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 今日安徽> 正文

救人在先,就可以站在道德制高点上侵犯隐私?

成都商报 2020-11-17 01:33 大字

救人值得赞赏,乃至应获得良好的社会评价和有关部门的精神激励。但不能因为救人在先,就占据了道德制高点,就可以无视孩子的隐私,无视他人的合法权益。

11月14日,安徽马鞍山一辆私家车上,一名男童被车窗玻璃卡住脖子。附近一家工厂的凌先生和工友一起将孩子成功救下,救援过程中,凌先生拍了一段视频上传网络。不料事后却被男童妈妈告知,如不删除视频将对其进行起诉。对此,凌先生认为自己没做错,拍视频是为了提醒其他家长不要把孩子独自留在车上。

本是一则救人佳话,却因“节外生枝”而被人看笑话,让人五味杂陈。当然,凌先生所称的“男童妈妈告知,如不删除视频将对其进行起诉”,只是其单方面表述,男童妈妈是否说过这话,尚需媒体求证。

就目前而言,可确定的是,男童被卡是事实,凌先生等人施救也是事实。眼见男童处于危境,凌先生等人迅速伸出援手,让人感受到了古道热肠,说是见义勇为也不为过。故此,不仅当事人应感谢他们,有关部门也有必要表彰他们。这个社会之所以带给我们不经意的感动,就在于有人性在、有人情味在,有生生不息的良知在。

此外,还可确认的事实是,凌先生的确发布了男童被卡的视频。按他所称,“发视频是为了提醒一些家长,不要把孩子丢在车上”。这一初衷值得肯定,类似事件并不少见,血泪教训值得汲取,这个活生生的案例极具警示作用,发到相关平台上让更多人看到,确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但是,即便再有公心,也应注意方式方法。诚如有律师所言,由于涉及到未成年人,即使是单纯发布救援过程,希望以此起到提醒警示的作用,也应将当事儿童的肖像和声音,以及车牌号等信息进行模糊处理。

如果当事人不愿意孩子被卡情形传播到网上,也是人之常情。至于愤而起诉,略显过分,但不必给她贴上“恩将仇报”的标签——不少网友用污言秽语辱骂男童母亲,也大可不必。换位思考,若是自己的孩子被卡了,不是什么光彩事,从最朴素的舐犊情理看,谁愿意相关视频传到网上被人指点乃至指指点点呢?根据以往的围观体验看,这样的视频一旦传到网上,孩子的父母就可能会被骂得狗血喷头,甚至连工作生活都受到干扰。

故此,无论从哪个角度看,男童母亲希望凌先生删除视频,既是身为当事人的正当权利,也是身为一名母亲的情感需要。从常理看,她表达起诉之意,恐怕也是迫不得已。

一码归一码。救人值得激赏,乃至应获得良好的社会评价和有关部门的精神激励。但不能因为救人在先,就占据了道德制高点,就可以无视孩子的隐私,无视他人的合法权益。值得一提的是,有媒体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参与调查的网友都表示:“救人值得称赞,但孩子的隐私也很重要。”这说明网友的三观还是很正的,大众的隐私意识有在提升。

不希望凌先生因此被告上法庭,但真若被起诉也不是坏事。对凌先生、对他的工友乃至对公众来说都是好事,起码通过这个案例,可以塑造公众的法治精神,提醒我们每个人都应有边界意识,都应守住应守的底线。换言之,凌先生若真被告了,此案也会成为一堂法治教育课,他会吸取教训,我们也会引以为鉴。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王石川

新闻推荐

宁县盘克镇500余亩板蓝根喜获丰收

本报讯(记者李建强通讯员郑倩红)日前,记者来到宁县盘克镇形赤村板蓝根种植基地,只见拖拉机在基地中来回穿梭,工人在捡拾药材、...

安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