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之变” 背后的秘密 世界制造业大会江淮线上经济论坛明日 正式启幕,将面向全球观众线上同步直播
○9月4日上午,一列由合肥开往俄罗斯的中欧班列经二连浩特铁路换装场缓缓驶向国门。新华社记者 连振 摄
○晶合集成
○京东方
产业与城市,到底是何关系?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每一次产业的提升或变迁,都会为社会发展带来全新动力,进而带来一座城市的改变;而城市的历史积淀、文化氛围、演进历程等则为这种产业之变、城市之变打上了鲜明的“烙印”。
“工业立市”,这是合肥人耳熟能详的名词,也是城市绘就未来的“底色”:新型显示产业“无中生有”汇聚千亿产业集群;集成电路产业“小题大做”点亮“中国芯”;新能源汽车产业“推陈出新”形成造车新势力;中国声谷将合肥声音传遍天涯海角;量子通信技术产业化一路领跑……
当“后浪”进击成“前浪”,一批新兴产业成为引领发展的新动能,合肥也寻找到了“产业与城市”的“新共振”。
此时,问题仿佛有了答案:城市孕育了产业,产业塑造了城市,这或许就是今日“合肥之变”背后的秘密!
无中生有 “屏”添动力
9月5日15时08分,X8020次中欧班列从合肥北站物流基地缓缓驶出,直奔法国杜尔日车站。
“合肥-杜尔日”线路全程12000余公里,运行时间长达16天,这是合肥中欧班列开通后又一条全新线路。首趟班列发运的86个标箱中,货重243.87吨,满满当当的冰箱、冰柜。毋庸置疑,“合肥造”在家电领域早已成为一张“名片”。
这张名片的背后,一个产业曾带动一座城的崛起。
“向东,纳不进东部沿海开放地区;向西,挤不进西部大开发战略。”30年前,合肥一度面临着“中间塌陷地带”的危机。彼时,沿海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给予了它第一次转型的机会——本土企业美菱、荣事达、小天鹅强势崛起,国内头部品牌海尔、美的、格力接踵而至。
第一个十年,家电产业的繁荣给困顿中的合肥带来了首个千亿产业,“工业立市”的合肥俨然成为全国最大的家电生产基地。
当时的合肥并未顶着“家电之都”的头衔享受“小富即安”的舒适,精准毒辣的投资眼光一直在搜寻下一个目标——如何破解家电产业“缺芯少屏”之痛?
2006年,机会来了,这一年合肥主动向京东方伸出橄榄枝。
当时的京东方“伤痕累累”,液晶面板的4.5代线和5代线在国外液晶巨头降价的冲击下,举步维艰。更岌岌可危的是,6代线的研发开建因资金缺口巨大面临夭折。
对于京东方,合肥拿出了百分百的诚意——举全市之力投资建设液晶面板6代线。曾有报道如此分析:“当年,合肥政府的财政收入只有300亿元。这场豪赌,几乎是以合肥全年财政收入的80%作为赌注。”
握牌在手,能不能打好要看城市的能力。
2009年,京东方6代线开工建设。以这一年为起点,合肥趟出了一条显示产业发展壮大之路,先后建成了国内首条TFT-LCD6代线、首条采用氧化物半导体技术的TFT-LCD8.5代线、全球首条10.5代线以及国内最大规模OGS触摸屏生产线……
从此,“中国屏”可在“合肥造”。
“合肥是我们的福地,也是我们合作商的福地。”十余年的亲密合作,让京东方科技集团副总裁、合肥区域总经理张羽深感当初的决定是对的。他说,京东方与合肥结下了深厚的情谊,真切地感受到了合肥这座城市的温度、热情。
他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表达对合肥的好感。
一个企业与一个城市,彼此成就,产业与城市之间又何尝不是如此。如同多米诺骨牌引起的连锁反应:京东方扎根后,彩虹、康宁、三利谱、住友化学、法国液空等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型显示产业龙头企业随后纷纷入驻。
无中生有,“屏”添动力,这是合肥出牌的“第一招”。
今日合肥,新型显示产业整体规模、创新能力、本地化配套水平均已在国内居于领先水平,正在成为国内面板产能最大、产业链最完整、技术水平一流的集聚发展区。
在知乎上,网友列出的数据也给予了最直观的比较:
深圳,曾被誉为“中国发展最快的城市”。1995年到2006年,深圳的GDP从842亿元涨到了5814亿元;同样的时间跨度,合肥从2005年的854亿元发展到2016年的6274亿元。2019年,合肥的GDP已经增长至9409.4亿元,距离“万亿俱乐部”仅一步之遥。
花繁柳密处,拨得开,才是手段;
风狂雨急时,立得定,方见脚跟。
从“追随者”转向“领跑者”,这个城市认定了一种理念:最好的风景,永远在奔跑路上。
小题大做 “芯”光灿烂
入秋后的城市,怡然自得。合肥综合保税区大禹路和西淝河路的交口,蓝色“晶合集成”四个大字在斑驳的树影中格外显眼。
白驹过隙,晶合落户合肥已有五年。2015年10月20日,总投资128.1亿元人民币的合肥晶合在新站高新区正式奠基开工。如果说,京东方成功落户合肥,打破了中国长期以来的“缺屏之痛”,那么晶合集成项目选择合肥,则可以说是消除了“少芯之难”。
