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 今日安徽> 正文

“玉汝于成 潘玉良的艺术人生”开展 多幅珍贵画作首次公开展出

西安晚报 2021-01-17 04:41 大字

《扇舞》《戴花执扇女》《自画像》《花卉》《梳妆女》《窗前女郎》《花卉》《花卉》

文/图成博

潘玉良是20世纪中国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作为旅居法国四十年的“三不”爱国女艺术家,她在中国早期西画运动中被誉为“中国印象派第一人”,还创造了近代中国艺术史上的诸多“第一”。因此被陈独秀赞誉“合东西于一冶”,张大千题跋“为国画正脉”。

近日,“玉汝于成——潘玉良的艺术人生”展览在成都博物馆开展,展出了近百幅被潘玉良苦心留存、辗转运送回国的珍贵画作,其中包括油画、彩墨、白描、素描等多种形式的艺术作品,多幅珍贵典藏系首次公开展出。这些画作不仅体现了上个世纪初以来中西艺术碰撞融合的高峰,也展现了一个女性艺术家挣脱时代局限,用顽强不息的奋斗寻找尊严与价值的历程,通过不懈奋斗实现自我价值的动人传奇——

多幅“新白描”作品集体亮相

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玉良铁线”

据悉,此次展览展出了潘玉良画作97件,包括《戴花执扇女》《自画像》以及被陈独秀题跋赞为“新白描”的《侧身背卧女人体》,均由安徽博物院提供。

展览展出了多幅潘玉良具有代表性的艺术作品,更有部分作品是首次向公众展出。潘玉良的油画色彩明快、构图精巧、情绪饱满,从中可以看出她在艺术上广征博采,融合了20世纪早期世界美术潮流中印象派、野兽派、纳比派等多种流派的特征。女性肖像是潘玉良最为典型的艺术符号,也是她对女性独立、女性自我实现的艺术表达,本次展览则展出了她多种艺术风格的女性主题绘画。

作为一位艺术家,潘玉良始终在寻找属于自己的艺术风格;而作为受过西方学院派艺术教育的中国女艺术家,中西合璧则成了她一生探索的课题。在对潘玉良的评价中,陈独秀所题“合中西于一冶”可谓对其艺术造诣的至高赞扬。尤其从潘玉良晚年的彩墨作品中,可以看到她把西方学院派的写实运用在以线造型的中国水墨画之中,并且吸收了中国民间艺术的精髓,走出了一条中西融合之路。其线描作品则因运用中国画的线描方式,结合扎实的写实造型能力,被陈独秀赞誉为“新白描”。她以刚中见柔的精练线条,缓急得体的中国书法笔致,表现出人体的坚实与力量,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玉良铁线”。本次展览中,多幅潘玉良的“新白描”作品集体亮相,这也是这些珍贵作品的首次公开展出。

在东方努力学习西方艺术的同时,西方艺坛也不断尝试通过东方绘画探索新的艺术道路,潘玉良作为接受西方艺术教育体系的中国女艺术家,恰为西方了解中国艺术打开了一扇窗口,她在中西绘画融合道路上的探索成果,对西方艺术亦深具借鉴意义。此次展览将展出潘玉良画作97件,均来自安徽博物院。安徽博物院是收藏潘玉良作品数量最多、质量最好的公藏机构。潘玉良虽为江苏扬州人,但是她的丈夫曾在安庆任海关总督。在潘玉良去世后,她的作品全部捐献回国,安徽博物院几乎收藏了其全部珍藏4000件左右,包括各种类型的绘画和雕塑作品。

从出身贫寒的扬州绣花女

到“中国印象派第一人”

据介绍,潘玉良1895年出生于江苏扬州一个贫穷的家庭,一岁时父亲去世,八岁时,贫困和劳累又夺走了母亲,她不得不被寄养在舅舅家中,几年后被嗜好鸦片的舅舅卖到安徽芜湖,沦落底层。直到十八岁遇见当时任芜湖海关监督的潘赞化并结为伉俪,她才重获新生。

在潘玉良苦难的少女时代,学做当时流行的丝绒和刺绣也许是她少有的乐趣,她也上过刺绣学校,艳丽精美的绣品在无形中开启了她的绘画潜能,为她日后艺术风格的形成埋下了种子。

