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 今日安徽> 正文

周日晚全班 共看“心闻联播” 心理健康教育 已逐渐融入安徽省学校育人全过程

安徽商报 2020-11-29 22:29 大字

在小说《解忧杂货店》里,将自己的烦恼写下来投进杂货店的牛奶箱里,第二天就会收到回信。铜陵市第一中学的师生们,也拥有一个类似的“解忧杂货店”,名叫“同理心实验室”,同学们通过定期写信、排演心理剧、读书分享等各种方式学习“同理心”,探讨“忧从何来、何以解忧”等人生课题。在合肥市一六八中学,每周日晚上7:00~7:30,学生们会在教室里收看一档直播节目——“心闻联播”……在省教育厅“十三五”安徽教育发展巡礼中,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了解到,如今,在安徽省的中小学校园里,诸如此类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探索和行动还有很多,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渗透进了学校育人的全过程。

多校探索特色心理课程

“小明总是缺乏自信,如果他是你身边的同学,你该怎么看待他呢?你们有过这样的时候吗?”合肥市颐和佳苑小学的孩子们表演了《不自信的小明》之后,老师用一连串的问题来引导孩子们认识自我,学会欣赏自己、欣赏他人。在这个学校里,从一年级到六年级,都根据学生不同阶段的成长特点,配备了专门的心理健康课程。除了规范的个体辅导室、团体辅导室、沙盘游戏区和宣泄室,该校还特别配置了特殊儿童心理辅导器材。学校有数名专兼职心理老师,同时依托班主任,以主题班会和心理专题活动等多种形式为载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融入到了学科教学中。

亳州一中作为安徽省首批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早在2006年,就自编心理健康教育的校本教材,并在高一年级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每班每周一节,开设周期为一个学期。2014年起,课程周期由一个学期延长至一年。“大家都觉得心理健康课很有趣!因为,课堂上不是枯燥的理论学习,而是以各种各样的活动课为主,注重体验和互动!”同学们说。

据了解,早在2012年,省教育厅就印发了《安徽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指导意见》,对基础教育阶段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思路、目标任务、主要内容、方法途径等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截至目前,安徽省创建了一批具有示范意义的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开设了一系列有影响力的品牌活动,培养了一大批致力于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人才,不断探索和加强课程体系建设。

“心”的教育不仅是门课

如今,在合肥市一六八中学,每周日晚上7:00~7:30,学生们会在教室里收看一档直播节目——“心闻联播”,学校的两位专职心理老师当主持,邀请学生嘉宾做客,用校电视台直播的形式和大家分享心情、畅享未来、聊聊压力和情绪。在越来越多的学校,“对自我的探索”和“对未来的规划”成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方向。

比如,在宣城中学,“学生生涯规划中心”和学校的心理辅导中心相辅相成,这也是该校在全省范围内率先谋划、主动探索的典型。在“学生生涯规划中心”中,根据高一、高二、高三学生的特点,学校设计了分年级阶梯式的人生发展导航系统,全体教师都参与其中,力图让每一位学生在进入大学和社会之前都能普及到生涯发展指导,找到自己的理想和方向,点亮通往未来的道路。

随着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和发展,“心”的教育早已不再像早年那样,单纯地局限于对个体的咨询和辅导、单一地开设课程及疏导学业给师生们带来的压力等,“全员、全程、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已逐渐融入到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渗透到了各学科教学中,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成长的各个阶段。

家校共育不要谈“心”色变

“家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氛围不和谐、亲子关系处理不当、父母教育理念跟不上等,都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身心健康。在沟通中我们发现,很多家长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上存在盲区,因此针对家长开展教育刻不容缓。”很多教育工作者也早早意识到了家校共育的重要性。

合肥一六八中学专门创办了面向家长的校刊《始信风》,通过“始信讲坛”,邀请专家和校长举办讲座,组织“家教心主张”征文活动,刊登了《为什么孩子心“病了”》《别把互相折磨当幸福》等家长作品,以此交流和普及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念。学校还借助校内外资源,开展家庭教育专题课,如《亲职教育的逻辑与行动》《别让疫情困住亲子关系》等。此外,学校还定期组织家长沙龙,成立“家长讲师团”,邀请对教育有见地的家长分享教育经验等。

相比中学阶段,处在幼年和童年阶段的孩子,受父母的心理状态及家庭氛围的影响尤为深远。“小学阶段的孩子还不太会主动寻求心理咨询,但心理健康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意义重大,所以‘父母课堂’的探索是我们目前的课题方向。”合肥市包河区心理健康教研员、合肥师范附小心理教师刘燕表示,孩子从幼年到童年,再到青少年的成长阶段,他的自我意识和反叛精神会逐渐显现,“这个过程中父母如何调整心态,坦然面对这些变化,引导孩子健康成长,这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需要和家长一起探索的方向。”

【新闻附件】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指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他们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充分开发他们的心理潜能,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可持续发展,为他们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奠定基础。从整体来看,当前的心理健康教育仍然存在重视不够、理解不到位、工作形式单一、专业水平有待提高、家校联动不充分等问题。在心理健康教育常态化、专业化前进的道路上,教育工作者,从未停止过探索和前进的脚步,依然任重道远。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胡霈霖

新闻推荐

首张食品经营许可电子证书发出

本报讯(记者彭园园)11月26日,安徽鸾音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代表人施少伟通过全流程网上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经合肥市包河区市场监...

安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