2016年11月16日,主体厂房结构封顶;
2017年3月1日,首批进口设备抵达综合保税区;
2017年4月20日,集成主机台设备正式搬入;
2017年6月28日,一期正式投产;
2017年9月25日,0.11微米驱动IC单片晶圆的最佳良率再创新高,并通过客户的产品可靠度验证;
2017年12月6日,合肥首座12寸晶圆厂晶合集成电路实现量产……
像记录自己历史一般,这个城市小心翼翼收藏着一家企业的发展点滴。对于合肥来说,“合肥制造”的晶圆,驱动点亮的不仅是一块块面板,更是将合肥市打造“中国IC之都”的梦想之光照进了现实。
芯片,指甲盖大小,容量却相当于数十座比萨斜塔。小到手机、电脑、家电和医疗,大到汽车、高铁、飞机和航天,都离不开芯片这个“心脏”。
“芯”之重要不言而喻,“缺芯”之痛刻骨铭心。
曾经“造芯”的主舞台上,鲜有中国企业的身影,绝大部分市场被韩企、美企等行业寡头所垄断。如今在晶合的展示大厅内,一块“中国芯合肥造”牌匾被悬挂在最显眼的位置。
中国芯,为何合肥能造?
“以尊重市场规律为前提,把投资引领培育产业放在第一位,找准市场需求、遵循产业逻辑,巧用资本市场以小博大,并能实现‘筹集-投入-退出’全过程把控。”
这套曾应用在京东方项目上的“合肥模式”,再次被启用。
2016年,晶合落户合肥的第二年,合肥新桥机场南侧的一片空地有了“归属”。
——按照规划,一座规模宏大的芯片先进制造厂将拔地而起。不出所料,合肥依然是“投资人”,“合肥长鑫集成电路制造基地项目由兆易创新、中芯国际前CEO王宁国与合肥产投签订协议成立,主要股东为合肥市政府与北京兆易创新。CEO朱一明也是兆易创新的创始人,而兆易创新是全球最大的NOR Flash供应商。”
2019年9月20日,2019世界制造业大会首日,长鑫存储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朱一明在万众瞩目下发布:长鑫存储自主研发的10纳米级第一代8Gb核心的双倍数据速率(DDR4)内存芯片已经投产。这一声“投产”,标志着DRAM 市场也被长鑫存储以水滴石穿的毅力,硬生生劈出一条缝来。
故事,远不止于此。
今年5月,合肥长鑫存储技术有限公司与美国半导体公司蓝铂世签署专利许可协议。依据此协议,长鑫存储从蓝铂世获得大量动态随机存取存储(DRAM)技术专利的实施许可。
长鑫存储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朱一明表示:“与蓝铂世达成的协议再次表明,长鑫存储高度重视知识产权相关的国际规则,持续强化知识产权组合。公司致力于通过自主研发与国际合作,不断增加在半导体核心技术和高价值知识产权方面的积累,并以此为基础实现可持续发展,稳步提升市场竞争力。”
“一块芯片,从最初的沙子原料,到最终的成品,中间要经过设计、制造、封装、测试等诸多步骤。”
今天,“中国芯”在合肥实现了全产业链的“谋篇布局”——依托新型显示产业基地的建设发展,合肥不断推动产业纵向横向延伸。目前,合肥汇聚了力晶科技、通富微电、联发科技等一批龙头企业,成为全国少数拥有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及设备材料全产业链的城市。
“芯屏器合”大格局已定,产业助力城市再一次书写了“百亿撬动万亿”的传奇。
历经蓄能、释能、造能,此时合肥,“芯”光熠熠。
同“芯”合力 “链”动发展
入选专业机构评选“新一线城市”榜单、被财经媒体称为“最牛风投政府”、上市企业新增数量居省会城市之首、诞生科创板开板以来首日最赚钱新股……无数赞誉的背后往往潜藏着巨大的发展压力,多年拼尽全力的狂奔之后,瞬息万变的时代格局赋予了这座新兴城市更多期待。
一朵保持翻滚的“前浪”,无疑需要更为强力的动力势能。
今年6月,合肥正式启动重点产业链链长制,聚焦12个重点产业,由市委、市政府相关负责同志担任产业链链长。
这是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的重要抓手:
协调推进重点项目,策划一批、引进一批、建设一批、投产一批重大项目;建设产业公共服务平台,推动建设共性技术、检验检测等公共服务平台,加大产业链公共服务供给;建立常态化服务机制,常态化开展“四送一服”……确保最大限度克服疫情影响实现半年“负转正”、全年“过万亿”,聚力打造“五高地一示范”。
这是产业发展串珠成链,延链、补链再强链的重要举措:
完善产业发展规划,理清本地产业发展基础,提出产业发展链发展思路;优化产业政策措施,理清产业链发展的具体需求,研究提出支持产业链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快培育重点企业,大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研究建设产业链创新型企业库……12条重点产业链“链长”将开疆拓土,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
