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 今日安徽> 正文

老人鞋鞋底 并非越软越好

安徽商报 2020-10-23 01:38 大字

健康养生是老年人十分关注的问题,而一双好鞋则有助于他们出行。 10月22日,记者在多家商场探访发现,老年人选鞋最在乎的是软和轻。其次,关注鞋子的防滑和是否好打理。对此,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骨科副主任喻德富表示,对老年人来说,穿鞋底过软的鞋子,不是好事。

从医学角度来看,穿软底鞋时的行走冲击力显著高于穿硬底鞋,可能由于软底鞋会减弱足底的敏感度;而对于老年人,足底敏感度的下降,会使足部无法感受脚底与地面的位置关系,容易摔倒。喻医生建议,老人选择稍硬的鞋会好一点,再加上老年人的足弓逐渐塌陷,最好能在鞋里加个两边薄、中间厚的鞋垫,支撑起塌陷的足弓,减少部分负重。除了鞋底稍硬一点,防滑也是老年人购鞋应注意的。医生建议老人选择有胎面花纹的鞋底,因为其相比单一花纹鞋底,这样花纹的鞋底具有更大的粗糙度,能让鞋底在有水的地面上接触时,增大摩擦系数,产生更大的抓地力。

老年人选鞋要遵循“五步骤”

一折:对折一下鞋底。对折时弯曲的地方应在鞋底前部三分之一处。要确保鞋底的弯曲部位和走路时脚掌的弯曲部位相吻合,才能舒适合脚、不挤压。

二捏:捏一捏鞋子的后跟部位和前部包头。后跟和前部包头不宜过软,应有一定的硬度。鞋子后跟部位有足够的硬度,才能在行走过程中保护踝关节,防止踝关节受力倾斜而导致意外崴脚、扭伤。鞋子的前部包头,也需要足够的硬度,以防止磕伤、踢伤、砸伤脚趾。

三拧:两手对拧一下鞋子。如果鞋子太容易变形,说明鞋子过软,稳定性较差。老年人足部关节骨骼相较年轻人更加脆弱,腿脚力量也相对较弱,过软的鞋子无法给脚部提供有效支撑,易造成脚部扭伤;太硬则影响穿着舒适度,行走易疲劳。

四按:用手伸到鞋子内部按一按。鞋子前掌部位是否太薄,后跟部位是否够软且回弹及时。前掌部位太薄易使人感觉硌脚而影响行走舒适性。后跟部位是行走缓冲吸能的主要部位,但也不能一味追求柔软,良好的回弹性能才能更好地保持行走过程中缓冲、减震的效果。

五闻:闻一闻鞋子有无异味。刺鼻的气味很有可能和鞋内残留的有害化学物质有关,若有明显刺鼻气味的,切勿选购。实习生 支欣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陶伟 文/摄

新闻推荐

“每天很多敌机来扔炸弹,我的任务就是抢救伤员”

本报讯(范万云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周梅/文图片由被访者提供)打开记忆的阀门,在朝鲜生活的点点滴滴仍然历历在目,经过军营磨炼...

安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徽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