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 今日安徽> 正文

棋类比赛引入体能测试 听听业内人士怎么说

西安晚报 2020-09-23 01:53 大字

棋手也需要一定的体能储备IC photo供图

日前在安徽开赛的2020年全国象棋男子甲级联赛,由于首次引入了基础体能测试备受关注,引发了一些争议。棋类项目选手究竟是否需要测试体能,对此本报记者采访了多位业内人士。

测试不过关不允许参赛

全国象棋甲级联赛是国家体育总局棋牌运动管理中心主办的全国范围内最高水平的象棋团体比赛,与往届不同,今年的比赛首次引入了基础体能测试,根据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编印的《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工作指导手册》规定的年龄分组、测试项目、标准、评分等内容对棋手进行测试。考虑到棋类项目特点及棋手的不同年龄,联赛选取了耐力、力量及柔韧三个类别进行测试,具体有1000米跑、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等项目。

根据联赛竞赛规程,基础体能测试是棋手参加今年联赛的准入条件,未能通过体能测试的棋手将不允许参加本年度的联赛。不仅如此,基础体能测试还将与联赛各奖项的评选“挂钩”。在国家体育总局棋牌运动管理中心主任、中国象棋协会主席朱国平看来,增加基础体能测试不仅是建设健康中国、向社会展示体育人精气神的需要,也是智力运动本身补短板、实现协调发展的需要。

下棋对体能要求也很高

“在大多数人看来,棋类项目是脑力运动,所以大家在听说棋类选手需要进行体能测试时会感到疑惑,实际上棋类项目对于体能的要求也很高。拿国际象棋来说,曾有研究表明一场高强度的比赛所耗费的体能相当于一场拳击比赛。”前国际象棋国家集训队队员、被誉为“北方棋后”的朱霞昨日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据朱霞透露,以前在进行专业训练时也会进行体能训练。

在朱霞看来,引入体能测试对于棋类项目来说有着积极的作用,“会让大家看到棋手鲜为人知的一面,顶尖棋手并不是在‘温室’里养成的,并没有大家想象中那么‘娇嫩’。一场比赛有时候会持续几个甚至十几个小时,高强度的脑力运动以及对于耐力等方面的要求,如果没有好的体能储备肯定吃不消。”

体测应当避免“一刀切”

西安市象棋协会常务副秘书长韩秦生年轻时爱踢球,后来也打乒乓球、羽毛球,他认为这项政策对于项目的发展大有益处,“好的体能必须通过锻炼获得,锻炼贵在坚持与自律,而坚持与自律又是一名优秀棋手所必须具备的。下棋看起来只是在动脑,但如果短期内持续高强度的比赛,必须有好的心血管系统做保障。”

据了解,棋类项目的顶尖选手中,有不少人都保持着良好的运动习惯。中国国家围棋队有着踢足球的光荣传统,国际象棋传奇大师卡斯帕罗夫常年坚持游泳和划皮划艇,尤其是大赛之前他会每天划艇两个小时储备体能。国际象棋最年轻的世界棋后侯逸凡也是以游泳的方式放松神经和增强体力。中国象棋特级大师蒋川则习惯用跑步的方式锻炼身体。

采访中,西安天元围棋道场校长张渝弟在对引入体能测试表示推崇的同时,也希望体能测试的项目设置能够避免“一刀切”,“毕竟棋手更多时候的训练还是下棋,体能方面与其他项目运动员难以相提并论,如果过多地在体能测试方面设置门槛或者说测试的标准过高,那么棋手为了达标可能不得不暂时放弃主业,甚至有可能出现意外情况。”首席记者闫斌

新闻推荐

长江(安徽)经济带船舶和港口污染突出问题整治推进现场会在马召开

长江(安徽)经济带船舶和港口污染突出问题整治推进现场会在马召开本报讯(记者刘小庆通讯员江荣孙剑飞)9月22日上午,长江(安徽)经...

安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