9月4日,一场以“同‘芯’合力‘链’动发展”为主题的集成电路产业链协同发展对接会在肥举行,省内外的245家集成电路企业、整机企业代表、各高校和金融机构代表齐聚一堂畅所欲言。
“虽然早出晚归,但这一趟来得非常值得。”当天,芯原微电子董事长兼总裁戴伟民专程从上海赶到合肥参会,五个小时的交流中,他不仅仅对接了行业企业,还与联宝、蔚来等家电和汽车产业的龙头企业交流了供需信息。“事实证明,把企业落户在合肥的这一决定是非常正确的。”在戴伟民看来,链长制就像一根线,产业链上企业好比散珠,“成串之后更加璀璨夺目”。
产业发展的关键,在于“链”的畅通。
如何保持畅通,或许也能在这场对接会里找到答案。
缺人?对接会特别开辟了校企对接专区——为了能够精准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中国科大微电子研究院、合工大微电子研究院等高校院所各展所长,企业各取所需。
缺资金?合肥组建了天使投资基金、合肥市产业投资基金、合肥华登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等,打造全产业链、覆盖全生命周期投资体系。
缺原料?缺市场?产业上下游企业“面对面”,联宝、蔚来等终端应用市场龙头企业同为“座上宾”。更细致的是,每一份会议资料袋内,一本供需手册提前将企业诉求以图表形式清楚表达。
“根据‘链长’的要求,按照集成电路产业链发展的需求,我们组织了这次产业链协同发展对接会。”市发改委副主任钱文表示,这场对接会并非心血来潮、一时兴起,而是筹谋已久。“希望对接会使部门及时解决产业链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形成常态化的工作推进机制。下一步,我们将会采用更加灵活多样的形式,比如组织芯片企业直接深入整机厂,常态化开展产业链协同对接活动。”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配置资金链,城市对待产业的态度,一本小小的招商指南或许能够说明一切——A4大小、长达199页的指南中,24个合肥市重点发展的产业都被梳理成篇,从产业趋势、市场布局、产业政策、产业链全景,到目标企业、对接平台,都以文字、数据、图表的方式一一呈现。
值得一提的是,引以为傲的集成电路和新型显示产业并未纳入其中,取而代之的是时下最热、最具发展前景的细分领域——化合物半导体、功率器件、微显示产业、OLED……
都说合肥招商引资像“热刀子切黄油一样轻松”,殊不知,轻松的背后是城市产业布局者对产业发展前景、重点企业和项目的判断力和决策力,是产业布局者的专业与担当结出的累累硕果。
4月29日下午,蔚来与合肥市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国投招商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及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有限公司等战略投资者签署关于投资蔚来中国的最终协议,落户合肥尘埃落定。短短几个月时间,这个曾被业界唱衰的车企逆势翻盘,销量“长虹”。
10.5%、9.8%、8.5%……7.6%,坐标图上,城市GDP增速缓降,合肥的“步子”慢了下来。
求量更求质,恰好也是这种状态,让城市有了更多的定力来坚持产业升级的大方向——从家电产业起步,围绕“芯屏器合”延伸、拓展产业链,将发展思路和行动一以贯之,让产业协同和集聚效应得以放大。
腹有诗书气自华,人如此,城亦然。
以产业塑城,合肥发展底气更足了:12条产业链“链链相扣”,城市发展迎来“热链”氛围,扎根此地的企业备感“如鱼得水”的融洽;以产业兴城,合肥人小康生活更美了:吃穿用行,样样实现“合肥制造”,足不出市便可享受最优好货;以产业造城,合肥冲刺目标的自信更强了:寻找自我、展现个性,一颗充满活力、充满干劲的前行之心奋力跃动。
产业变革的浪潮中,不存在“躺赢的项目”,只相信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尽头。
按下“快进键”、跑出“加速度”,实干才是最美的语言。“逐鹿”长三角,“浪”在都市圈,唯有具备科学判断力、果敢决断力和强大执行力的城市,方能抢得先机、未来可期。
合肥报业全媒体记者 乐天茵子/文 高勇/图
新闻推荐
9月8日上午,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安徽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党总支书记、所长汪天平等35...
安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