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 今日安徽> 正文

二十四节气你了解多少

柳州晚报 2020-08-15 12:18 大字

小记者 十五中19(3)班 赖依婷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这首耳熟能详的二十四节气歌已陪伴着我们走过一个又一个春夏秋冬。在我看来,它集诗歌之美、古人之智、文化之韵于一身,有其独特的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值得传承,历久弥新。

8月2日,我来到了市图书馆,和小记者们一起参加关于二十四节气的知识活动,心情别提有多激动了。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汉族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它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2016年11月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北斗星斗柄指向西南,立秋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为秋季的起点。过了夏天却天气依然很热,立秋之后仍有一“伏”,“秋老虎”依然存在。因此仍旧要注意防暑。但是,大自然还是有了变化,出现了中午热、早晚凉的“尜尜天”,而且“一场秋雨一场凉,十场秋雨就结霜”。

“晒秋”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生活在湖南、江西、安徽等的山区的村民,由于地势复杂,村庄平地极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或挂晒农作物,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一种传统农俗现象。这种村民晾晒农作物的特殊生活方式和场景,逐步成了画家、摄影家追逐创造的素材,并塑造出诗意般的“晒秋”称呼。

老师还告诉我们,立秋还有一种民俗“贴秋膘”,民间流行在立秋这天以悬秤称人,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因为在夏天,人没有什么胃口,饭食清淡简单,两三个月下来,体重会减少。秋风一起,人的胃口大开,想吃点好的,增加一点营养,补偿夏天的损失,补的办法就是“贴秋膘”:在立秋这天吃肉,炖肉烤肉红烧肉……“以肉贴膘”。

一代代人口中传唱的节气歌,伴随中国从农业文明走进现代社会,节气也会以它独有的魅力陪着中国走向下一个崭新的未来。

新闻推荐

8月自考成绩登录网站可查询

本报讯8月14日,记者从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试院了解到,安徽省2020年8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阅卷工作已经顺利完成,目前成绩已公...

安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