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余处不可移动文物因洪灾不同程度受到损失 700年“长江第一阁”屡经洪水屹立不倒
洪水中的观音阁。 枯水季的观音阁。
记者7月18日从国家文物局获悉,截至7月16日,江西、安徽、湖南、四川、广西、湖北、重庆、广东、福建、贵州、浙江等地500余处不可移动文物因洪灾不同程度受到损失,其中涉及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6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87处。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说,长江流域省份文物受损情况较为严重,受损文物中,古桥梁被冲毁、古城墙坍塌和文物建筑房屋垮塌较为严重。
然而位于长江湖北鄂州城区段小东门外长江中,有一座观音阁,自巴蜀到吴淞口,长江江中仅此一阁,被称为“万里长江第一阁”,近年来一到汛期,这座“洪水冲不走”的“万里长江第一阁”就会走红网络,被网友们追捧为“阁坚强”。近期,长江流域持续强降雨,汛情告急之下,洪水中巍然屹立于长江中游的观音阁再次吸引了人们的目光。
谜题1
为什么不怕洪水?
阁与矶巧妙融为一体,受水面有一堵弧形石墙
“没想到今年洪水这么大,二楼也被淹了。”负责观音阁管理维护的鄂州市博物馆馆长秦昌林说,汛期来临之际,已经组织人员将观音阁一楼物品转移到二楼,关闭了过江电缆通电开关,为确保观音阁安全度汛,还特地增强防范力量,安排4人24小时监控,不间断巡查,及时了解观音阁的安全状况。
不过,秦昌林对观音阁的安全状况并不担心。他说,只要洪水没有淹过屋顶,就不会对建筑有太大威胁,水退后维修一下就可以恢复。观音阁经历数百年风雨洗礼,虽然屡毁屡建,但建筑主体结构一直保持原来的样子。特别是近五年来,除去年外,观音阁几乎年年进水,却并无大碍。
观音阁位于今天鄂州市城东,建在距江岸约300米的巨大礁石之上。礁石盘桓江心,石势嵯峨,蜿蜒起伏,如龙蟠雄踞,故名龙蟠矶。观音阁坐东朝西,阁长24米,宽10米,高14米,基座1米余,以条石垒成。阁身以红石和青砖砌就,与阁下龙蟠矶绝妙地融为一体。
鄂州古称武昌,是东吴孙权称帝之地。据《武昌县志》等史料记载:宋时龙蟠矶建寺,历代有兴废。也就是说,龙蟠矶上的寺庙,可以追溯至宋代。但其规模和功用,已难考证。至元代,一位名叫达鲁噶齐铁山的地方官员(武昌监邑)垒石成台,再建龙蟠矶寺,方才有了今日所见观音阁的前身。
为何观音阁能在江中屹立数百年?秦昌林认为,首先是它的建筑设计十分巧妙。观音阁坐东朝西,龙蟠矶礁石上垒石成台,台上才建起楼阁,阁与矶巧妙地融为一体,巧夺天工、气势磅礴,展现了古代工匠奇妙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它依石而建、地基牢固,如同船舷一样,既减缓水势,又顺势泄流;更重要的是,在观音阁的受水面,建了一堵异常坚固的弧形石墙,这是一道挡水墙,保护观音阁主体免受洪水的正面冲击。
鄂州市博物馆文管所馆员余夏红介绍,2015年观音阁建筑本体大修,修缮前,曾委托专业机构做过地质评估,发现龙蟠矶礁石上有不少裂缝,专家评估认为这些裂缝不会影响建筑安全,不需要进行处理,可见观音阁下的礁石地基非常坚固。
谜题2
这座阁能随水涨随水落?
它建得比较高,很难被完全淹没
古人为何要在江中建这么一个建筑?秦昌林说,自古以来,鄂州一带水患频繁,为了镇水免灾,从宋代开始,当地官民便在龙蟠矶上修建寺庙。元至正五年(公元1345年),本地行政长官达鲁噶齐铁山在原先的庙基上督修建阁,原名“大士阁”,后更名为“观音阁”,也叫龙蟠矶寺。
明代周儒《观音阁记》中所载,“元监邑铁山,垒石成台,跨鳞鬣,上连石梁,梁间刻东方曼倩铸像,降水势,示过舟也”。元明时期,长江中游商贸繁荣,水运发达,江心有巨礁,对航船来说是很危险的事情。人们在石上修阁筑寺,既期望能镇水避灾,又给过往船只以警示,也是顺理成章。不过阁中以东方朔为供奉对象,以降水势,却是比较独特的。
“观音阁,观音阁,随水涨,随水落。”许多鄂州人都能吟唱这首古老的民谣,并有不少关于观音阁帮助人们平安度过水患的传说,传递出洪魔袭来时观音阁能伏波安澜、化险为夷的美好愿景。当然,观音阁并非真的可以随水起落。鄂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蔡清华说:“观音阁不易被冲毁,是因为它建得比较高,很难被完全淹没;但是一旦遇到罕见大洪水,毁损也在所难免。”
谜题3
这座阁真的700年不倒?
