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 今日安徽> 正文

强化结婚颁证仪式感,值得一试

齐鲁晚报 2020-09-10 05:06 大字

通过适当仪式增强婚姻神圣感是有必要的,若使良好初衷得到充分实现,必须要尊重新人的意愿。

□本报评论员朱文龙

据民政部网站9月8日消息,民政部、全国妇联近日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婚姻家庭辅导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意见》称,将探索把颁证仪式引入结婚登记流程并实现颁证常态化,通过引导婚姻当事人宣读结婚誓言、领取结婚证,在庄重神圣的仪式中宣告婚姻缔结,让当事人感悟铭记婚姻家庭蕴含的责任担当。

结婚是人生大事。如今,许多人为了筹备婚礼,能花费数月时间。但体现婚姻神圣和庄严的婚姻登记程序却是在很短时间内完成。这种情况很难让新人认识到结婚的神圣,这对他们未来婚姻的经营,可能会产生不利影响。从这个角度来说,《意见》强化婚姻登记程序的仪式感,能够加强新人们对婚姻的认识,促使他们更加慎重地对待自己的婚姻,有利于增强婚姻家庭的黏合度和幸福感,

《意见》所提出的各项措施,最引人关注的是“建立地方领导、社会名人颁证制度”。事实上,在此之前,已经有很多地方试行了这项制度。比如,早在2012年,安徽省便颁布了《安徽省结婚登记颁证工作规范》,其中就规定“知名人士和普通市民都可以担任特邀颁证师”,而北京、上海、广东等地也实行了类似的制度。实施这项制度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对于大多数新人来说,见到社会名人并不容易,而实施这项制度后,新人便可以很容易得到社会名人的祝福,从而更加珍视这段婚姻。

此外,“建立地方领导、社会名人颁证制度”也增强了婚姻的吸引力。民政部数据显示,在2018年,我国单身成年人口高达2.4亿,而且这个数字还在逐年上升。造成单身的原因有很多,“恐婚”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事实上,许多宣称“恐婚”的人,并非恐惧婚姻本身,也不是不相信爱情,而是缺乏承担婚姻责任的信心。也就是说,唯有鼓励和关爱,才能让他们放心踏入婚姻殿堂。而地方领导和社会名人,最适合扮演这种“鼓励者”的角色。他们亲自颁证,并送上祝福的话语,势必会增强这部分“恐婚族”对婚姻的信心。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结婚毕竟是两个人的事情,加强婚姻登记流程的仪式性,不能以牺牲新人的意愿为前提。比如有些人可能并不想把颁证仪式搞得过于复杂,就想领个证就走。对于这样的当事人,相关部门必须要尊重其意愿,不能让颁证仪式成为新人的另一种负担。否则,也可能引发另一种“恐婚”。

总之,通过适当仪式增强婚姻神圣感是有必要的,若使良好初衷得到充分实现,必须要尊重新人的意愿。让他们在结婚的过程中感受到更多喜悦,而不是随之而来的麻烦和苦恼。

新闻推荐

“这个爱心代表我爱我的老师”

吴舒然送给老师鲜花和她创作的画还记得想上学想哭了的四岁萌娃吴舒然吗?9月5日,当晚报推出教师节特别策划“给老师的一封信...

安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徽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