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 今日安徽> 正文

花木兰究竟是谁? ◎王吴军

亳州晚报 2020-12-18 08:53 大字

[摘要]◎王吴军

花木兰像

《木兰辞》是一首著名的北朝民歌,被宋代的郭茂倩编进了《乐府诗集》这部书。《木兰辞》讲述了一个名叫木兰的女孩,她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在战场上建立了很大的功勋,回朝后,她不愿意做官,只求回家与家人团聚的故事。在中国文学史上,《木兰辞》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为“乐府双璧”。由于很多戏剧和影视作品将这位替父从军、保家卫国的古代巾帼英雄木兰作为主人公,并且称其为“花木兰”,因此,花木兰这个名字可谓是家喻户晓,名声很大。

其实,在关于花木兰最早的文字记载中,“花木兰”是“木兰”,姓魏,而不是姓花,并非“花木兰”。

关于木兰的历史传记,元朝的时候曾经有过相关的文献记载。

元朝有一个名叫侯有造的人,写了一篇《孝烈将军祠像辩正记》的文章,记述了木兰的一些情况。文章中说:“将军魏氏,本处子,名木兰,亳之谯人也。世传:可汗募兵,孝烈痛父耄羸,弟妹皆稚呆,慨然代行。服甲胄,鞯藁,操戈跃马,驰神攻苦,钝锉戎阵,胆气不衰,人莫窥非男也。历年一纪,交锋十有八战,策勋十二转。天子喜其功勇,授以尚书。隆宠不赴,恳奏省亲。拥兵还谯,造父室,释戎服,复闺妆。举皆惊骇,谓自有生民以来,盖未见也。以异事闻于朝,召复赴阙。欲纳宫中,将军曰:‘臣无媲君礼制。’以死誓拒之。势力加迫,遂自尽,所以追赠有‘孝烈’之谥也。”

元朝的侯有造留下的这篇文献,把木兰称为将军,而且说明了木兰姓魏,是安徽亳县人,她和三国时期的风云人物曹操是同乡。

古代许多祠堂庙宇祭祀的文章,写的大多是传说中的人物。元朝的侯有造的这篇写木兰祠堂塑像的文献大概也不例外,它记录的木兰的结局有着浓郁的悲剧色彩:木兰从军凯旋之后,皇上知道了她是一个英姿洒脱、亭亭玉立的女子时,非要纳她为后宫的妃子,木兰“以死誓拒之”,皇上大怒,以“势力加迫”,木兰便以自杀来对抗强大的皇权。她自杀之后,皇上追赠她为孝烈将军。

这个在历史文献中记载的姓魏的木兰,是一个孝义刚烈的女子。不过,在民间,人们都习惯把木兰称为“花木兰”,那么,木兰为什么会姓花呢?

木兰被称为“花木兰”,和明朝大才子徐文长有关。

徐文长名叫徐渭,文长是徐渭的字。徐文长是明朝江南四大才子之一,才华横溢。徐文长写过一组杂剧名叫《四声猿》,其中的一个剧本叫做《雌木兰代父从军》,写的就是木兰的故事。剧本写的是木兰姓花,芳龄17岁,花木兰的父亲名叫花弧,字桑之。花木兰的母亲姓贾,妹妹名叫花木难,弟弟名叫花咬儿。当时,黑山的贼首豹子皮造反称王。魏国天子下令征兵。花木兰的父亲年老体衰,无法从军打仗,花木兰便毅然女扮男装,代其父花弧参军。在战斗中,花木兰英勇顽强,她亲手活捉了贼首豹子皮,皇上封花木兰为尚书郎,还念其参军征战多年,让花木兰还乡省亲,休息三个月。花木兰回到家里之后,露出了女儿家的本来面目,同行的战友才知道她是一位女性。于是,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一下子传扬开来。而且,剧中还写道,家里给花木兰定了亲,男方姓王,趁着花木兰荣归故里,两个人拜堂成亲,皆大欢喜。

徐文长写的这个剧本,描写的花木兰的家庭情况以及她和王郎成亲的结尾,和《木兰辞》以及元朝的侯有造的记述是不同的。

由于徐文长写的这个剧本当时被戏班子到处演出,在民间影响非常广泛和深远,所以,人们都认为木兰姓花,就把木兰称为“花木兰”了。

古代对于木兰的说法和记述还有很多。有人说木兰姓朱,是宋州人。有人说木兰是黄州人。不过,尽管由于年代久远,史书中又没有对木兰的翔实记载,但是,木兰这个女子巾帼不让须眉的形象却一直在民间被广泛传颂着,老百姓对她的形象和事迹喜闻乐见,而且,花木兰这个名字伴随着一个女子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英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

新闻推荐

2021届高校毕业生数量创历史新高,安徽省“花样”促就业 既“牵线搭桥”更“上阵指导”

本报讯记者昨日从省教育厅获悉,安徽省2021届高校毕业生将达35.45万人,再创历史新高。为促进毕业生就业,安徽省出台相关...

安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