1920年,中国第一所现代美术专科学院——上海美专破天荒地招收第一批女学生,潘玉良成为首批十二名女学生中的一员。当时,绝大部分的女子都是“目不识丁,足不出户”,能够进学校读书、学习艺术的女性,多来自书香门第或富裕家庭,出身寒微、几近文盲的潘玉良获得这样的学习机会,格外勤奋努力。上海美专曾因使用人体模特引起巨大的风波,但校长刘海粟和师生们顶着巨大的社会压力,照画不误。即使是办学环境如此开明的学校,也因好事者翻出潘玉良的出身为要挟而将她劝退。作为一个曾经沦落的卑微女子,潘玉良屡遭挫折和打击,旧身份的阴影如影随形、无法消弭。但生性倔强的潘玉良并不愿屈服放弃,她同年即考取了法国里昂中法大学,在毫无语言准备的情况下奔赴法国。

到达法国后,潘玉良几度转学,从里昂大学艺术科到巴黎国立美术专科学校,并以第一名的成绩获得奖学金到意大利皇家美术学院继续深造。只为“平面立体兼攻,绘画雕塑并举”,难以想象这是一个没有多少外语底子的女留学生能做出的大胆举动,在这背后,是她性格里的“蛮性”,一种掌握自己命运的毅力和决心。由于成绩优异,她获得了意大利教育部奖励的津贴,作品参加意大利国家展览会,成为第一个获此荣誉的中国女画家。

1928年潘玉良学成归国,此后的十年可谓她艺术和人生的黄金时代。她被上海美专、中央大学聘为教授,成为中国第一位高等美术院校的西画系女性领导。她的首次个展受到蔡元培的大力推荐,成为中国第一个女性油画家的个展。徐悲鸿感叹其为“巾帼英雄”,张大千题跋“为国画正脉”,我国著名画家、美术史论家秦宣夫更是称其为“中国印象派第一人”!当时,同盟会的四位元老蔡元培、张继、易培基、柏文蔚等联名发表启事,向世人推荐潘玉良。1937年她在南京画展举办时,《侧身背卧女人体》这幅作品更被陈独秀高度赞扬为“新白描”。

被誉为“三不”爱国女艺术家

始终保持着一颗赤子之心

虽然潘玉良拥有如此不同凡响的“朋友圈”,受到众多名流大家的推崇,但在那个时代,作为优秀的女性艺术家,她实际上无法与同样优秀的男性同行平起平坐,世俗的压力如跗骨之疽,令她不得不在十年后的1937年选择自我放逐,出走海外。此后她旅居法国四十年,多次举办展览,收获了无数荣誉,多件作品被巴黎现代美术馆、赛努奇博物馆等机构收藏,登上艺术的巅峰。

潘玉良虽旅居法国四十年,却一直保持着对故土的思念和热爱,她坚持不改嫁、不改国籍、不与画廊签订协议的“三不原则”,被誉为“三不”女艺术家。旅法期间,她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支援抗战救亡的活动中,义卖作品、发表演讲,始终保持着一颗赤子之心。从她的作品中可以看出,越到晚年她的思乡情愫越浓郁。直到1977年,82岁的潘玉良病逝于巴黎仍坚持要求身着中国旗袍入殓,最终被安葬于蒙帕纳斯墓地,与世界艺术文化史上诸多璀璨的明星如莫泊桑、波德莱尔、萨特等同在。

当时,潘玉良的作品早已被法国定为珍贵艺术品,被禁止带离出境。但视艺术为生命的她,仍然义无反顾托友人将自己4000余件作品运回国内捐赠给博物馆。而因其作品被禁止离境,所以历时七年、几经辗转才回到祖国。一代画魂潘玉良,终于借由作品叶落归根,世人也终于能够拂开她传奇身世的色彩,肯定其艺术成就。因此,成都博物馆举办“玉汝于成”展览,无疑为公众提供了一个近距离了解这位女艺术家的珍贵机会,而透过近百幅珍贵画作,人们可以更真切地触摸潘玉良的艺术人生。潘玉良努力实现自我价值的经历,与命运抗争的精神,以及心怀家国的情怀,这对当今社会的每一个人依然具有可贵的现实意义。因此,本次展览不仅是为观众带来一堂精彩的美育课,亦期望能唤起公众对“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时代理念的思考和感悟,不断激励公众,尤其是年轻人热爱祖国、拼搏奋进,谱写新时代的青春之歌。

新闻推荐

油价昨晚再涨 92#汽油涨0.14元/升

本报讯(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刘媛媛)省发改委1月15日傍晚发布关于调整安徽省成品油价格的通告,安徽油价再涨。本轮调价将自1月...

安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徽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