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苏两村启用百年防汛“水牌”巡护圩堤 宋本金 顾维林 文/图
皖苏两省村民交接水牌,协同巡堤防汛
7月15日,细雨绵绵。上午10点40分,在高宣圩圩堤上的一块安徽与江苏省界标识牌处,宣州区水阳镇光明村村民汪贻广,将手中一块大“水牌"交到了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阳江镇西莲村村民赵仕珍的手中。与此同时,赵仕珍也将手里的小“水牌"交给了汪贻广。交接顺利完成后,两人又各自继续开始在圩堤上巡护。
现场看到,大“水牌"长约四五十厘米,像一根小扁担;小“水牌"长约二三十厘米,如一把宽竹尺。大“水牌"上面还刻着“高宣圩"三个字。“这几个字刻了好多年,都看不太清了。"63岁的汪贻广说。
高宣圩横跨光明村和西莲村,全长13.5公里,圩内生活着约7000人,圩堤外是芜申运河和水阳江。每到汛期,两地村民开展联合防汛已经形成传统,而送“水牌"便是巡护圩堤的方式。“高宣圩建成到现在已经100年,送‘水牌’从圩建起来就开始有了。"水阳镇光明村党支部书记杨本权说。
7月7日,受强降雨影响,高宣圩超警戒水位,“水牌"正式启用。最近一段时间,光明村和西莲村每天都安排几十位村民,延续着送“水牌"的传统在圩堤上巡护。
“水牌"的传送很有讲究。为了便于交接,光明村和西莲村共同在高宣圩设置了15个“跑牌点"(类似防汛值守点),每个“跑牌点"都有村民值守。“水牌"启用后,每隔一个小时,就有一支大“水牌"从起点发出。与此同时,每隔一个小时,也有一支小“水牌"从反方向发出
负责巡护的村民从上一个“跑牌点"接过大“水牌",沿着圩堤向前走,将大“水牌"交给下一个“跑牌点"村民后,再接过该村民递来的小“水牌",原路折返巡护。如此循环往复,24小时不间断,直至圩外水位降低到安全线以下。
送“水牌"只是皖苏两村开展联合防汛的其中一项举措。2016年汛期,光明村一处陡门出现险情。得知情况后,西莲村村民第一时间赶来帮忙,最终化险为夷。如今每到汛期,物资共享、人员共管成为光明村和西莲村的默契,“同圩如同命"更成为两地村民共同的心声。
杨本权介绍,在安徽、江苏两省交界的几乎每个圩口都有专属“水牌"。村民在巡堤中发现险情后记在纸上,再贴在“水牌"背面向前传递,便于及时处置险情。“现在信息更加畅通,传送‘水牌’更像是传递一种责任。"他说。
新闻推荐
6月28日,省药监局为新成立的派出机构9个分局、7个工作站以及16个药品核查分中心授牌,这标志着安徽省在深化市场监管改革、...
安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