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 今日安徽> 正文

汪朗:“老头儿”跟安徽很有渊源

新安晚报 2020-10-29 17:07 大字

为什么汪曾祺先生的长子汪朗从不称呼自己的父亲“爸爸”,而是“我们家老头儿”?为什么有着“天下第一汪迷”之称的作家苏北始终对汪曾祺“一汪情深”?上周六,汪朗和苏北携《汪曾祺全集》《汪曾祺别集》做客徽派“政屏说书”,就汪曾祺和他的作品展开精彩对谈,为读者还原一个真实而又可爱的“老头儿”作家。

他做菜有一手写文章更厉害

刘政屏:先请汪朗跟合肥的读者打个招呼吧。

汪朗:来到合肥,还是要讲讲我们家老头儿和合肥的渊源,实际上,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第一点,祖上是安徽人,这一点是有家谱记载的。一般认为姓汪的都是来自皖南徽州,我们家的家谱记载,前八九代的样子,是从安徽迁到高邮的,所以也可以说他是安徽人;第二点,老头儿名气还不是那么大的时候,《安徽文学》发表了他一篇后来非常有影响力的散文《关于葡萄》,一组包括三篇文章:《葡萄和爬山虎》《葡萄的来历》和后来非常有名的《葡萄月令》。《葡萄月令》被好多课本收进去了,是散文的代表作;第三点,1989年,《清明》杂志创刊十周年,他从北京来参加庆祝活动,在合肥待了好几天,座谈会发言,还跟着组织方去皖南跑了好几个地方,也是回老家了;最后一点,安徽有个铁杆汪粉苏北,写了好几本我们家老头儿的书,被广大读者评为“天下第一汪迷”。有人说他还需要努力,不然“第一”会被人夺走。

刘政屏:你在家就管父亲叫“老头儿”吗?

汪朗:这好像是我们家的传统。我们总感觉叫“爸爸”太生分,而且他也没有当爹的样子,大家都是平等相处。我妈原来叫他“曾祺”,60岁以后改叫“老头儿”,我们也跟着叫。后来有了孩子,就是他的孙辈也这么叫,谁叫他都答应。

刘政屏:听说汪老做菜很有一手,是真的吗?

汪朗:还可以吧。但他写文章,可是比他的厨艺高出好几十倍,可以说,他是作家里的好厨子。

呈现还算可爱的真实老头儿

刘政屏:据说《汪曾祺全集》编了八年?

汪朗:人民文学出版社太认真,我们都不好意思了。当时是想出一个比较好的全集,以为把明显的错字和失误校勘、改正出来,大家读得比较顺就可以了。但我们没有想到,他们强调学术性,要找到文章发表的最初出处,还要跟原稿核对,不能完全照搬。有个问题,老头儿引用别人的话、古人的话,完全凭印象,也不查,也不留底稿,好多东西我们知道,但找不到了,等到排得差不多的时候,又划拉出一些资料,又要重新排,耽误很多时间。

刘政屏:这套书的价值体现在哪里?跟别集的区别在什么地方?

汪朗:增加了好多篇幅。现在说汪曾祺是60岁以后才被人知道的,实际上他20岁就开始写东西了。里面收录的小说有三四十篇,散文一百多篇,书信一百多封,还有剧本等。之前的全集200多万字,这次将近400万字。可以说,把能划拉到的都找到了,有些很难找到的史料,以前没有的也收进去了。别集跟全集有个区别,别集是真正的汪曾祺的研究者,特别是作品的爱好者,自发组织起来,更多的是从读者的角度编了这套别集。

刘政屏:说到汪迷,你眼里的苏北是怎么迷的?

汪朗:他当年想当作家,学别人都不是太容易,汪曾祺比较好学,事不大,语言也比较平实。他当年把老头儿的作品一篇一篇地抄,从这开始他的文学梦,后来慢慢地有机会跟我们家老头套近乎,套得比较近,都到我们家把老头藏的最好的酒给喝了。他们聊天聊到半夜了,传达室都把铁门关上了,苏北他们就翻铁栅栏回家。

(下转A14版)

新闻推荐

学习创新精神 感受安徽宝贵基因 市委党校(行政学院)第五十七期青干班赴安徽创新馆参观学习

本报讯10月28日,中共合肥市委党校(行政学院)第五十七期青年干部培训班全体学员走进安徽创新馆,了解安徽省科技创新和新兴...

安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