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驻皖负责人齐聚瑶海共话合肥东部新中心未来
人民日报社安徽分社社长朱思雄:合钢核心区开发利用好,对上一代是记忆,对下一代是教育。可学习沈阳铁西区工业遗产保护,建造博物馆等。老工业区在历史上有辉煌,如今的瑶海一派热火朝天、欣欣向荣的景象,合肥东部新中心值得期待,将继续为瑶海加油鼓劲。 新华社安徽分社常务副总编辑李亚彪:向东是大海,瑶海借助长三角一体化,继续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久久为功。今天的瑶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有生态美、生产美、生活美,老百姓有获得感和幸福感。愿在建设美好瑶海上发挥更大作用,把瑶海作为省情国情观测点,发现转型发展新风貌、新气象、新趋势。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安徽记者站站长孙叶:构建合宁双城都市圈,瑶海可发挥合肥东部“桥头堡”作用,推动都市经济发展,寻求差异化发展路径,在对接长三角中实现更大作为。瑶海的发展需要人气、心气和士气,有资源禀赋来重点打造一两个新的文旅网红点,通过场景创新,凝聚人气,文创景点可增设互动性项目。 光明日报安徽记者站站长常河:瑶海代表着一个时代的印记,有沧桑亦有辉煌。合肥打造网红旅游点有很大的空间,瑶海应结合五大主导产业,抓住老红利和新红利,打好旧城改造和腾笼换鸟两张牌。长江180与合钢构成了合肥工业时代的记忆,应在历史与现代之间做勾连,在工业时代的金属光泽之外,再加上一层人文温情,可打造网红打卡点和影视基地。 经济日报安徽记者站站长白海星:没有瑶海,就没有合肥城市化的进程。瑶海奠基了合肥的现代化。打通大文旅,城市文旅未来的潜力在瑶海,合钢承载了工业文明记忆和城市变迁的历史,以后仍将是瑶海未来发展的新高点。 中国日报安徽记者站站长朱立新:曾经对自已和许多来肥的人来说,合肥就是瑶海,瑶海就是合肥。合肥融入长三角的基础是瑶海的“大货车”一车车拉出来的。当前瑶海正在以建设合肥东部新中心为契机奋力转型发展,围绕老工业记忆可打造特色产业,我愿将来脚上沾更多瑶海的泥土。 中国青年报安徽记者站站长王磊:瑶海是合肥的工业摇篮,传统产业的升级最主要的是思维的转型升级。采访白马电商产业园时,发现有很多90后青年创业者回流到瑶海,关注传统产业进行创新的故事,启发可打造青春文旅和城市年轻文化。瑶海是历史的也是崭新的,是负重的也是轻松的,青年中心的设定可吸引更多的人才。 农民日报安徽记者站站长杨丹丹:瑶海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越来越年轻,老瑶海正在打造新的青年城,转型发展的外部环境有了非常大的提升。打造青年中心正逢其时,将来一定充满活力,愿更多地关注瑶海。
11月15日下午,中央驻皖新闻单位记者站联合会瑶海实践基地暨央媒会客厅揭牌座谈活动在我区长江180艺术街区举行。
老工业区、合肥钢铁厂、安徽纺织厂……瑶海区有着昨天老合肥的古老印记,同时蕴藏着未来这座城市的新变化!中央驻皖媒体代表一行先后参观了青年创意田园、合肥东部新中心规划展示馆和长江180艺术街区,感受“老工业”焕发“新面貌”。
瑶海区文化底蕴深厚,古老的大兴集,以“一里三公墓”(宋朝包公墓、明朝蔡文毅公墓、清朝李鸿章公墓)闻名中外;历史悠久的“坝上街”,自古就是车船码头,是庐州仓廪米布交易的繁华之地,是合肥商品经济发展的摇篮;古庐州“东大街”曾是商贾云集之所……
如今,作为合肥城区东向发展的“桥头堡”,瑶海区纵深推进“12345”发展战略,城市面貌持续改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群众幸福感显著提升,转型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效。
座谈会上,央媒大咖们共话瑶海发展、共谋瑶海前程,为促进瑶海区转型发展建言献策,共同谱写瑶海转型发展的新篇章。
(本报记者解琛关堂所通讯员刘然然)
新闻推荐
星报讯点击“开始配药”键,机器人手臂准确迅速地把药剂、配药器、输液袋等放在固定的装置上,按照医生处方要求配制到输液袋...
安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