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 今日安徽> 正文

“名师带高徒”接受申报 符合条件的名师有2万元一次性津贴

淮河晨刊 2020-10-23 08:52 大字

本报讯(记者靳瑾)现代企业发展中,不光讲究智能制造,师徒传承的经典做法也不能丢。从2017年起,安徽省开始尝试“名师带高徒”,连续5年,每年在全省遴选带徒名师300位。以此引导用人单位建立高技能人才的传承制度,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淮河晨刊记者昨天从市人社局获悉,今年的企事业单位“名师带高徒”申报已经开始。

重点面向制造类单位一次性给予2万元津贴

所谓“学高为师”,名师自然要技高一筹,专业过硬。按照规定,名师的要求是长期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具有技师以上职业技能资格(等级)或达到相应技能水平,在劳动年龄内、具备履行带徒任务正常身体条件,与所在单位依法签订不低于带徒协议期限劳动合同的技能人员。此外,还要具备以下条件之一:市级以上技能大师工作室带头人,享受市级以上政府特殊津贴,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或是被授予省级以上技能大奖、技术能手等高技能人才类的称号,被所在单位聘为首席技师、首席技能大师或列入紧缺型技能人才等,并享受相应岗位津贴,以及市政府认可的其他优秀高技能人才。

而徒弟也是有要求的,衡量指标是生产服务一线职工队伍中有良好职业素养,具有中级以上职业技能资格(等级),年龄在45周岁以下的中青年技能人员。此外,名师带徒的职业(工种)应为本单位主体技能类职业工种,且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范围内。

“名师带高徒遴选重点面向制造业单位,兼顾生产服务性单位和非物质文化类项目。”昨天上午,市人社局职业能力建设科负责人介绍,如果想申报名师带高徒,可以与县区人社部门联系,在本月上报材料。经确认符合要求的,给予名师一次性带徒津贴2万元,用于场地完善、设备与耗材购置、名师劳务补助等方面。

“拜师”先签协议“出师”要经过鉴定

与传统的拜师学艺不同,“名师带高徒”双方要签订协议,协议期限为2-4年。师徒关系则遵循双向选择、自愿建立、单位认可的原则确定。每位名师每期带徒不少于2人,其中至少1人为本单位职工。

另外,师徒的职责都有明确的规定。其中,师傅不仅要培育徒弟的职业素养、工匠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要传授理论知识、操作技能、绝技绝活,同时带领徒弟开展技术创新、项目攻关、对外交流等。当然,本人也要合理安排工作与带徒,做到两不误、两促进。作为徒弟,则要自觉接受名师指导,服从必要的监督管理,将从师学习与日常工作有机融合,刻苦学习、努力工作。作为单位,也要为名师提供必要的支持与帮助。

如何检验学习成果?按照要求,协议期满前,市人社局组织对徒弟进行职业技能鉴定,根据鉴定结果确认履约状态。如果徒弟在原有基础上至少提高一个技能等级,或是取得市级竞赛前三名、省级竞赛前五名、国家级竞赛前八名,或者被授予市级以上技能大奖、技术能手或是享受市级以上政府特殊津贴,就视为全面履约。

“名师带高徒是推进技能大师建设的实践,也是服务实体经济的惠企政策。”该负责人告诉记者,蚌埠市现有国家级、省级、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近50个,为企业和行业发展培养了大量实用人才。

新闻推荐

安博依托美术藏品开展创意活动

近日,安徽博物院依托该院特色藏品潘玉良美术作品,精心打造了“潘玉良的美术课堂”专题展览。展览从美术创作的角度,展出百余...

安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徽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