数百年不断重修完善,三峡工程帮它“抗洪”
实际上,自宋代始建以来,观音阁历尽沧桑,屡有毁建,经过了无数次的重修。
明代嘉靖六年(公元1527年)春,观音阁毁损,武昌知县许穑卿率幕僚登临龙蟠矶,说了一句:武昌之奇观,不可废此。于是督促阁中僧人募资重修。“越明年落成,视昔尤伟,观澜有亭,寅宾有楼”,增建了观澜亭、寅宾楼。
清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钦差大臣官文驻节鄂州,治军整暇,偶见江心有小岛横江而峙,上有楼阁,奇而询之,知为“武昌八景”之一。于是“复旧观,且稍拓而大之”,并题书“龙蟠晓渡”四字,刻石嵌于寺门楣上。时人王家璧著《重修龙蟠矶寺记》一文记之。他说,这一次重修,“凡费制千七百缗有奇,公(官文)分鹤奉千金,余则属僚暨邑人士之好义者协以成之”。
1931年的大洪水再次令观音阁“栋折椽塌,寸木片瓦,一无所存”。据时人谢绍方《观音阁记》载,适逢木材商人陈芝生乘木排顺流东下,不料搁浅矶头,推不能进,挽不能退,乃许愿祷求,捐洋一千元,杉树六十根,以修庙宇。当地士绅也纷纷解囊,“以建斯阁,而存古迹”。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和地方政府多次拨款维修,并不断配置文物保护附属设施设备。1954年,长江遭遇一次百年不遇的大洪水,将观音阁冲毁成断壁残垣,由当时的鄂城县文教局呈请湖北省文化局拨款重修。1982年到1985年,国家文物局和当地政府拨专款维修。1996年7月,洪水猛涨,观音阁后殿东南台基崩塌一半,部分门窗没入水中,洪水过后,省、市拨出专款进行修缮。1998年,观音阁又一次被大洪水全部淹没,部分设施遭受损毁,湖北省文物局下拨救灾款3万元维修。
2015年,经过7年多的立项、审批、设计和建设后,政府耗资七八百万元,对观音阁本体进行维修,并购置了安防、消防、水电、防雷、工作用船等设施设备,使得这一国家文物保护单位焕然一新。
“三峡工程建成后,长江防洪能力强大了,像2016年和今年这样的洪水,都能安然度过,现在观音阁真正有条件屹立不倒了。”多名当地干部说。
未解之谜
修建观音阁真的是为镇水?
在梁上放着东方朔的像,却没有大禹等传统治水图腾
今天,观音阁已是鄂州城中一处亮丽景观,融自然之壮阔与人文之丰厚为一体。阁边江岸,早已不见以往的乱石荒滩、低矮民房,而是固若金汤的江堤,嘉树争华、小亭临风的江滩公园。极目远眺,对岸黄州如带,赤壁如虹;江面上浩渺辽阔,巨轮往来,一派繁盛;而回身反顾,则是西山积翠,南湖夜月。2006年5月,观音阁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丰富的传说,动人的故事,旖旎的风光,吸引着市民和游客来此驻足。尤其是到了汛期,到这里观望看水,成为市民生活的一部分。
记者了解到,由于与观音阁相关的文字记载十分有限,少数的史料记载也只有寥寥几笔,特别是明代以前的史料少之又少,给文物考证和研究工作带来了许多障碍。当前,关于观音阁的前世今生,还有不少谜团有待进一步考证。
倘若修建观音阁是为镇水,为何只在梁上放着东方朔的像,却没有大禹、龙王等传统治水图腾的踪迹?宋元时观音阁的建筑规制和周边环境是什么样的,如今位居江中的阁楼当时是否也立于长江之中?应对洪水冲刷十分关键的挡水墙是什么时候建设的,这堵墙为何能屹立数百年不倒?古人设计这座建筑基于什么样的建筑思想……
秦昌林坦言,关于这些疑问,有些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解决,有些现在还只能靠推测。他希望加强对观音阁的资料收集和研究挖掘,更多专业人士能够加入文物保护和研究工作中,发掘文物之美,汲取古人智慧。
据新华社、新华每日电讯、《成都商报》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崔亦馨)7月18日,渭城社会组织区曙光救援队10名队员受安徽省芜湖市鸠江区防汛抗旱指挥部邀请奔赴该市协助当地应...
安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