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 今日安徽> 正文

纸上还乡 读王业芬散文集《我周围的世界》

江淮晨报 2020-10-25 01:49 大字

何冰凌

首先是祝贺。过去在《安徽文学》长期编散文,对王业芬的创作基本面貌是比较熟悉的。

王业芬的散文创作,在我看来,是有根的写作,是纸上还乡,传递着千古不息的精神脉流。

故乡是其写作取之不尽的源头所在。“我周围的世界”,就落脚在肥东及分水岭一带,是福克纳的那个邮票那么大的故乡。

在王业芬的这本文集中,风习秘辛、野史传说、人事自然、地貌风情,构成了其独特的乡村现实主义图景,她用文字复活了一代人或几代人的乡村记忆和民族文化心理记忆,王业芬写作中积累的乡村经验,提供了一种宝贵的具备一定辨识度的表达。此处我说的辨识度,是与我所观察到的县域写作的趋同性或同质化现象相比较而言。与肥东文学群落里所惯见的散文诗写作或诗歌写作的短小轻灵不同,王业芬的散文写作明心见性,有着一种庄重的质朴,或者说是一种稚拙的天真。散文是一种最做不得伪的文体。确实,王业芬的文字以真诚打底,是直抵人心、直见性命、接地气的,同时给人一种暖老温贫的感觉,始终洋溢着一份善意和暖意。作者对这一方水土的挚爱和深情,既深沉悲悯,又从容达观,这构成了王业芬散文的主基调。

在当下,如何进行乡土书写?如何克服伪抒情或两相隔膜的无效写作?业芬的写作给我们提供了一定的思考。

王业芬散文兼有一些叙事性特征,这使她的写作具备了一定的现代性。文中随处可见丰沛的细节描写。如放牛场景,大牯牛偷吃庄稼,人与牛的角力,斗智斗勇,很赞。对那个有着“屎巴肚子”的小女孩,小伙伴们要用废弃小钢锯把肚子锯开,她写这种小孩子的好奇心。或许,从某种程度来说,文学就是在书写人类的好奇心。如写马湖坝,回忆二十六年前炸坝泄洪情景,说“鞋都没有穿周正”。而这本文集中,最动人心弦的是描写亲情的那部分,确实是至纯至善至美至爱,写出了传统乡村范式的人情、人伦、人性之美。比如她写到自己和先生谈恋爱时,因自己眼睛不好,就诚恳地写长信给先生,告诉他要慎重,不要娶一个瞎眼婆,误了自己一生。再如《一世行善》写到的老祖母,当插叙祖母的母亲时,她用了一个现代小说中的场景:“你们快来看,这个小媳妇好漂亮哟。”行文一下子跳脱起来了。

业芬经历了这么长时间的业余状态写作后,接下来就应该进入到专业的情境里。提几点小建议:一是锤炼语言,融入诗性,突破线性叙述,以达到一种“层峦叠嶂”的缭绕之美;二是挑战难度,持续“挖深井”。充分利用你的一手写作资源,写出其鲜活性和深度,而不再满足于短章式、即兴式写作,要战胜自我,向七八千字的大体量散文进发。三向中外散文名家、同行学习,一定要知道这个行当里,高手是什么样子的。举个例子吧。(此处略去不谈)

潘小平老师曾说过,中国文学对世界文学的最大贡献是提供了“乡愁”这个概念。安徽是农业大省,乡村正在走向凋敝。关于农业农村农民的书写,关于乡土中国、农业文明的书写,这是一口大“深井”,等待持续开掘。

总之,业芬的散文集是安徽省原创乡土文学中的一个新收获。再次祝贺业芬。

新闻推荐

合肥市重点局 多措并举助力企业攻坚克难

按照全市大调研工作部署,市重点局从8月中旬开始全面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做好表率走在前列”大调研工作,至10月中...

安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