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大做强稻渔综合种养产业 全力助推现代农业提质增效 普农集团
普济圩自古就有“天然粮仓、鱼米之乡”的美誉。普济圩现代农业集团,是在有着70年历史的普济圩农场的基础上,整合优质资源成立的一家集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国有农业企业。集团上下要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托自然禀赋和资源优势,向着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目标迈进。
立足高标准,争创全国一流基地。一是发挥高标准资源优势。将稻虾基地由3万亩发展到5.5万亩,竭尽可能使稻虾基地做到平整、连片,便于加强管理。二是加强高标准设施建设。按照农业部《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规范(通则)》操作,加大投资力度,对整个电网重新布设,所有的基础设施都立足高标准,在全国首次实现万亩以上大面积灌排分离,有效降低小龙虾养殖风险。三是建设高标准数字田园。基于最新的传感器、物联网、云服务、大数据、移动通讯等技术,建设数字田园及可视化应用体系,集生产、展示、科研、推广等功能于一体,打造智慧农业标杆模式。
探索新模式,有效激发基地活力。结合安徽省“百千万工程”实施,不断探索稻渔综合种养新模式。一是创新生产经营新模式。采取以集体统一经营为龙头、大户为骨干、农户为主体的生产经营模式,以5000余亩的集体经营为示范,带动500亩以上的大户,引导数百家散户发展稻渔综合种养。二是发展生态种养新模式。示范“宽沟深槽”新型“稻渔共作”生态循环种养模式,养殖名优水产品种,发展“稻鱼”“稻虾”“稻鳖”“稻蟹”“稻鸭”等多种形式的稻田生态种养。三是探索产业融合新模式。不断配置、优化渔业资源、环境资源和人力资源,把渔业由单纯的生产型产业向生态型、旅游文化型产业延伸和拓展。
提供优质服务,保障农户增产增收。在示范推广过程中,始终把先进适用的技术组装、配套、集成和服务贯穿于产业发展的全过程。一是加大种养技术研究推广力度。依托普济圩农科所,联合省内外知名科研院校,成立稻渔产业专家团队,加快技术集成;聘请国内知名专家为技术顾问,举办专题讲座,同时加大对基层技术人员和农户的宣传培训力度,提高种养水平;每年召开现场观摩会进行互相交流学习,邀请实践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进行实操培训。二是提供市场信息服务。采取抱团发展模式,成立普济圩小龙虾产业协会,把集体经营和大户有效地组织在一起,实现信息和利益共享,有效规避市场风险。深入做好虾、稻系列产品的宣传和推广,投资建设小龙虾综合交易中心,以线上线下同步推进的方式落地,辐射全省,放眼全国。三是营造良好的服务环境。我们成立了稻虾种养田园综合体项目协调小组,组建了普济圩发展投资有限公司、普济桑田稻渔生态发展有限公司和安徽国通现代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抽调专门人员组成专班,开展稻渔综合种养试验示范,做好相关协调服务,确保种养户安心投入生产。力争发展稻渔综合种养每亩新增收入3000余元,在水稻不减产的情况下亩产虾150公斤,实现提质增效、增产增收和节本增效。
实施新举措,助推现代农业发展。一是进一步加大投入,延伸产业链条。5年内计划投资10亿元,建设智能化精深加工厂,并以普济桑田公司为代表规划打造农旅产业,推动小龙虾加工、冷链物流等为一体的建设发展新模式。二是进一步强化服务,提高带动效应。经过3-5年的努力,力争实现加工、营销、服务一体化,在壮大集体经济的同时,辐射稻渔综合种养面积50万亩以上,带动整个铜陵市以及无为等周边地区的农业产业再上一个新台阶。三是进一步扩大营销,培育优质品牌。宣传推介“枫瑶”牌虾稻生态米、富硒米和β-葡聚糖功能米等系列优质中高端大米,拓展市场,提升形象。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打造生态绿色有机健康小龙虾和食用米知名品牌,提升稻田产品的价值。力争将普农集团打造成为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稻渔生态综合种养的样板,助推现代农业提质增效,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新闻推荐
本报讯昨日,记者从包河区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第十八届“绿色大圩”葡萄文化旅游节暨首届长三角葡萄文化交流活动将于8月1...
安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