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重点领域,打造金融与实体良性互动、互相促进。周家龙介绍,安徽银保监局主要通过三方面工作引领金融高质量投入,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是积极支持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安徽银保监局紧抓长三角地区产业链嵌入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及时研究安徽银行业保险业支持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33项措施,充分发挥银行和保险两个体系协同优势,重点加大对科技创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支持力度。截至目前,科技型企业贷款1525亿元,2020年新增390亿元,年增长34.37%,高于各项贷款增速18.26个百分点,覆盖科技企业超过1.2万户。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1950亿元,累计投放4753户。制造业贷款5921亿元,2020年新增814.60亿元,超前三年增量之和。

其中,国开行安徽省分行重点支持合肥长鑫存储、京东方10.5代线、商合杭铁路、池黄高铁、引江济淮、芜湖等地污水处理、蚌埠等地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等长三角一体化重大项目。截至2月末,累计向安徽长三角一体化领域发放贷款59.99亿元;农业银行安徽省分行积极赴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集团总部所在地进行对接,与苏州分行联动,通过省行、市行、支行三级协同营销,成功取得银团贷款牵头行和代理行资格,顺利审批贷款60亿元,并牵头推动220亿元银团贷款业务;人保财险安徽省分公司为方便群众办理异地就医报销,2020年7月上线覆盖长三角区域的社会医疗保险理赔异地调查平台,打通了省际社保异地调查的系统壁垒,安徽省参保群众在江浙沪地区住院治疗,可在出院时直接办理医保报销手续,实现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一单式”结算,有效提升了群众满意度。

二是积极增加新兴产业信贷投放总量和占比。安徽银保监局引导银行保险机构紧盯集成电路、新型显示、人工智能等安徽具有一定优势的新兴产业体系,围绕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加大资金投放力度。全省共向6885家供应链核心企业提供周转资金4823.40亿元。科技保险为全省2985家高新技术企业提供风险保障1267亿元,支持666台套重大技术装备、45个批次重点新材料、27项软件产品首次投入运用。

据了解,工商银行安徽省分行通过自建线上平台,引用大数据、区块链和物联网技术,通过数字供应链为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及其上下游10户企业合计授信金额15.7亿元;浙商银行合肥分行运用供应链授信模式,为核心企业京东方的上游企业提供信用免担保的融资服务,同时通过创新运用区块链“分期通”,为京东方上游中小配套商提供分期支付融资租赁本息服务,降低融资成本、缓解资金压力。

三是积极优化科创金融服务机制。安徽银保监局引导银行保险机构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围绕产业链配置资金链,以做强供应链金融为重要抓手,积极对接科技成果产业化转化全过程,引导大中型银行保险集团成员入皖联动。全省累计设立科技支行、特色网点超过30家,累计向584户科技型企业提供82.31亿元外部投贷联动资金。

据悉,农业银行安徽省分行联合农银投资,通过以贷促投为睿力集成电路有限公司提供3亿元股权投资,系农行系统内首笔集成电路产业股权投资;民生银行合肥分行在“世界中医药之都”安徽亳州市发起设立“亳州现代中医药产业基金”,推进“股权+债权”融资,该基金为民生银行系统内的首笔公司制基金,也是安徽省内首支由银行主导设立的产业基金。

奋进“十四五”,开启新征程。安徽银保监局表示,将进一步引导安徽银行业保险业把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特别是安徽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新兴产业聚集地”的金融需求,联动直接融资和产业投资,力争3年内科技创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信贷总量和占比显著提高、结构明显优化,为推动地方经济形成新发展格局作出更大贡献,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金融动能。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李芳玲

新闻推荐

安徽省今年继续实施33项民生工程 与去年相比,退出4项、新增6项、调整实施8项、继续实施19项

安徽省今年继续实施33项民生工程与去年相比,退出4项、新增6项、调整实施8项、继续实施19项本报消息据安徽日报报道,日前,安...

安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徽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